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全球第四的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召開了2023年股東周年大會,表示將迎接下一輪的增長周期。
中芯國際2023全年的指引是銷售收入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這也意味著公司今年全年銷售收入預計在65億美元左右,毛利率預計在20%左右,全年折舊較2022年預計增長超2成,資本開支與上一年相比預計大致持平。
5月份手機銷量環比大漲,好事者熱議紛紛,認為芯片即將觸底反彈,中芯國際卻持有異議。半導體周期反轉的拐點真的來臨了嗎?又將由什么應用點燃行情?
從近10年來DRAM存儲芯片價格起伏規律來看,本輪下行周期已經持續了一年半,根據周期跨度劃分和DRAM近日調漲的價格信號,當前可能已經處于下行尾部重拾升勢的醞釀階段。
從基欽周期與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同比增速的互動糾纏來看,最近的這一波基欽周期結束于2023年1月,但按照SIA4月份的數據,全球半導體行業尚處于下行通道,不過已經曙光乍現,國內半導體行業目前初步見底,美國半導體產能利用率也已經開始出現了回升。
近年來新科技、新業態不斷涌現,應用端從元宇宙到現在的AI,硬件端有折疊屏手機,VR、MR,但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小修小補,無法誕生殺手級應用。考慮到市場空間廣大的特性,最大的終端應用大概率是汽車,甚至當下有一種流行觀點認為,目前技術催生應用爆發的奇點時刻即將來到。
對于類似的樂觀判斷,投資者從期限匹配的視角應當審慎待之,除了蓄勢已久的智能駕駛兌現周期過長,屢次姍姍來遲、未必能和約4年一輪的半導體周期契合之外,來自業界大戶中性偏弱的聲音也值得玩味,畢竟中芯國際在展望汽車領域對半導體行業的拉動時,也認為只是相對穩健,但在體量上尚不足支撐整個產業增長。
最后,近年來籠罩在中國半導體上空長久不散的陰霾,也就是大國博弈背景下半導體產業政策動向,制約著發展速度并塑造行業格局。
但是時移勢異,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具有任何外在要素不可撼動的市場優勢。美國盡管已經占到了全球半導體供給端份額的一半,但本土銷售額不到25%。中國占到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供給端的產業份額不到10%。
結合上述底點論和市場論,國產化和周期反轉的力量已經默默孕育,終有一日勢不可擋。
(責任編輯:李顯杰 )標簽:
7月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多則產品召回通告,其中美敦力公司MedtronicInc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