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北方首輪高溫來襲,今年會熱過去年嗎?
新華社記者黃垚
近期,南北方接連迎來高溫天氣。數據顯示,4月中旬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歷史同期偏高,四川盆地、安徽中南部等地氣溫達35℃,云南局地氣溫接近或達到40℃。從上周末起,北方各地升溫迅速,部分地區氣溫飆升至35℃以上。
【資料圖】
不少公眾有疑問:今年高溫天氣是否來得明顯偏早?有何異常?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符嬌蘭表示,從常年來看,華北平原的首個高溫日平均出現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此次天氣過程與常年同期高溫出現時間接近。
去年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過程讓大家記憶猶新,此次高溫事件持續時間長達79天,有361個國家氣象站(占全國總站數的14.9%)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歷史極值,綜合強度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
那么今年夏季天氣形勢如何?是否會出現和去年一樣的極端高溫?
國家氣候中心此前發布的2023年汛期全國氣候趨勢滾動預測顯示,預計今年夏季,除黑龍江中部和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慶大部、四川東部、陜西南部、甘肅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至2℃。
專家表示,結合去年天氣情況對比分析,在高溫持續的時間長度、峰值強度、高溫范圍及極端40℃以上高溫所覆蓋的城市等方面,預計今年夏季高溫情況要弱于去年。
“但今年高溫時長、高溫范圍與常年夏季相比還是要偏多的。”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建議,要注意防范高溫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準備工作。
此外,去年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我國旱情總體偏重,南方遭遇嚴重夏秋連旱,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
那么今年干旱情況會如何?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干旱的總體范圍和強度要弱于去年。但在局部地區(如長江中游地區)發生持續干旱的可能性較大;在長江下游等地,隨著雨季結束高溫快速發展,蒸發量急劇加大,可能導致階段性旱情快速發展。
“從全國范圍看,階段性的區域性氣象干旱可能發生頻繁,建議抓住有利天氣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加強塘壩水庫的蓄水保水工作,積極引水、提水抗旱。”高輝說。
專家表示,盡管通過數值模式等手段可以對夏季氣候情況進行展望,但其預測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高輝說,整體來看,我國氣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海溫、極冰等)和陸面(積雪等)因素的疊加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未來夏季氣候演變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也增加了氣候趨勢預測的不確定性和難度。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