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汕頭報道
在工廠內,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營銷售后的全流程被串聯于一體,各環節進度數據被實時呈現在中控大屏上;高度仿生的數字孿生將車間實景搬上熒幕,在設備運行監測、車間產線調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相關資料圖)
如此場景,如今正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制造工廠中。僅在廣東,全省已累計推動2.75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這一數字化變革中,與作為需求方的制造業企業同樣受關注的是作為供給方的各類互聯網平臺,已成為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8月16日至18日,2023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省汕頭市召開,會議期間,“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業元宇宙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等論壇相繼舉行,“數字化賦能制造業”成為與會各方的一項關注焦點。
“融合”成為論壇的高頻關鍵詞。從縱向來看,各類一站式工業互聯網平臺紛紛面世,產品從研發到生產、銷售的全生命周期置于“數據之眼”的注視下;從橫向來看,平臺與制造業企業之間,以及不同工業互聯網平臺之間被日益緊密地融合起來,并構成新型工業生態體系,通過協同為彼此創造出更大價值。
論壇期間,多家工業互聯網企業與廣東重點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簽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還推動中小企業集群進一步融合協同,走向“專精特新”,而集群又有助于數字化方案的復制推廣,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在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的過程中,“融合”成為一大主題。
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制造業企業之間深度融合、供需對接,這也是產業數字化的重要內容。根據大會期間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報告(2023)》(下稱《報告》),第二產業在產業數字化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占比近30%。
金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劉仲文表示,平臺能與制造業融合能夠創造諸多價值,包括實現產業集群間關鍵要素互聯互通與網絡效應、韌性供應鏈及快速響應能力、智能化生產過程控制與管理,以及設備管理、數據采集和預測性維護。
據了解,金蝶自研的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為裝備制造、鋼鐵冶金、煙?、電子、機械、食品等22個行業提供了489個場景化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并通過其跨行業、跨區域融合協同的特性,為所有參與方帶來了新的增量。
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汕頭站)正式啟動。作為一項由工信部信息發展司為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基地、進集群統籌指導組織的全球性活動,其將加速汕頭市新型工業化的發展,為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構建堅實基礎,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另一方面,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快速涌現。截至2022年底,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重點平臺連接設備超8100萬臺(套)。
然而棘手的是,這些相互競爭的平臺間往往高筑壁壘、相互獨立,既阻礙著制造企業同平臺之間優化匹配,增加了數字化成本,也無助于新型制造生態的構建。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也提出,要釋放數字孿生的全部價值,整合整個數字孿生生態系統中的所有數據和模型就非常必要,“這意味著數據傳遞、服務接口、連接識別、部署機制等平臺間壁壘和技術問題需要被突破”。
目前,部分企業已經做出整合嘗試。以上海電氣為例,目前其正致力于打通既往存在的孤島,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上海電氣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世望介紹,“通過貢獻接口,我們能夠將不同的工業軟件集成到一個平臺中去,避免了平臺越來越繁雜的情況,為各方創造出更大價值。”
但僅僅依靠市場進行平臺整合仍然存在局限性。“工業元宇宙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全社會制造資源的整合。”四川省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工業云制造研究所所長張星智認為,為實現這一終極目標,以企事業單位或國資背景平臺為牽頭者,構建一套機制標準進行平臺整合,是相對更為可行的一種方式。
隨著制造業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一度被認為是產業數字化“洼地”的中小企業正扭轉這一劣勢。《報告》顯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題有所緩解,轉型投入意愿有所提升,60%的中小企業將數字化轉型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同時中小型制造企業逐漸推動數字化應用從單點突破到網絡綜合集成。
上海電氣進行的調查也發現,中小企業數字化投入占營收比例相對較高,營收規模低于20億元的企業投入強度為2.24%,遠高于營收超20億元的企業;尤其在采購端,平臺的作用日漸顯現,62%的企業已實現供應商管理線上化。
但受制于資金等要素匱乏,盡管數字化投入強度已大大提升,但投入總額仍相對有限,20億元以下營收的企業占比為78%,但僅貢獻了約21%的數字化投入總額。
對此,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著眼于中小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的痛點,賦能中小企業產金協同融合。針對中小企業抵押擔保能力弱的特征,平臺將信貸產品和企業經營場景融合,構建企業大數據征信服務,幫助企業將數據生成信用資產。同時,平臺還為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構建“金蝶效融”平臺,整合征信服務與信貸服務流程,破解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
目前,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提供了超過1000億元的數字信貸,戶均放款金額達3119萬元,其中83%的企業可于1天內審批放款。
此外,工業互聯網還在加速中小企業產業集群進一步融合,向產業協同轉型。在劉仲文看來,借助平臺,企業之間能夠實現供應鏈協同、資源共享、數據決策支撐、跨企業創新與研發,使集群從離散單體分布和同質競爭走向分工協作,產業從 “個體局部最優”轉變為“全局最優”,更能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
如今,除單個企業外,集群已成為平臺的另一重要客戶群體。
在佛山紡織印染產業集群,以往,行業屬性導致設備多、能耗高,設備管控、染色關鍵工藝嚴重依賴“老師傅”,不同產線、設備間存在個體偏差,導致染色“一次成功率”普遍僅有60%。同時,個性化定制、小單快反時代,工廠B端供應能力難以跟上C端迭代速度,導致工廠端與市場需求斷層。
而美云智數與“鏈主”企業結合,將染色經驗形成算法模型放到平臺上,并下發至設備,精準控制關鍵工藝參數,優化關鍵工藝成功率;在集群缺乏“鏈主”時,美云智數還擇優培育企業專業性,引導其成為“鏈主”。
事實上,集群天然有助于數字化推廣。美云智數首席技術官侯寶存介紹,一家“鏈主”企業轉型可以有效輻射集群內眾多企業,目前平臺已服務該集群450家企業。
因而,在企業單元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集群柔性供應鏈也成功構建,實現協同。自平臺應用以來,該集群整體生產成本和生產能耗降低了15%-20%,染色一次成功率提升了不到5%,規劃及制造周期縮短27%,庫存周轉率提升了約1倍。
就這樣,數字化借助集群間脈絡迅速拓展推廣,實現集體上云,又反過來助推集群結構與分工體系進一步優化,實現“數字化-集群化”的良性循環。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