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有機廢物轉化為環保生物炭 既能當燃料又能當肥料

2022-10-11 10:17:57   來源:科技日報

俄羅斯秋明國立大學提出了一種利用各種有機廢物生產環保燃料的方法,所獲得的成分并不比傳統的煤炭差,而且還可以用作肥料。

在世界上許多地區,畜牧業、農業、食品工業和其它生產廠的有機廢物污染嚴重。缺乏高效的處理技術會導致產生惡臭的腐爛垃圾填埋場,將更多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秋明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稱,這種廢物可以成為一種高效的燃料來源——由于特殊的溫度效應,可以從中獲得生物炭和高熱量的發生爐煤氣。而研究團隊提出的有機廢物處理新技術與同類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其“雜食”和改善的產品特,所得成分比傳統的煤炭更環保,在能量上也不遜色于傳統的煤炭,還可以用作有機肥料。

秋明國立大學生物質熱加工資源效率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伊萬·沙年科夫稱,生物炭混合物是碳中的,因此燃燒時不僅不會產生霧,而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此外,在加工過程中獲得的某些類型的生物質可用于提高農田的肥力。

研究人員稱,新型生物炭燃料比木炭更堅固,這使得生產更廉價,且儲存和運輸更容易。它首先可在日常生活中用作鍋爐、壁爐、火盆的顆粒燃料。而把這種生物炭用作肥料時,可以使春小麥的產量提高20%以上。

伊萬·沙年科夫稱,新技術適用于任何有機垃圾。對于所研究的每種類型的生物質,稻草、糞肥、木屑等,可以計算需要最少能源消耗的最佳熱處理模式。此外,作為副產品形成的發生爐煤氣實際上覆蓋了加工過程本身的能源成本。他稱,該技術基于熱解過程,即在無氧氣氛中加熱生物質,并建議添加天然有機粘合劑。(科技日報記者 董映璧)

標簽: 俄將有機廢物 轉化為環保生物炭 既能當燃料 又能當肥料

相關閱讀

俄將有機廢物轉化為環保生物炭 既能當燃料

科技

俄羅斯秋明國立大學提出了一種利用各種有機廢物生產環保燃料的方法,所獲得的成分并不比傳統的煤炭差,而且還可以用作肥料。在世界上許多地

2022-10-11

新方法遠程控制運動員身體負荷 相關研究發

科技

俄羅斯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控制運動員身體負荷的新型遠程方法,其特點在于遠程確定心率變異性指標。該方法有望改善心電圖記錄的精確度以及

2022-10-11

研究人員:系統技術能將粉塵粒子按大小分離

科技

俄羅斯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系統技術,可用于空氣采樣,并對建筑工程粉塵和氣體進行凈化。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工業勞動安全》雜志上。頓河

2022-10-11

《自然》發表十文合集:人類健康風險因素關

科技

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10日發表的10篇論文合集中,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標準化方法,量化了風險因素(如吸煙和吃未加工紅肉)與健康結果之間

2022-10-11

新鈣鈦礦電池連續發電逾千小時 光電轉換效

科技

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開發了一種耐用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面積僅為1平方厘米,能夠在陽光下以超過20%的光電轉換效率(即發電效率)連續發

2022-10-11

俄將有機廢物轉化為環保生物炭 既能當燃料又能當肥料

科技

俄羅斯秋明國立大學提出了一種利用各種有機廢物生產環保燃料的方法,所獲得的成分并不比傳統的煤炭差,而且還可以用作肥料。在世界上許多地

2022-10-11

新方法遠程控制運動員身體負荷 相關研究發表在《俄羅斯心臟病學雜志》上

科技

俄羅斯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控制運動員身體負荷的新型遠程方法,其特點在于遠程確定心率變異性指標。該方法有望改善心電圖記錄的精確度以及

2022-10-11

研究人員:系統技術能將粉塵粒子按大小分離

科技

俄羅斯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系統技術,可用于空氣采樣,并對建筑工程粉塵和氣體進行凈化。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工業勞動安全》雜志上。頓河

2022-10-11

《自然》發表十文合集:人類健康風險因素關聯程度重新量化

科技

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10日發表的10篇論文合集中,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標準化方法,量化了風險因素(如吸煙和吃未加工紅肉)與健康結果之間

2022-10-11

新鈣鈦礦電池連續發電逾千小時 光電轉換效率超20%

科技

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開發了一種耐用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面積僅為1平方厘米,能夠在陽光下以超過20%的光電轉換效率(即發電效率)連續發

2022-10-11

新材料可延長航天裝備服役期 還能保護金屬涂層免遭腐蝕

科技

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和中國、波蘭同行們共同研發出能夠延長航空航天領域貴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還能保護金屬涂層免遭腐蝕。相關研究發

2022-10-11

新研究解析出竹節內多級次纖維結構 相關成果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

科技

毛竹憑借較輕的重量、卓越的機械性能和迅速生長等優勢,逐漸成為替代木材和化學合成品的一種可持續資源。與竹間相比,短小的竹節似乎機械性

2022-10-11

量子力學基礎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科技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與西班牙理論物理學家合作,實驗驗證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隨機性(LOSR)理論框架下的真多體

2022-10-11

我國研究人員發現小麥遺傳資源利用新路徑 促進改良現有栽培種

科技

10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日前《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由德國萊布尼茨植物遺傳與作物研究所、丹麥嘉士伯實驗室和

2022-10-10

我國科學家用嚴謹實驗證明了復數在量子力學中“不可或缺”

科技

10月9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張強、江揚帆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在關閉定域性、

2022-10-1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