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19日從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萬逸研究員帶領的海洋微生物傳感團隊,在海洋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科學研究領域學術期刊《化學綜述》上。
該團隊設計研發的FORBID熒光光電微生物檢測儀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結合實驗室優化的檢測方法,以海洋病原微生物為靶標,通過實現海洋微生物快速檢測為目的,將生物分析、微電子、結構電子工程等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開創性地解決了一系列有關海洋微生物快速檢測相關難題,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從“普遍性”到“特異性”、從“間接”到“直接”、從“多步”到“一步”的跨越。
據了解,該研究團隊歷經7年不斷改進優化,推動FORBID熒光光電微生物檢測儀從無到有,再到第二代,最終使得病原微生物檢測方法能夠與傳統國標方法媲美,微生物在1 cfu/mL濃度的精確度可以達到90%,極大限度地降低操作復雜度,同時節約近60%人工成本。對于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它可根據檢測量自由組合通道數,最多可同時得到 256 個結果,工作效率走在國際前沿。
據介紹,FORBID熒光光電微生物檢測儀的出現打破了微生物診斷儀的商品化和實驗室中微生物檢測技術存在技術轉化壁壘,并且很好地解決當前國際上微生物商業檢測技術和工具存在的體積比較大,無法便攜式攜帶以及復雜的分析測量操作等痛點問題。
為了突破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的技術瓶頸,該科研團隊自主創新了多項關鍵技術,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闡明CRISPR-Cas酶快速病原診斷的新型傳感機制、酶底物病原診斷在水質微生物快速診斷中應用機制,還成功開發不同微生物生長的最適培養基,對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方面如虎添翼。
據悉,該實驗室還將進行微生物快速檢測儀的更新迭代,針對環境、食品、化妝品、畜牧等領域,開發更多的特異性微生物診斷方案,進一步豐富微生物快速檢測儀的檢測內容,為守護微生物公共衛生安全搭起“防護網”。(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通訊員 王一欽)
記者8月19日從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萬逸研究員帶領的海洋微生物傳感團隊,在海洋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方面
更好地在納米尺度操控光子實現光電融合,是未來大幅提升信息處理處能力的關鍵。21日,記者從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研究人員與合作者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并制造了一種直接在內存中運行計算的芯片,可運行各種人工智能(AI)應用,而且它能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時,僅消耗通用AI計
記者8月19日從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萬逸研究員帶領的海洋微生物傳感團隊,在海洋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方面
日益頻繁的人類活動,已成為當代物種消亡的主要推手。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蔣學龍研究員帶領的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開展了人為干
更好地在納米尺度操控光子實現光電融合,是未來大幅提升信息處理處能力的關鍵。21日,記者從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研究人員與合作者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并制造了一種直接在內存中運行計算的芯片,可運行各種人工智能(AI)應用,而且它能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時,僅消耗通用AI計
科學家現在認為,咀嚼的進化可能在人類如何隨時間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探討了咀嚼的現狀
美國塔夫茨大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靶向小鼠癌癥的疫苗,這種疫苗強大而精確,可消除腫瘤甚至防止腫瘤復發。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的《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領導的一項研究,艾滋病病毒(HIV)對感染者的衰老具有早期和實質性的影響,在感染后2—3年內加速了與正常衰老相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7日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論文指出,自1979年以來,北大西洋颶風季首次風暴的出現時間平均每10年提前約5天。該研究還
英國科學家成功地將3個已故捐贈者腎臟的血型轉變為最常見的O型。最近發表于《英國外科雜志》的這一突破性進展,將對等待腎移植的患者產生重
記者17日從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研究員曾橋石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由金剛石構成的納米壓力艙,能夠把物質的高壓狀態永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