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名專家學者齊聚江蘇揚州探討春節木版年畫保護傳承

2024-12-08 16:48: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揚州12月7日電 (朱曉穎 崔佳明)7日,2024中國·揚州木版年畫學術交流會在揚州金陵大飯店舉行,逾50名木版年畫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等相聚在江蘇揚州,共同探討木版年畫的歷史沿革和現實意義。

12月7日,逾50名專家學者齊聚江蘇揚州,探討春節木版年畫保護傳承。 揚州博物館供圖

年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辭舊迎新、驅邪避災、迎福納祥、道德教化等多種功能,一直以來廣受歡迎。它起源于遠古時的原始宗教,歷經唐、宋、元、明、清不斷傳承創新,綿延千載。早在漢代時,年畫便已出現了門神雛形。此后,隨著唐代佛經版畫的發展、雕版技術的成熟,以及宋代市民文化的發展,木版年畫于宋代逐步普及,并在明清之際步入成熟發展期,日臻繁盛。

年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辭舊迎新、驅邪避災、迎福納祥、道德教化等多種功能,一直以來廣受歡迎。圖為揚州博物館展出的年畫。

 

揚州博物館供圖

“憑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發達的雕版印刷技藝、高超的書籍插畫藝術,以及廣闊的商品銷售市場,揚州木版年畫在明代中期應運而生,于清代康乾時期得到長足發展,并于清嘉道年間至民國時期達到鼎盛,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揚州博物館館長束家平在交流會上說,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條件,揚州木版年畫注重南北交融,呈現出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結合的獨特風格,并在構思立意、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刻印技術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在揚州博物館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11月揚州木版年畫成功入選江蘇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進一步推動了揚州木版年畫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

春節,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揚州博物館供圖

交流會上,專家學者從比較視域下長江流域木版年畫的典型代表及藝術特色、大運河流域的木版年畫研究、木版年畫的收藏現狀和保護措施、木版年畫在新時代的活化和創新實踐、實現木版年畫大眾化和產業化所面臨的問題、傳統木版年畫的海內外傳播與影響六個方面進行交流。

揚州文化學者周鑫說,雕版年畫這個符號從遠古“結繩記事”便已經產生,經過數千年的發展變遷,無論是北方的楊柳青、鳳翔、楊家埠還是南方的桃花塢、綿竹等地,都有著極其精彩的雕版年畫作品,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濃墨重彩的文化符號。

春節是中國人最有儀式感的節日,今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通過評審,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張貼年畫是傳統春節的習俗,在當代如何把這一習俗發揚光大,需要有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包括數字化呈現、年畫文創產品的開發等。”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杰如是說。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迎接2025年春節到來,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年年有福”揚州木版年畫展在揚州博物館開展。揚州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覽遴選百余件(套)館藏文物精品,以全面展現揚州木版年畫的發展簡史、工藝流程和區域特色,期待觀眾在品賞五彩斑斕的年畫藝術之余,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完)

標簽:

相關閱讀

逾50名專家學者齊聚江蘇揚州探討春節木版年

文化

中新網揚州12月7日電 (朱曉穎 崔佳明)7日,2024中國·揚州木版年畫學術交流會在揚州金陵大飯店舉行,逾50名木版年畫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

2024-12-08

459件(組)攝影作品“講述”江西故事的藝

文化

中新網南昌12月7日電 (吳鵬泉 劉力鑫)江西省第26屆攝影作品展覽7日在南昌開幕,展出的459件(組)攝影作品講述江西故事的藝術情懷。12月7日

2024-12-08

2024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啟動 “大圣”等藝術

文化

中新網深圳12月7日電 (記者 索有為)自然活力2024深圳灣公共藝術季6日在深圳人才公園啟動,14件大型戶外藝術品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該藝

2024-12-08

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在廣西南寧啟幕

文化

【東盟專線】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在廣西南寧啟幕中新社南寧12月7日電(記者 黃艷梅)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7日晚在廣西南寧市啟幕。

2024-12-08

法語原版《巴黎圣母院》音樂劇福州上演

文化

中新網福州12月8日電 (記者 閆旭)吟游詩人格蘭古瓦唱響《大教堂時代》,卡西莫多與愛斯梅拉達隔空對唱《籠中之鳥》,令人心碎的《舞吧,

2024-12-08

逾50名專家學者齊聚江蘇揚州探討春節木版年畫保護傳承

文化

中新網揚州12月7日電 (朱曉穎 崔佳明)7日,2024中國·揚州木版年畫學術交流會在揚州金陵大飯店舉行,逾50名木版年畫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

2024-12-08

459件(組)攝影作品“講述”江西故事的藝術情懷

文化

中新網南昌12月7日電 (吳鵬泉 劉力鑫)江西省第26屆攝影作品展覽7日在南昌開幕,展出的459件(組)攝影作品講述江西故事的藝術情懷。12月7日

2024-12-08

2024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啟動 “大圣”等藝術品亮相

文化

中新網深圳12月7日電 (記者 索有為)自然活力2024深圳灣公共藝術季6日在深圳人才公園啟動,14件大型戶外藝術品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該藝

2024-12-08

11部東盟國家影片將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映

文化

【東盟專線】11部東盟國家影片將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映中新社三亞12月7日電 (張月和)第六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東盟單元展映揭幕暨中國-東盟

2024-12-08

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在廣西南寧啟幕

文化

【東盟專線】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在廣西南寧啟幕中新社南寧12月7日電(記者 黃艷梅)2024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7日晚在廣西南寧市啟幕。

2024-12-08

法語原版《巴黎圣母院》音樂劇福州上演

文化

中新網福州12月8日電 (記者 閆旭)吟游詩人格蘭古瓦唱響《大教堂時代》,卡西莫多與愛斯梅拉達隔空對唱《籠中之鳥》,令人心碎的《舞吧,

2024-12-08

“船”遞百年中法情 中法人文交流對話沙龍在福州舉行

文化

中新網福州12月8日電(鄭江洛)7日,福州市船政文化園區輪機車間內,一場以船遞百年中法情為主題的中法人文交流對話沙龍在這里舉行。此次活動

2024-12-08

與“元結”時空對話 數字技術“復活”浯溪摩崖石刻

文化

中新網永州12月8日電 (記者 唐小晴)12月7日,浯溪摩崖石刻學術交流會在湖南永州祁陽舉辦,來自書法、雕刻、科技、碑林博物研究、文博考古

2024-12-08

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首演 “戲劇+科技”讓敦煌更年輕

文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應妮)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7日晚在京正式首演,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座無虛席,眾多觀眾跟隨劇中年輕的敦煌

2024-12-08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蘇州核雕的記憶與技藝

文化

奔騰的長江,出青藏高原,穿高山峽谷,過峻嶺險灘,經江南水鄉,最后從上海而入海,海納百川,成其宏闊。澎湃新聞聯動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沿線

2024-12-08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