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 武漢報道
(資料圖片)
6月14日,湖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發揮中醫藥人民健康的獨特優勢、不斷釋放中醫藥多元功能和價值。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勇在發布會上指出,近年來,湖北省中醫藥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依然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例如,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中醫藥服務發展水平、優質供給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有待提升,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還需加強、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潛力有待挖掘等。
據介紹,《實施意見》結合湖北實際,針對當前中醫藥發展的薄弱環節和改革難點,著力健全“七大體系”,提出了27項重點任務,到2025年實現在縣辦中醫醫院、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中醫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服務機構中醫藥服務“五個全覆蓋”,中醫藥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
“七大體系”包括建設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全面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現代產業體系、完善人才培養與評價體系、健全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體系、打造信息與標準支撐體系等。
在建設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方面,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陳紅輝介紹,湖北省將建成以國家、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為龍頭,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為骨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到2025年,湖北省中醫醫療機構達到2215家、中醫醫院達到17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達到0.85張。
此外,湖北省將爭創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全力推進黃岡市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示范工作,強化中西醫臨床協作,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提升中西醫結合臨床服務能力;還將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縣級中醫醫院特色專科、平臺專科、薄弱專科和適宜技術推廣中心“三專科一中心”建設,開展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創建,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國醫堂”全覆蓋。
同時,湖北省將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建好省級中醫治未病中心,制定推廣一批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加強國家和省級區域中醫康復診療中心建設,制定推廣一批中醫康復方案;加快推動中醫醫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做好糖尿病、高血壓中西醫結合防治工作,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等中醫藥干預試點,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完善的中醫藥產業是做好服務的前提和基礎。陳紅輝指出,湖北省將中醫藥產業作為突破性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的主攻方向之一。一方面,湖北省將做強做大中醫藥龍頭企業。到2025年,龍頭企業產值超過50億的3家、超過30億的5家、超過10億的10家;實施“一品一策”提升計劃,推進蘄艾、黃連、茯苓、天麻等“十大楚藥”延鏈補鏈強鏈,加強中藥配方顆粒和新藥研發生產,鼓勵已上市中成藥二次開發,培育中藥大品種大品牌。
另一方面,湖北省將提升道地藥材種植養殖規范化水平,重點圍繞“十大楚藥”和“五大特色藥材”,加強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標準化、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到2025年湖北省中藥材總面積穩定在550萬畝左右,其中中藥材生態種植面積達260萬畝以上。
“湖北省還將促進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中醫藥+養老、養生、旅游、食品、文化等融合發展;強化中醫藥產業發展科技支撐,共建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黃家湖實驗室,支持高校、醫療機構、藥品研發機構、企業間開展合作,推進中藥新藥、院內中藥制劑以及中藥衍生品研發與轉化;加強中藥全產業鏈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強化中藥質量安全監管,推進形成中藥產品優質優價機制等。”陳紅輝進一步表示。
近年來,湖北省圍繞中醫藥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創新。湖北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戴新明指出,當前湖北省已有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家、重點實驗室8家、產業技術研究院2家、技術創新聯合體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企校聯合創新中心11家,以及中藥現代化科技示范企業、基地50家,形成了多層級、全方位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這些科技平臺大力推動了湖北省中醫藥發展。”戴新明介紹,以天然藥物化學與資源評價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為例,該實驗室團隊開展了金線蓮藥材的基源確定、組織培養和質量標準制定等研究,形成了成熟的金線蓮苷提取純化工藝,完成了藥理學、毒理學、藥物代謝、藥物穩定性、制劑學等臨床前研究,是近年來湖北省中醫藥領域最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金額高達2.4億元。
戴新明進一步表示,湖北省通過揭榜掛帥制、大健康領域地方專項、助企紓困專項、鄉村振興專項等多種形式立項支持中醫藥領域科技計劃項目近100項,投入科技經費5300余萬元,在蘄艾、黃連、茯苓、蒼術等“十大楚藥”道地藥材的培育及生產加工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接下來,湖北省將進一步加強中醫藥基礎研究、攻關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
而中醫藥人才培養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湖北省將推動中醫藥教育作為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湖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啟紅指出,一是加大中醫藥教育改革和政策支持。在“雙一流”建設、博士點建設、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等重大改革建設項目上,進一步發揮項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協調發改、財政、衛健、中醫藥等部門在人才引進、評獎激勵、資源配置等方面爭取對中醫藥院校更多政策傾斜。
二是進一步深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開展九年制中西醫結合教育試點,推動中醫學長學制教育改革;推進中醫藥課程教材體系改革,優化中醫藥類專業培養方案;提高中醫學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建設一批中醫藥類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將中醫藥傳統文化、中醫技能等納入相關研究生復試考核內容;合理確定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招生計劃,逐步增加中醫(全科醫學領域)專業學位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三是加快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組織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相關高校繼續承擔和實施好農村定向五年制本科免費醫學生培養和全省“萬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工作;每年招收“中醫學”定向本科生培養100人左右,定向培養計劃全部列入普通高校定向就業招生計劃,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等。
標簽:
智通財經APP獲悉,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西歐地區的個人電
央行利好接踵而至!繼13日早9點20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之后,13日晚間8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