拖延4年重見曙光?張弓酒廠破產案變破產監督案丨極刻

2022-11-28 08:45:55   來源:大河財立方

大河財立方《極刻》第799期

20世紀90年代,“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廣告語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作為主角的“張弓酒”一度享譽大江南北。如今,“張弓酒”卻在等待重生。


(相關資料圖)

11月19日,拖延4年的河南省張弓酒廠(以下簡稱張弓酒廠)破產重整案件迎來關鍵時刻,經寧陵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申請,張弓酒廠的案件類型從“破產案件”變更為“破產監督案件”,案號為(2022)豫1423破監1號。

這次變更意味著什么?能否促進張弓酒廠破產重整加快推進?要重振“張弓”品牌,還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助力?

破產案件變“破產監督案件”

重生曙光照進張弓酒廠

“破產監督案件在國內的破產重整案中并不多見。”河南明商律師事務所主任田慧峰表示,破產監督主要是指在個別破產案件程序中因債權人或債權人委員會對法院的破產程序存在瑕疵,對破產財產管理方案、破產財產的變價方案、破產財產的分配方案等不滿意,或者破產管理人、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破產法的規定拒絕接受債權人委員會監督的,可就監督事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決定;此外,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對破產宣告有異議的,可以在人民法院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申訴,這也會引起破產監督。

“籠統來講,破產監督一般是為了糾正破產程序中存在的瑕疵或錯誤,是一種糾錯行為。”田慧峰表示,時隔4年啟動破產監督,不排除改變原破產重整方案的可能性。

如此一來,持續4年的張弓酒廠破產重整案件也有望迎來新的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8年進入破產程序以來,張弓酒廠的破產流程遲遲無法獲得明顯進展。2019年7月,破產管理人也從最初的河南京港律師事務所變更為北京華泰(鄭州)律師事務所,目前張弓酒業和張弓老酒生產經營均受到明顯沖擊,原有的商譽、渠道及市場流失較多。

1951年,地方國營寧陵張弓酒廠成立,并于1973年成功研制出38度的低度酒,開國內低度白酒先河,該酒廠就是后來的河南省張弓酒廠。

“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廣告語曾經在央視黃金時段播放,張弓酒曾經的輝煌可見一斑。1988年,為應對市場銷量猛增,張弓酒廠在其老廠幾百米之外建起了新的廠房,1990年投入使用。新建的廠房俗稱“北廠”,而原廠址則俗稱“老南廠”。

據媒體報道,2002年,張弓酒廠倒閉。2003年,河南省張弓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弓酒業)以租賃經營的方式進駐“北廠”,擁有張弓商標,租賃期限20年。2012年,河南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弓老酒)以租賃經營的方式進駐“老南廠”,租賃期限也是20年,并起用“皇封”商標。

“一女兩嫁”的操作之下,南北廠兩個“張弓”已并存7年。

2018年1月份,在河南省提出豫酒振興的大背景下,張弓酒廠正式破產并啟動清算程序。當年8月20日的拍賣會上,張弓酒廠的所有品牌、廠房和建筑物等凈資產被張弓老酒以4.15億元的價格拍下,但因為兩家企業互不相讓,張弓老酒在支付1.5億元之后不再繼續支付剩余款項,相關案件的執行也一直拖延至今。

11月24日,記者通過業內人士聯系張弓酒業實際控制人孟艷,但被對方婉拒。11月25日,記者致電破產管理人北京華泰(鄭州)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劉學志,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應。

進入資本競爭時代

區域白酒品牌話語權越來越弱

無獨有偶,進入11月,被“破產”陰影纏繞的河南白酒品牌還有“宋河”,而相比“張弓”,“宋河”顯然正在面對更復雜的局面。

11月10日,河南省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宋河酒業)新增破產重整案件,案號為(2022)豫1628破申3號,類型為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均為宋河酒業。

作為豫酒文化的代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宋河”品牌曾與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眾多知名白酒一起獲得過“國家名酒”的美譽,也是河南省唯一的濃香型中國名酒。

2002年4月,輔仁集團以85%的股權正式控股宋河酒業,彼時,宋河酒業營收只有1.27億元。也是在這一年,得益于經濟增長的拉動,中國白酒行業進入十年黃金時期,2012年,宋河酒業營收突破22.5億元。

后因國家限制三公消費、一線白酒市場下沉等,宋河酒業進入發展低迷期。2019年7月,因為拿不出6000萬元分紅,輔仁藥業爆雷。宋河酒業受到波及,從此一蹶不振。

天眼查信息顯示,宋河酒業目前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涉及案件達39項。

市場方面,白酒行業的發展格局也逐步發生變化。2012年之后,資本對于白酒行業影響力逐步加強,尤其是百億級酒企集中出現后,行業馬太效應逐步顯現,沒有獲得資本助力的區域酒企聲音越來越弱。

今年6月份,河南省《河南省酒業振興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提出,未來三年,河南省白酒規模要力爭達到260億元,其中仰韶酒業力爭突破100億元,其他如賒店老酒、洛陽杜康、寶豐酒業、五谷春及皇溝酒業,分別要達到50億元、40億元、26億元、15億元和12億元,約為目前河南白酒市場規模半壁江山。

《方案》還提到支持賒店老酒、金星啤酒上市,并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信貸力度,鼓勵風險投資等參與豫酒振興發展。同時,實施豫酒做大做強工程,實施品質提升工程,實施品牌強酒戰略,實施創新驅動工程,實施營銷再造工程等。

“可以借破產重整的機會,將國資引入張弓和宋河兩個豫酒品牌。”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表示,如果要實現這兩個老品牌的真正重生,持續的、強力的資金、政策支持、人才支持和市場創新都不可或缺,而國資入股將成為達成這些條件的關鍵。

在觀峰咨詢首席戰略專家楊永華看來,借助目前的破產重整,讓“張弓酒”和“宋河酒”重回國資陣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選項。

如何挽救豫酒

有專家建議國資進場

“改制導致的產權不統一和缺乏愿意認真做好白酒產業的投資人,是不少豫酒改制后再次陷入困局的兩大原因。”有白酒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品牌所有權與使用權的不統一,會大大降低投資者對做好品牌的意愿,而缺乏做好白酒產業的投資者,則導致了“借雞生蛋”壓榨品牌市場價值的做法大行其道,品牌本身也深受其害。

“從過去二十多年的經驗來看,不能簡單地認為國有改成民營,就一定能把白酒企業搞活。”楊永華表示,“體制”只是產權性質,并不決定經營后果,決定經營結果的是機制,沒有好的管理和分配機制,什么“體制”的企業都做不好。

“在全國白酒市場版圖中,2021年營收過百億的企業大致有: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汾酒、習酒、郎酒、古井、國臺、劍南春、牛欄山、勁酒等,其中除了郎酒、國臺、劍南春和勁酒之外,其他均為國資控制。”熊玉亮表示,白酒行業硬件投資動輒數十億,相比于一般的民企,國有資本的優勢更加明顯。

“白酒行業已經進入資本競爭時代,單純靠白酒品質和品牌厚度競爭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靠滾動發展的模式,已經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楊永華建議,可以從省級層面組建一家專注白酒產業的國資平臺,逐步控股省內有潛力有知名度的白酒品牌,實現豫酒整體發力,也可以在縣市的層面成立國資平臺,專注本地白酒品牌做大做強。

“國資平臺不僅可以給酒企提供直接的資本支持,也會在酒企獲得銀行授信方面加分。”楊永華表示,白酒行業屬于重資產行業,要做大就必須有足夠的資本支持。

事實上,白酒行業也不乏類似先例。2017年,經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正式組建的川酒集團從零起步,在5年時間里,整合酒企263家,目前已成為四川省100強企業、四川原酒20強企業第一名,品牌價值達到619億元。成立5年來,該公司年均營收增速58%,實現總營收877.6億元,川酒集團資產從10億元發展到150億元,5年增長15倍。

熊玉亮表示,每一個豫酒白酒品牌從誕生到成名,不僅需要持續資金投入,更需要時間沉淀,如果國有資本適時進入,不僅可助推重新擦亮老品牌,對于促進本地產業發展、就業擴張和稅收增加都大有裨益。(大河財立方記者 吳春波)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拖延4年重見曙光?張弓酒廠破產案變破產監

財經

11月19日,拖延4年的河南省張弓酒廠破產重整案件迎來關鍵時刻,經寧陵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申請,張弓酒廠的案件類型從“破產案件”變更為“破產

2022-11-28

環球快訊:四方達:子公司擬與公司董事設立

財經

按照協議約定,天璇半導體與方睿擬分別以現金方式出資300萬元人民幣和700萬元人民幣,發起設立河南璨然珠寶有限公司(最終以主管市場監督管理

2022-11-28

環球百事通!遼寧省農商銀行啟動組建,擬合

財經

據悉,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轄沈陽和大連2家市級農商行、28家縣級農商行及30家縣級信用社。此次參與組建遼寧省農商銀行的農信聯社分別為北

2022-11-28

播報:吃瓜還是吃粉?汪小菲大S“互撕”,

財經

連日來,隨著汪小菲和前妻大S“互撕”戲碼的上演,汪小菲母親張蘭也趁此熱度直播帶貨,其中麻六記酸辣粉隨之走紅,不僅大賣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2022-11-25

滾動:證監會通報:個別證券公司存在崗位職

財經

本次檢查覆蓋了股權、債券、并購重組等投行業務各條線、全流程。從檢查結果來看,各公司基本建立了投行業務內部控制組織架構,實現集中統一管

2022-11-25

拖延4年重見曙光?張弓酒廠破產案變破產監督案丨極刻

財經

11月19日,拖延4年的河南省張弓酒廠破產重整案件迎來關鍵時刻,經寧陵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申請,張弓酒廠的案件類型從“破產案件”變更為“破產

2022-11-28

環球快訊:四方達:子公司擬與公司董事設立合資公司,進軍珠寶零售市場

財經

按照協議約定,天璇半導體與方睿擬分別以現金方式出資300萬元人民幣和700萬元人民幣,發起設立河南璨然珠寶有限公司(最終以主管市場監督管理

2022-11-28

環球百事通!遼寧省農商銀行啟動組建,擬合并31家法人行社

財經

據悉,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轄沈陽和大連2家市級農商行、28家縣級農商行及30家縣級信用社。此次參與組建遼寧省農商銀行的農信聯社分別為北

2022-11-28

播報:吃瓜還是吃粉?汪小菲大S“互撕”,這款酸辣粉卻走紅,背后代工廠正沖刺IPO

財經

連日來,隨著汪小菲和前妻大S“互撕”戲碼的上演,汪小菲母親張蘭也趁此熱度直播帶貨,其中麻六記酸辣粉隨之走紅,不僅大賣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2022-11-25

滾動:證監會通報:個別證券公司存在崗位職責利益沖突等較嚴重問題

財經

本次檢查覆蓋了股權、債券、并購重組等投行業務各條線、全流程。從檢查結果來看,各公司基本建立了投行業務內部控制組織架構,實現集中統一管

2022-11-25

北京農商銀行被罰630萬,因EAST數據漏報等

財經

11月25日,北京農商銀行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罰單,被責令改正,并給予罰款合計630萬元的行政處罰。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EAST數據漏報及報送

2022-11-25

天天即時:剛剛!央行公布10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

財經

10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45832 2億元。國債發行8271 8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687 3億元,金融債券發行7660 9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1發

2022-11-25

熱點聚焦:外匯局:1-10月中國外匯市場累計成交195.61萬億元人民幣

財經

2022年10月,中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下同)總計成交15 3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 15萬億美元)。其中,銀行對客戶市場成交2 59萬億元人民

2022-11-25

中信建投公開致歉!其保薦紫晶存儲涉嫌欺詐發行被處罰

財經

11月25日,中信建投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上市公司紫晶存儲因涉嫌欺詐發行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擬對其采取行政處罰。作為紫晶存儲首次公

2022-11-25

全球視訊!同比增長5%,國家外匯局公布10月份最新進出口數據

財經

11月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38470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貨物貿易出口19190

2022-11-2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