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電1200Nm3/h(標方每小時)堿性電解槽產品下線暨氣體擴散層(GDL)成果發布推廣儀式12日在天津舉行,標志著中國華電在電解水制氫裝備及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為大規模綠氫制取及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提供了堅實保障,對氫能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次下線的1200Nm3/h電解槽和氣體擴散層產品均由中國華電自主獨立設計并生產制造。
相較傳統電解槽,此次下線的電解槽運行電流密度提高約30%,整體重量減少近10%,直流能耗指標小于4.6千瓦時每標方氫氣。在1.6兆帕運行壓力下,電解槽的額定產氫量達到1200Nm3/h。自主研發的單面焊雙面焊縫成型工藝,實現國內首創。產品采用自動化卷對卷連續化生產工藝,建成的氣體擴散層產線,產品寬幅最大1.2米,電阻、氣通量、拉伸強度等能夠滿足燃料電池、電解水、液流電池產品對氣體擴散層的需求。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分布式供能系統產品,氫電效率大于52%,熱電聯產效率大于85%。整套裝置采用撬裝式設計,系統集成度高、結構設計模塊化,為綠色建筑、新型基礎設施、園區、孤島等提供電力和熱電聯供服務,可滿足多場景應用需求。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氫能作為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備受關注。堿性水電解制氫是當前最有規模化商業應用前景的“綠氫”制取方法,高性能大型電解槽制造是關鍵核心技術。
作為中國華電氫能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華電科工于2020年7月7日成立中國華電氫能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圍繞氫能產業政策與動態研究,氫能材料、裝備及系統開發,氫能應用技術研究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等開展研究工作。 (記者陳瑜)
中國華電1200Nm3 h(標方每小時)堿性電解槽產品下線暨氣體擴散層(GDL)成果發布推廣儀式12日在天津舉行,標志著中國華電在電解水制氫裝備及氫
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人員基于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巡天數據,為研究雙星星族統計性質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并在不同光譜型雙星
科學家們正嘗試解決人與機器之間的差距問題。英國《自然·人類行為》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一個人工智能(AI)系統能以類似嬰兒的方式學習物
中國華電1200Nm3 h(標方每小時)堿性電解槽產品下線暨氣體擴散層(GDL)成果發布推廣儀式12日在天津舉行,標志著中國華電在電解水制氫裝備及氫
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人員基于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巡天數據,為研究雙星星族統計性質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并在不同光譜型雙星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開發出一種光伏轉換器兩面冷卻的高效方法,有望在高溫下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這一成果可用于炎熱的國家。光伏轉換
科學家們正嘗試解決人與機器之間的差距問題。英國《自然·人類行為》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一個人工智能(AI)系統能以類似嬰兒的方式學習物
澳大利亞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研制出首款自校準光子芯片,其能變身數據高速公路上的橋梁,改變當前光學芯片之間的連接狀況,提升數據傳
俄羅斯科研人員利用永久凍土中的細菌懸浮液處理小麥種子,從而將越冬作物的產量提高30%,并大大降低了第一代小麥籽粒的真菌感染水平。相關
尋找外星人一直讓科學家著迷,他們不斷研究以尋找方法來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研究人員在近日的《物理評論D》中報告說,光粒子可在遙遠的星
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材料和工藝,用于制造比生物肌肉更強壯、更靈活的人造肌肉。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加州大學洛杉
記者7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近期對光學薄徑移主導吸積盤內流和外流區域中能量守恒的維持機制進行研究
10日,記者從南京師范大學獲悉,在9日的第41屆國際高能物理大會上,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緊湊介子線圈(CMS)合作組報告了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