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實習生朱梓燁 深圳報道 北京時間8月4日凌晨,蘋果公布了截至7月1日的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財季蘋果總營收為817.9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29.59億美元下滑1.4%,這已經是蘋果連續三個季度營收下滑;不過,蘋果凈利潤為198.8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94.42億美元相比增長2.3%。
報告期內,來自iPhone(蘋果手機)的整體營收為396.6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6.65億美元下降2.4%。iPhone營收的降低也是蘋果本財季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前據機構Refinitiv的分析預測,蘋果第三季度的營收將同比下降1.6%,iPhone的營收將下降2%。對比蘋果財報看,總營收高于預期,iPhone營收則低于預期。
(資料圖)
雖然手機營收下滑,但是蘋果依然獲取了手機市場的大部分利潤,在手機市場大盤下滑的情況下,蘋果表現依然穩健,進一步穩固市場份額。
Counterpoint Research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在美國地區,由于利率上升影響可支配收入導致需求疲軟,蘋果公司的iPhone出貨量年同比或將下降6%,然而蘋果的表現仍優于安卓系統同業。在中國市場上,蘋果公司的出貨量年同比或增長18%,并且在高端市場上實現攀升。
從核心硬件產品線來看,蘋果第三財季中iPhone的營收為396.69億美元,同比下降2.4%;Mac(蘋果電腦)的營收為68.40億美元,同比下降7.3%;iPad(蘋果平板)的營收為57.91億美元,同比下滑19.8%;可穿戴設備、家居設備和配件的營收為82.8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0.84億美元實現上漲。
可以看到,iPhone仍然是蘋果最核心的營收來源,約占整體營收的二分之一,但iPhone、Mac、iPad營收同比去年都有所下降,其中iPad下滑幅度最大,接近20%。可穿戴、家居設備和配件業務是四大產品線中唯一實現營收增長的硬件品類。
雖然硬件系列整體營收下滑,但是來自軟件服務的收入繼續增長。蘋果第三財季的服務營收為212.1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96.04億美元。
按地區來劃分,蘋果在美洲的營收為353.8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74.72億美元有所減少;在歐洲的營收為202.05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2.87億美元。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157.58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6.04億美元實現了增長;在日本營收48.2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4.46億美元;在亞太其他地區營收56.3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61.50億美元。由此可見。蘋果在美洲地區營收呈下降的趨勢,而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卻同比增長約7.9%。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報告指出,在618購物節期間,蘋果公司是除華為之外唯一在整體市場銷量下降的情況下仍保持增長的主要手機品牌廠商,預計蘋果今年在中國的出貨量年同比增長18%。
報告還提到,印度對蘋果公司的戰略意義不斷提升,預計iPhone 15將于發布前開始在印度量產。iPhone15系列的發布能否提振蘋果的營收,改變連續三季度營收下滑的趨勢,也將成為大眾關注的重點。
今年作為蘋果技術更新大年,外界對于iPhone15系列產生了更高期待。據媒體報道,iPhone15 pro系列的顯示屏邊框將進一步變窄,屏幕將采用LIPO(低注射壓力包覆成型)技術,使得屏幕邊緣的邊框從目前的2.2毫米減少至1.5毫米。
除此之外,新系列也將有A16處理器和重大相機升級,Lightning接口也將換成USB-C,傳輸速度將有所提升;并且iPhone15pro系列的不銹鋼邊框將被換成金屬鈦材質,更加輕盈堅固。
發布財報之際,蘋果CEO庫克也透露了AI方面的布局,他表示蘋果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生成式AI和其他模型,“我們將AI和機器學習視為基礎核心技術,它們幾乎嵌入到我們制造的每一個產品中。從今年秋天開始,iPhone將具備實時轉錄語音郵件的功能,我們將繼續投資和創新。”
8月3日,蘋果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測,iPhone15系列的需求將低于iPhone14系列,較低的需求可能會使蘋果供應商在2023年下半年面臨營收增長的壓力。
他還稱,蘋果生成式AI的進展落后競爭對手,此外,蘋果首款頭顯Vision Pro的2024年出貨預估仍相當小,故目前難以此推升蘋果與蘋果供應鏈股價。
近日,多家機構都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手機市場報告,全球手機市場銷量仍在下降,但跌勢有所放緩。Canalys報告稱,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0%,達2.58億部,市場衰退有所放緩。三星、蘋果、小米、OPPO、傳音分別以21%、17%、13%、10%、9%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前五。
三星與蘋果分別憑借5300萬部與4300萬部的出貨量穩居全球市場的前兩名,延續了長時間以來的優勢地位。而傳音受益于非洲市場復蘇以及其他市場的擴張,首次躍升至第五名,出貨量為2270萬部,年增長率達22%。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尚未有明顯的回暖跡象,依舊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IDC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70萬臺,同比下降2.1%,降幅明顯收窄。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前五分別為OPPO、vivo、榮耀、蘋果、小米與華為,其中小米與華為并列第五。
OPPO與vivo分別憑借各自的折疊屏產品Find N2 Flip與X Fold2在市場上的表現,以17%以上的市場份額位列前二名。華為則以13%的市場份額重回前五行列,在各廠商中的增幅最大,同比增幅達76%。
在各大電商平臺積極開展618年中大促活動的背景下,智能手機市場第二季度出貨量同比仍有所下降,可見不樂觀的經濟大環境對智能手機市場表現產生持續影響,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稱,今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為2014年以來第二季度的最低水平。
盡管智能手機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但高端市場方面受影響較小。IDC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23.1%,相比2022年同期逆勢增長3.1個百分點。
蘋果在對iPhone14系列進行價格調整后,也在不斷加強與“即時零售”平臺的合作,有效地鞏固了高端市場的優勢地位。而憑借新品P60系列和折疊屏Mate X3系列的表現,華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上保持在第二位。各大手機廠商也爭相推出高端折疊屏新品以吸引消費者,從而提振品牌銷量。
Canalys分析師劉藝璇表示:“消費者愈發愿意為高品質的產品買單。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均價自去年以來已超450美金,并且有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繼續爬升。”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也指出,在各家產品同質化的情況下,外觀的差異化、價格的優惠力度、拍照和視頻效果將會成為消費者選購的首要考慮因素。
新一代iPhone 15即將上市,安卓旗艦產品也會由于新一代旗艦芯片提前發布而更早上市,下半年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對于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將展開更加激烈的爭奪戰。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