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智造預制菜丨多城競逐“預制菜之都”,借力品牌化、標準化、集群化掘金萬億新藍海-全球快訊

2023-06-27 22:04: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程浩 實習生范雨婷 傅楊清  東莞報道

今年,越來越多的地區加入到“預制菜之都”這場城市新名片競逐戰中。


(資料圖)

此前,廣東的湛江、肇慶高要,山東的壽光市、濰坊、諸城等已公開明確“預制菜之都”目標。今年,重慶梁平市、山東威海市,廣東韶關市、遼寧大連市、山西大同市等城市,也紛紛在預制菜產業發展上加碼。

各地依托產業優勢,瞄準細分產品和賽道,通過發展工業旅游、“電商直播”、“出海搶單”等多種形式,積極搶占預制菜萬億市場,“預制菜之都”城市爭奪戰也越來越熱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梳理近期全國各地發布的預制菜產業政策時發現,當前,推動預制菜產業朝著品牌化、標準化、集群化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各地從預制菜品牌培育、預制菜標準制定、預制菜產業園區化、集群化發展上下足功夫,給足相應扶持政策。預制菜產業發展已呈現出多點開花的競相迸發態勢,預制菜產業競爭日趨白熱化。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家庭小型化、食品消費便捷化、品質化趨勢,預制菜產業將向B端、C端加速發展,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未來發展預制菜產業,亟需解決消費者接受度提升、食品加工技術迭代、產業化規?;l展等三個方面的問題,預制菜企業要聚焦消費者需求和痛點,全面提升預制菜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做大做強預制菜產業,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探索更多新路徑新模式。

瞄準細分賽道競逐預制菜產業高地 

當前,關于“預制菜之都”的城市競逐戰激戰正酣。

5月22日,山西大同市提出要打造“北方預制菜之都”。6月9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將“中國海鮮預制菜之都”牌匾授予遼寧大連。6月19日,黑龍江撫遠市提出將創建“冷水魚預制菜之都”,打造百億級三江魚預制菜產業集群。而作為國內三大茶樹菇生產基地之一的廣東韶關也正在打造“中國食用菌預制菜之都”。

預制菜是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目前提出打造“預制菜之都”的城市已從廣東、山東逐漸延伸至全國各地。而隨著各地預制菜企業的聚集、增多,未來將預制菜作為地方特色產業重點布局的城市可能會越來越多。

在預制菜產業賽道選擇上,各地依托產業優勢,通過辦展會、觸網直播、出海搶單等多種形式,瞄準細分賽道推進預制菜與休閑、旅游、文化產業等深度融合,逐步形成預制菜產業集聚效應,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預制菜品牌,積極搶占預制菜萬億市場。

如作為外貿大省,廣東“預制菜十條”中提出“推動預制菜走向國際市場”,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在市場開拓方面,廣東已成立了預制菜出海產業聯盟,搭建集產、學、研、銷等為一體的預制菜出口全產業鏈協同合作新平臺,打通廣東預制菜出海痛點、堵點,推動更多預制菜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作為中國電商之都,杭州提出,發揮杭州“電商之都”、“直播基地”有利優勢,在各大電商平臺設立“杭幫菜專區”,積極引導杭州預制菜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形式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擴大杭州預制菜在餐飲企業的市場滲透率。

業界認為,預制菜已成為推動農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的重要路徑,加快發展預制菜產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迭代升級意義重大。當前不少城市爭相競逐“預制菜之都”的頭銜,希望能以此集聚一批預制菜企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預制菜產業城市名片,營造預制菜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譚海城建議,各地應聚焦細分領域,因地制宜找準當地預制菜產業發展賽道,往“專精特新”的方向持續發力,培育一批預制菜龍頭企業和單打冠軍,在未來預制菜大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文化賦能”講好預制菜品牌故事

當前,預制菜正成為消費者的新寵,迎來產業發展的新風口。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1.3%,達4196億元,2026年將達10720億元。

為更好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搶抓預制菜發展機遇,自2022年以來,廣東、山東、福建以及湖南、遼寧等省市的部分市縣陸續出臺培育預制菜產業的相關支持措施,將預制菜產業作為食品行業新的增長點來培育,爭相競逐預制菜產業發展新高地。

當前,品牌化是預制菜產業必走之路,也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最佳途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各地措施得知,各地在預制菜品牌培育路徑上,既注重培育地方公共服務品牌培育,也注重發揮各自地域特色,從地理標志產品著手,以文化賦能區域特色品牌。

一方面,通過培育地方公共服務品牌,可以將預制菜產業發展和地方文化、旅游相結合,發揮多方資源優勢,形成互惠雙贏的局面。如廣東省吳川市以龍頭企業打造淡水漁業全產業鏈為基礎,致力打造“吳川烤魚”預制菜區域公用品牌,創建“中國烤魚之都”;惠州市讓“惠州味道”走向全國,結合惠州特色文化打造預制菜公用品牌。

另一方面,通過從地理標志產品著手培育區域特色品牌,可以進一步提升預制菜在地域上的市場認可度,并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忠誠度。譬如梅州實施“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強調客家菜的傳承;湛江結合徐聞的菠蘿營銷,適時推出“菠蘿+海鮮”的“地標菜”;清遠市將清遠雞、桂花魚、麻竹筍、絲苗米等多個國家地理標志元素“串珠成鏈”打造預制菜品牌。

當前,各地在預制菜產業發展中已呈現出多點開花的競相迸發態勢,預制菜產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在發展路徑上,各地紛紛結合地方產業特色,以“文化+”形式強化文化賦能,推動預制菜與文旅跨界融合,講好預制菜品牌故事。

廣東“預制菜十條”中提出,建設廣東預制菜文化科普高地,支持各地建設富有嶺南地方特色的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美食文化城(街),傳承弘揚“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粵菜餐飲文化,推進預制菜產業與休閑、旅游、文化產業等深度融合,營造預制菜飲食文化的濃厚氛圍。

福建提出,打造“?!蔽幕盗蓄A制菜。拓展“?!蔽幕l展創新空間,鼓勵各地以“閩菜館”為重點,推動當地主要酒店、酒樓,加強“?!蔽幕諊贾茫瞥鱿盗小案Q纭?、“福小吃”、“福菜”。

“標準輸出”健全產業服務生態

今年中央一號文首次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當前,行業標準制定是各地預制菜產業政策的重點關注領域之一。

自今年以來,多地發布團體標準,如四川在2月16日發布預制川菜首套團體標準。3月,廣東佛山提出全國首個預制菜淡水魚速凍制品全產業鏈的團體標準。4月1日,安徽省預制菜10項團體標準正式實施,讓規范徽菜預制菜“有標可依”。

當前我國預制菜發展駛入快車道,但也面臨不少挑戰。目前,預制菜行業產品分類、分級以及全產業鏈流程規范缺乏相應標準。

廣東烹飪協會會長趙利平表示,標準化是預制菜產業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制定適度、科學的行業標準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產品品質、提高服務水平和消費者滿意度。同時,通過規范產品標識、標簽、包裝等要素,加強對于研發、生產、質檢等環節的管理控制,推動預制菜企業向高端品牌方向轉型升級。

業內專家建議,預制菜行業要建立相應的市場準入機制和行業標準,為企業生產經營劃出紅線,通過提升準入門檻和質量標準,建立健全產業服務生態,將有助于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為預制菜產業的良性發展保駕護航。

集群園區化支撐產業提質增效

在預制菜產業扶持政策中,預制菜產業集群化、園區化也是各地政府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目前預制菜企業發展良莠不齊,超五成的預制菜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且以中小規模為主,行業內存在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等問題。

“當前預制菜產業入局的玩家眾多,但目前預制菜賽道上大企業、大單品仍不多,預制菜工廠仍然呈現區域化、分散化和小規?;奶卣鳎鄙偻晟频纳虡I經營模式。”張毅說。

產業集群是支撐預制菜產業集約化、高效化發展的核心,通過集聚各類預制菜企業,引入預制菜產業園區,形成規模效應,將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發現,全國多地均在探索預制菜集群化發展,覆蓋生產、物流和交易等多個環節,預制菜在全鏈條逐漸呈現集群式發展,多地通過成立產業聯盟、產業基地等形式,憑借規模優勢和業務協同,在激烈的競爭中謀得先機。

作為農業大省、食品加工業大省,山東提出將著力打造壽光蔬菜、沿黃肉牛、沿黃小麥、沿黃大豆、山東大花生等國家級產業集群,建設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群,開展技術協同攻關、產品協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放大預制菜產業集聚效應。到2025年,全省建設具有山東特色的預制菜產業園30個。

在廣東,近兩年,預制菜產業在佛山、江門、潮州、肇慶、湛江等市已呈現競相迸發態勢,各地紛紛成立預制菜產業聯盟,開展預制菜產業園創建工作,推動廣東預制菜以園區形式聚集發展。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廣東正著力打造一批百億元級的預制菜產業強縣,十億元級的預制菜生產強鎮和預制菜原材料供應億元村,未來按“一核一帶一區”謀劃布局,建設一批預制菜產業園,壯大預制菜產業集群。

多位業界專家認為,當前預制菜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區域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取決于原材料或者加工配套基礎扎實、龍頭企業帶動、產銷能力和冷鏈物流情況。實施預制菜產業的集群化、園區化,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基礎優勢向現代產業體系優勢轉變,實現食品產業的優勢再造,讓“存量”變成“增量”。

標簽:

相關閱讀

智造預制菜丨多城競逐“預制菜之都”,借力

投資

今年,越來越多的地區加入到“預制菜之都”這場城市新名片競逐戰中。

2023-06-27

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南京舉行,南財金融

投資

6月27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以“新時代·新報業·新征程”為主題

2023-06-27

天津9宗地收金122.6億 二期擬出讓清單出爐

投資

6月27日,天津9宗宅地完成出讓,包括市區2宗,環城7宗。其中,僅1宗觸

2023-06-27

家電行業“6.18”促銷季冷熱不均 估值有望

投資

每年的“618”都是家電企業的年中大考,作為電商促銷時備受消費者青睞

2023-06-27

世界即時:智造預制菜|從產業鏈到供應鏈,

投資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一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像磁石一般,吸引國

2023-06-27

智造預制菜丨多城競逐“預制菜之都”,借力品牌化、標準化、集群化掘金萬億新藍海-全球快訊

投資

今年,越來越多的地區加入到“預制菜之都”這場城市新名片競逐戰中。

2023-06-27

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南京舉行,南財金融終端入選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_環球觀點

投資

6月27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以“新時代·新報業·新征程”為主題

2023-06-27

天津9宗地收金122.6億 二期擬出讓清單出爐 環球快資訊

投資

6月27日,天津9宗宅地完成出讓,包括市區2宗,環城7宗。其中,僅1宗觸

2023-06-27

家電行業“6.18”促銷季冷熱不均 估值有望修復?-今日熱文

投資

每年的“618”都是家電企業的年中大考,作為電商促銷時備受消費者青睞

2023-06-27

世界即時:智造預制菜|從產業鏈到供應鏈,正大食品搶跑布局中國預制菜新賽道

投資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一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像磁石一般,吸引國

2023-06-27

通策醫療股東大會釋放關鍵信號:逆勢擴張副作用顯現,“蒲公英計劃”推進放緩_環球動態

投資

6月26日,通策醫療(600763 SH)在杭州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

2023-06-27

天天觀察:全國首例!深圳推出數字化預付款,充卡不再擔心商家“跑路”!

投資

想充值洗頭卡、健身卡,卻又擔心老板卷款“跑路”?這一難題在深圳有解

2023-06-27

受維護工作影響 俄羅斯海運原油出貨量大幅下滑|世界快播報

投資

按俄羅斯海運原油出貨目的地劃分,在截至6月25日的過去四周內,運往亞

2023-06-27

香港引進辦:香港是上海首要外資來源地 兩地合作緊密-新動態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27日,由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主辦,香港特

2023-06-27

今日熱聞!樂華娛樂:擬4.8億收購首開股份、金地商置持有的北京朝陽物業

投資

將予收購的物業為北京朝陽區創遠路28號院1號樓,總建筑面積約10575 42

2023-06-27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