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精準施策解決實際困難 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

2023-05-09 08:16:18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五一”假期,多項消費數據較2019年大幅上漲,人擠人、隊接隊的熱鬧景象,充分展現了我國市場的潛力與活力。專家表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關鍵還得靠全國上億經營主體,必須出實招幫他們解決困難,持續提振信心,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為消費復蘇再添一把火

餐飲和旅游業最先感受到經濟回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單店周末營業額能達十七八萬元,疫情前只有十一二萬元。”北京京味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四世同堂品牌市場總監李偉溢告訴記者,因為恢復勢頭超預期,公司已計劃開新店。但他也表示,游客消費與家庭消費各占一定比例,正密切關注“五一”之后會否乏力。

李偉溢的擔憂不無道理。當下消費恢復雖然亮眼,但消費者“捂錢包”心態比較明顯。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但國內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徑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并不同步。消費者消費仍需更多底氣。

從各地實踐看,消費券依然發揮重要作用。“五一”期間,深圳、成都、臨沂、天津、重慶等多地持續發放消費券。深圳龍華區明洞串城延邊燒烤店老板萬兆全介紹,小店在美團上線了388元的四人餐,用消費券可以再抵扣120元。假期到店的客人中,超三成會使用消費券。美團數據顯示,自2020年各地發放消費券以來,參與活動的商戶日均交易額比活動前一周提升了55%,多地中小商戶日均交易額平均增幅超過100%。

經營主體對促消費也有自己的想法。李偉溢建議,相關部門、協會可以多組織展會,既能吸引消費者,又能促進同行交流,還可以起到品牌營銷效果。“消費者喜歡新體驗,光靠企業自己琢磨有點跟不上了。”李偉溢透露,最近四世同堂參加了烤鴨大賽、婚博會、烹飪大賽等多個展會,發現了農科院新品種菜苗,用來代替烤鴨卷餅口感極好,最近準備上新。

實體經濟需要金融扶持

不同于餐飲、旅游行業的良好現金流,身處制造業的四川諦達諾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許波用“充滿希望但又很焦慮”來形容當下處境。諦達諾制造體溫監測機器人,在當地幼兒園有不錯的市場占有率。去年,企業轉型生產中考體測機器人、高職院校人工智能實訓工具等。

“這兩年,小企業活下來就很不容易,沒有太多余力創新,但不創新就沒有競爭力。去年底,公司勒緊褲腰帶投入研發。”許波的聲音在電話那頭有點無奈,原因是春節過后,跑了很多地方,但項目始終沒有真正落地。許波直言現在回款周期長,企業需要墊資,資金壓力很大。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支持,穩住企業現金流,跑贏創新淘汰賽。

從全國看,我國企業數量超5000萬戶,但截至去年底,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僅為35.5萬家。同時,2022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惠及企業2.6萬家,占比不高,意味著很多企業沒能依靠創新成果獲得金融支持。

陜西省技術經理人協會會長、西安艾爾菲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正國認為,有些企業不愿投入創新,部分原因在于當前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不健全。一方面,急需新技術的企業找不到抓手,對不熟悉的科研成果不敢貿然“接盤”;另一方面,高校院所有價值的科技成果又往往“躺”在實驗室,無法走向市場。他呼吁培養更多“技術紅娘”,幫助實體企業提升科技含量,盡快完成轉型升級。

新興領域期待審慎包容

在“五一”假期的一片漲聲中,北京青龍峽多布營地反倒大幅降價了。

“去年周末住宿2900元一晚,今年只要約1600元。”多布營地創始人王吉生告訴記者,這在預料之中。“今年四五月份天氣比較冷。更重要的是,去年消費者沒辦法遠行,只能在城市周邊扎堆。”隨著消費者選擇日益豐富,營地面臨客源分流,要穩扎穩打,做出特色。

多布營地有洞穴咖啡館、電動槳板、帆船、馬車帳篷,在北京營地中獨一份,王吉生并不擔心被比下去。他表示,對于露營這樣的新業態,現在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監管政策。“監管部門也拿不準,我們想要合規經營,只能自己碰,自己試,自己查資料。”王吉生說。

多布營地的經歷并非個例。2020年至2022年,露營憑借戶外、安全、經濟等特點成為消費新趨勢,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增加。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新增露營相關企業1237家,是2019年同期的29倍,同比增長163.8%。與露營相似的還有飛盤、上門家政、后備箱集市等行業,都是消費者喜歡、創業者熱愛,但監管暫時沒跟上,在土地、用工、食品安全、消防應急、餐飲住宿資質等方面缺少合規指引。

近年來,我國多地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將企業開業經營所需的證件、資質給一張清單,在一個窗口辦結。“新興行業也期待一張合規清單。”王吉生希望在明確政策出臺之前,監管能秉持審慎包容態度。

王吉生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我們去年試點運營亮馬河城市水上營地,今年試運營水立方的浮潛、皮艇球等水上項目。消費者非常踴躍,沒做推廣,每天人都滿滿的。”(經濟日報記者 佘 穎)

標簽:

相關閱讀

精準施策解決實際困難 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

財經

精準施策解決實際困難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

2023-05-09

兩部門發文,買房租房中介費要降?

財經

兩部門發文,買房租房中介費要降?

2023-05-09

【播資訊】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

財經

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均連續兩個月回升

2023-05-09

探秘華龍一號:我國這張“核電名片”有多牛

財經

探秘華龍一號:我國這張“核電名片”有多牛?

2023-05-08

最新快訊!用一度電就賺8分錢?連續22個小時

財經

用一度電就賺8分錢?連續22個小時,這個大省電價都是負的!專家解釋…

2023-05-08

精準施策解決實際困難 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

財經

精準施策解決實際困難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

2023-05-09

兩部門發文,買房租房中介費要降?

財經

兩部門發文,買房租房中介費要降?

2023-05-09

【播資訊】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均連續兩個月回升

財經

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均連續兩個月回升

2023-05-09

探秘華龍一號:我國這張“核電名片”有多牛?

財經

探秘華龍一號:我國這張“核電名片”有多牛?

2023-05-08

最新快訊!用一度電就賺8分錢?連續22個小時,這個大省電價都是負的!專家解釋…

財經

用一度電就賺8分錢?連續22個小時,這個大省電價都是負的!專家解釋…

2023-05-08

“水果”班列接連入境,你要的“榴蓮自由”快來啦_熱點在線

財經

“水果”班列接連入境,你要的“榴蓮自由”快來啦

2023-05-08

每日信息:人民幣跨境收付占比上升意味著什么?

財經

人民幣跨境收付占比上升意味著什么?

2023-05-08

我國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成功著陸

財經

我國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成功著陸

2023-05-08

頭部紙企5月份聯手提價“喊漲” 木漿價格“跳水”上下游或持續僵持

財經

頭部紙企5月份聯手提價“喊漲”木漿價格“跳水”上下游或持續僵持

2023-05-08

天天日報丨辯證看待人民幣跨境收付占比上升

財經

辯證看待人民幣跨境收付占比上升

2023-05-08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