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2023年進入下半年,進一步推動居民消費恢復被認為是今年經濟穩定運行的關鍵。地方政府如何破局?
(資料圖)
7月10日下午,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主持召開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座談會,廣泛聽取企業、行業協會代表和專家等的意見建議。
尹力強調,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是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北京作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消費市場不僅面向本市市民,更面向全國、全球。要聚焦“國際”這個方向,緊扣“消費”這個核心,突出“中心”這個關鍵,充分發揮首都優勢,把握消費趨勢、釋放消費潛能、優化消費環境,以首善標準打造一流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北京市商務局消息顯示,座談會上,相關企業和智庫機構圍繞擴大餐飲消費市場、打造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支持本土國際消費品牌培育、建設時尚消費新高地、特色文創產品開發、支持老字號創新發展等提出意見建議。
尹力在座談會上表示,對北京來說,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是“五子”聯動的重要內容,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斷推動市場繁榮、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的關鍵之舉。
“五子”聯動,是指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五個維度,形成體系化的工作抓手,更好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
尹力強調,要始終堅持供給與需求兩端發力,以更多務實之舉促消費。抓住供給側這個關鍵,提振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進一步優化科教、醫療、養老等服務供給,用好“雙奧”遺產發展體育消費,穩步擴大商務消費,激發文化消費潛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新消費需求。強化需求側管理,多措并舉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逐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真正讓市民敢消費、愿消費、能消費。
尹力強調,要更好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推動本市居民消費復蘇,滿足來京商務、旅游、購物人群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端國際消費資源集聚,吸引全球消費人群,引領國際消費趨勢。建設“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增加免稅店布局,舉辦一批精品國際展、專業展。吸引更多入境游,打造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
2023年上半年,北京全市總消費額、社零總額、服務消費額同比均有明顯增長,重點商圈客流量大幅增加。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2%。2023年1至5月,北京全市總消費額、社零總額、服務消費額分別同比增長8.9%、5.9%和11.2%;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9.87億人次,同比增長25.9%;從首店經濟數據來看,1至5月,403家品牌首店落戶北京,消費市場回暖明顯。
六月份到七月份,北京的酷暑天氣也沒影響旅客來北京消費的熱情,很多家長在暑期帶孩子到北京旅游。7月上旬,中午近40°高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北大東門口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小學生游客;北京市內的一些酒店大堂也是家長和小孩扎堆。
根據攜程提供的《2023暑期預訂趨勢洞察報告》,2023年暑期市場熱度有望全面超過2019年同期,前十名熱門目的地分別為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廣州、烏魯木齊、重慶、青島、杭州、南京。
暑期旅游火爆,也進一步帶火了北京的服務消費市場。在優化服務供給方面,7月1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召開了暑期文旅服務保障措施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信息顯示,當前,暑期、汛期、旅游高峰期“三期”疊加,同時隨著全國大中小學生陸續放假,來京旅游需求短期集中釋放。進入暑期以來,市民和游客出行出游需求高、活動多、人員流動大。
目前,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恭王府等首都核心區內的旅游接待熱門熱點景區和對外開放單位,呈現出預約火爆的現象。為保障游客游覽安全、提升游覽體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將持續優化暑期旅游景區門票預約,提升服務保障。同時,北京的熱門景區將適當延長開放時間,以緩解旅游景區游客高峰時段的過度擁擠現象,錯時游覽避免游客在炎熱季節高溫時段的不適體驗。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