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陳學森:“有的品種最高價是最低價的12.6倍”,半數以上有色上市公司使用期貨避險-世界訊息

2023-05-25 18:01: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上海報道

碳酸鋰最低跌至每噸4萬元,去年散單市場最高則漲破60萬元。而在有色金屬行業中,類似的案例也不少見。


(資料圖片)

5月25日,第20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在上海召開。

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陳學森對銅、鋁、鋅等基本金屬,以及鈷、鋰等新能源系金屬近20年走勢做回顧時指出,“重要的有色金屬都發生過價格的劇烈波動,有的品種最高價是最低價的12.6倍。價格寬幅波動難以避免,這就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風險防范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眾所周知,有色行業屬于典型的周期行業,企業經營業績與有色金屬價格高度相關,通過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對沖風險也就成立有色企業的必然選擇。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無論是產品、市場,還是質量、標準,都是最早與國際接軌的工業行業。”陳學森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資本便通過期貨市場與有色金屬行業發生關聯。經過30多年的發展,產融結合、期現互動,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功能不斷增強。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期貨市場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產業政策制定、行業運行監測等提供了決策參考,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國家監測有色金屬市場的重要參考指標。

其次,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提高了有色金屬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以及國內有色金屬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比如銅期貨價格已經成為我國銅產業鏈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

再次,合理使用套期保值工具提高了實體企業風險管控能力,成為大中型有色金屬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穩定生產經營、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

根據相關統計,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營收排名前50位的骨干企業都參與了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在國內上市的130多家有色金屬上市公司,半數以上使用期貨和衍生品工具避險。”陳學森指出。

靈活、合理運用期貨和衍生品工具,一定程度上則可以幫助企業規避有色價格寬幅波動的風險,以幫助企業整體經營業績更為穩定。

不過,除了上述價格波動的問題外,目前國內有色金屬行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由于資源稟賦不佳,以及龐大的消費需求,我國一直是金屬礦產資源進口大國。”陳學森指出,去年主要發達國家建立了“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SP),旨在加強關鍵礦產供應,“在當期全球資源發展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資源穩定供給必然成為影響我國產業鏈安全的因素之一?!?/strong>

同時,現階段除了電解鋁產能得到有效控制,經濟效益得到改善外,其他有色金屬品種冶煉、加工產能普遍過剩,行業運行效益較差。

對此陳學森給出的數據顯示,銅冶煉近10年ROA平均值為2.6%,低于有色行業平均值1.3個百分點;鉛鋅冶煉同期ROA平均值為2.3%,銅、鋁加工環節則是從2016年開始,ROA進入下降通道。

推進供給改革,改善行業經濟效益,是有色金屬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陳學森表示。

此外,他還指出,有色行業企業中,除中鋁和魏橋在資源、規模、效益、行業影響力等方面具備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條件外,其他品種(企業)仍然有較大差距。

全球十大礦產銅企業中,我國只有紫金礦業一家,該公司2022年礦產銅產量86萬噸,但是與全球領先的跨國礦業公司仍有差距。

去年發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我國有色金屬生產為主業的企業共有8家上榜,其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利潤為24.3億元美元。

相比之下,國外上榜企業中,利潤最少的企業為49.3億美元,部分企業利潤規模甚至超過200億美元,差距依舊明顯。

標簽:

相關閱讀

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陳學森:“有的品種最高價

投資

碳酸鋰最低跌至每噸4萬元,去年散單市場最高則漲破60萬元。而在有色金屬行業中,類似的案例也不少見。

2023-05-25

公募REITs的投融資機遇(二): “進擊”

投資

隨著兩只REITs的新上市和2022年報的盡數披露,REITs持有人的圖譜也得到更新。

2023-05-25

【快播報】歐洲柴油“脫俄”進展迅速 5月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歐盟正不斷設法取代來自俄羅斯的柴油運輸量,并且這一取代措施開始取得成效。在今年2月開

2023-05-25

全球熱門:同程旅行今年一季度盈利5億元

投資

日前,同程旅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同程2023年第一季度同程旅行營收25 9億元,同比增長50 5%。經

2023-05-25

【世界播資訊】一季度居民杠桿率重回上升趨

投資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的宏觀杠桿率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宏觀杠桿率從2022年末的273 2%上升至281 8%

2023-05-25

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陳學森:“有的品種最高價是最低價的12.6倍”,半數以上有色上市公司使用期貨避險-世界訊息

投資

碳酸鋰最低跌至每噸4萬元,去年散單市場最高則漲破60萬元。而在有色金屬行業中,類似的案例也不少見。

2023-05-25

公募REITs的投融資機遇(二): “進擊”的機構投資者

投資

隨著兩只REITs的新上市和2022年報的盡數披露,REITs持有人的圖譜也得到更新。

2023-05-25

【快播報】歐洲柴油“脫俄”進展迅速 5月柴油進口量或達4個月高點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歐盟正不斷設法取代來自俄羅斯的柴油運輸量,并且這一取代措施開始取得成效。在今年2月開

2023-05-25

全球熱門:同程旅行今年一季度盈利5億元

投資

日前,同程旅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同程2023年第一季度同程旅行營收25 9億元,同比增長50 5%。經

2023-05-25

【世界播資訊】一季度居民杠桿率重回上升趨勢 個人經營性貸款仍為加杠桿主要方式

投資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的宏觀杠桿率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宏觀杠桿率從2022年末的273 2%上升至281 8%

2023-05-25

中原地產: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升3周 累漲1.71%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5月25日,據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介紹,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7 91點,按

2023-05-25

同心創變,共贏未來——中國黃金與晶拓鉆石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圓滿舉行

投資

5月24日,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黃金”)與晶拓國際鉆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2023-05-25

要聞:IEA預計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投資將超過1萬億美元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到2023年,全球能源投資預計將達到約2 8萬億美元

2023-05-25

Robot潮聲⑧丨“天價”手術機器人成本難解 醫療普惠面臨多重難點

投資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上海報道“3000多萬元一臺機器,真貴!”當一名普通消費者在上海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

2023-05-25

全球熱議:百度何俊杰:讓AI走下技術的“神壇”,變得人人可用

投資

金融界5月25日消息,2023萬象·百度移動生態大會今日在廣州召開。會上,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

2023-05-2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