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要點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引起市場的普遍關注。我國養老金體系三大支柱現狀如何、未來應該重點關注哪些問題?本文系統梳理,或可提供一定參考。
(資料圖片)
一問:我國養老金體系特征幾何?第一支柱為主,二、三支柱加快搭建
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下,我國養老金體系不可持續等問題凸顯。當前,我國養老金三支柱發展相對失衡,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占比達56%,二、三支柱占比相對較低、分別為38%和6%。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滑,勞動力占比持續降低,而老齡人口占比不斷抬升,導致實行現收現付制的基本養老金賬戶收支承壓;據社科院相關研究測算,我國基本養老金累計結余或在2035年用盡。
第一支柱承壓下,養老金二、三支柱加速發展、落地。第二支柱中,企業年金制度落地較早,于2004年推出試行辦法;職業年金賬戶于2015年推出,主要由機關事業單位和員工共同繳納。2018年起,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加速推進,稅延型養老保險等試點政策陸續推出;2022年,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出臺,配套政策加速落地,包括個人養老金賬戶運行、投資范圍及稅收優惠等相關細則。
二問:養老金二、三支柱現狀如何?二支柱規模增長較快,三支柱加速落地
養老金第二支柱規模發展迅速、覆蓋率穩步提升。2021年底,我國養老金第二支柱總額達4.4萬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企業年金賬戶運行較早、累計規模達2.6萬億元,2015年起步的職業年金賬戶發展迅速、累計規模達1.8萬億元。同時,第二支柱覆蓋面逐漸拓寬;2021年底,企業年金參與員工超2875萬人,占2021年城鎮職工就業人數的6.2%、較2020年提升近0.3個百分點。
2022年,養老金第三支柱制度加速落地,未來五年個人養老金累計規模或超萬億元、帶動千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市。2021年,城鎮在職員工數達4.7億;中性情景, 2027年城鎮在職員工或在5億人左右,假設個人養老金滲透率增至10%,平均繳費比例為1.2萬元上限的50%,則五年后個人養老金累計規模將超萬億元 ;若個人養老金中10%投向權益市場,將累計帶入超千億元長期資金入市。
三問:養老金未來應關注哪些?短期仍需財政支持,長期依靠二三支柱發展
短期內,基本養老金仍是我國養老金體系的重要支撐,或需財政加大支持及調配力度。近年基本養老金支出規模不斷增長、對財政補貼依賴較大,2021年基本養老金財政補貼金額達1.6萬億元、占當年支出的27%,短期基本養老金運行仍需財政支持。而各地基本養老金結余明顯分化下,后續基本養老金統籌調劑力度或進一步增強,2021年統籌調劑規模超9000億元,中央調劑比例增至4.5%。
隨著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持續下滑,未來政策或加大對二、三支柱的投資引導。2021年,美國養老金二、三支柱占比超90%,與之相比,我國養老金二、三支柱占比僅45%、有較大提升空間。從投向來看, 2021年,我國企業年金僅8%投向權益類,而美國二、三支柱養老金2022年上半年投向權益市場比例或超三成;未來我國二、三支柱是否提升權益類投資比例、進而提升收益率值得跟蹤。
風險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預期,疫情反復。
報告正文
一問:我國養老金體系特征幾何?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下,我國養老金體系不可持續等問題凸顯。當前,我國養老金三支柱發展相對失衡,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占比達56%,二、三支柱占比相對較低、分別為38%和6%。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下滑、勞動力占比持續降低,而老齡人口占比不斷抬升,我國實行現收現付制的基本養老金賬戶收支承壓,若剔除財政補貼,2021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當期收支缺口高達1.1萬億元。據社科院相關研究測算,我國基本養老金累計結余或在2035年用盡。
作為我國養老金體系的重要支撐,近年來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制度改革不斷推進。近些年,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制度不斷完善;2009年以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方面經歷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改革,后又進一步同步城鄉基本養老保險改革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方面,先于2015年開展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并軌”改革,又于2018年開展中央統籌調劑制度、協調地區差異;此外,基本養老保險征管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基本養老保險賬戶等改革也在推進。
第一支柱承壓下,養老金二、三支柱加速發展。第二支柱中,企業年金制度落地較早,于2004年推出試行辦法、2017年正式完善推出,明確企業年金賬戶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職業年金賬戶于2015年推出,主要由機關事業單位和工作人員共同繳納。2018年以來,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加速推進,稅延型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試點政策陸續推出;2022年,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出臺,配套制度加速落地,包括個人養老金賬戶運行、稅收優惠等細則,以及拓寬個人養老資金投資范圍、促進長期資金入市等政策。
二問:養老金二、三支柱現狀如何?
近年來,養老金第二支柱規模發展迅速、覆蓋率穩步提升。2021年底,我國養老金第二支柱總額達4.4萬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企業年金賬戶運行較早、累計規模達2.6萬億元,2015年起步的職業年金賬戶發展迅速、累計規模已達1.8萬億元。同時,第二支柱覆蓋面逐漸拓寬;2021年底,參加企業年金的員工超過2875萬人,占2021年城鎮職工就業人數的6.2%、較2020年提升近0.3個百分點。
2022年,養老金第三支柱制度加速落地;相較于之前試點政策,當前個人養老金制度稅收激勵更大,參與機構更多等。當前個人養老金實際稅負為3%、明顯低于之前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7.5%,但繳納額度有一定限制、每人每年最多繳納1.2萬元。同時,個人養老金運行參與主體更多,銀行、險企、券商等機構均可參,或有助于推動相關業務規模擴張;此外,個人養老金賬戶封閉運行、達退休等條件后才可取出。
政策推動下,未來養老金第三支柱規模或加速擴張;假設五年后個人養老金滲透率在10%左右,個人養老金累計規模或超萬億元。2021年,城鎮在職員工數達4.67億人、同比增長1.1%;中性情景,假設在職員工人數每年增長1%,2027年城鎮在職員工數近5億人,假設個人養老金滲透率約10%,平均繳費比例為1.2萬元上限的50%,五年后個人養老金累計規模超萬億元;若其中10%投向權益市場,將累計帶入近千億元長期資金進入權益市場。
三問:未來養老金改革或應關注哪些?
短期內,基本養老金仍是我國養老金體系的重要支撐,或需財政加大支持及調配力度。近年基本養老金支出規模不斷增長、對財政補貼依賴較大,2021年基本養老金財政補貼金額達1.6萬億元、占當年支出的27%,短期基本養老金運行仍需財政支持。而各地基本養老金結余明顯分化,廣東、北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可持續性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后續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調劑力度或進一步增強,2021年統籌調劑規模超9000億元,中央調劑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5%,2022年中央預算也顯示參與統籌地域進一步擴大。
個人養老金政策或多為中長期制度安排,短期內民眾了解程度與投資規模可能有限,或需加大推廣力度等。2018年在上海、福建、蘇州工業園區開始的養老金第三支柱試點未見大規模推廣,截至2021年底稅延商業養老保險累計保費僅6.3億元。這一試點經驗或意味著個人養老金制度雖出臺,但制度推廣、吸引投資等或仍需較長時間,未來或需加大推廣力度、政策支持力度等。此外,稅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業務集中于發達地區,2021年底上海累計保費占比近八成,或指向個人養老金制度難以緩解地區間養老金分化問題。
同時,隨著基本養老金逐漸難以滿足民眾養老需求,未來政策或加大對二、三支柱的投資引導。隨著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持續下滑,滿足民眾多層次養老需求亟需二、三支柱發展補充。2021年,美國養老金二、三支柱占比超90%,與之相比,我國養老金二、三支柱占比僅45%、有較大提升空間。從投向來看, 2021年,我國企業年金86%投向固收類、8%投向權益類,而美國二、三支柱養老金2022年上半年投向共同基金比例超40%,其中超六成投向權益市場;未來我國金二、三支柱是否提升權益類投資比例、進而提升收益率值得跟蹤。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
(1)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下,我國結構失衡的養老金體系問題凸顯,實行現收現付制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收支明顯承壓。在此背景下,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制度不斷完善,二、三支柱制度改革也加速推進。
(2)近年來,我國養老金第二支柱規模發展迅速、覆蓋率穩步提升,養老金第三支柱制度于2022年加速落地;假設未來五年個人養老金滲透率增至10%,養老金第三支柱累計規模或超萬億元、帶動千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市。
(3)短期內,基本養老金仍是我國養老金體系的重要支撐,或需財政加大支持及調配力度;長期來看,基本養老金收支承壓、替代率持續下滑下,未來滿足民眾多層次養老需求或需依靠二、三支柱發展。
風險提示:
1、政策效果不及預期。債務壓制、項目質量等拖累穩增長需求釋放,資金滯留在金融體系;疫情潛在反復風險,對項目開工、生產經營活動等的抑制。
2、疫情反復。變異毒株加大防控難度,不排除疫情局部反復的可能。
(趙偉為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一、2023年經濟基本面好于2022年,關鍵看政策對內需修復的提振力度2023年GDP增速總基調仍是回歸5%左右的潛在增速水平,考慮到2022年二季度和四季度疫
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各試點銀行針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的“爭奪戰”也正式拉開。開戶贏現金紅包、開戶領微信立減金、一年最高省
當地時間11月30日,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技術演示活動“ShowandTell”。在該公司此前發布的活動預告視頻中,“please
世紀華通與浙江大學在2020年共建浙江大學傳奇創新研究中心,在腦科學等眾多前沿領域進行探索。對于腦機接口等相關話題,今天記者以投資者身份
一、2023年經濟基本面好于2022年,關鍵看政策對內需修復的提振力度2023年GDP增速總基調仍是回歸5%左右的潛在增速水平,考慮到2022年二季度和四季度疫
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各試點銀行針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立的“爭奪戰”也正式拉開。開戶贏現金紅包、開戶領微信立減金、一年最高省
當地時間11月30日,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技術演示活動“ShowandTell”。在該公司此前發布的活動預告視頻中,“please
世紀華通與浙江大學在2020年共建浙江大學傳奇創新研究中心,在腦科學等眾多前沿領域進行探索。對于腦機接口等相關話題,今天記者以投資者身份
漢威科技子公司蘇州能斯達研發生產的柔性微納傳感技術可以用于腦部信息采集等方面的應用。今天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漢威科技,工作人員回應稱
在美聯儲決策者12月會議靜默期前的最后一次公開表態中,鮑威爾重申將繼續為遏制高通脹而加息的立場,同時暗示,最快可能12月就放緩加息的步伐
11月30日,長城控股集團未勢能源宣布完成5 5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領投,A輪領投方國投招商持續增資,立本能源跟投。此外
飛機制造商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迷之后,正在努力提高產量,飛機零部件供應商訂單也蒸蒸日上。總部位于匹茲堡的HowmetAerospace(HWM US)在2020年
在美聯儲決策者12月會議靜默期前的最后一次公開表態中,鮑威爾重申將繼續為遏制高通脹而加息的立場,同時暗示,最快可能12月就放緩加息的步伐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