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李國利、占康)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17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從太空返回75天后首次正式公開亮相。
航天員乘組飛行正常返回后恢復期主要分為隔離恢復、療養恢復、恢復觀察三個階段實施。截至目前,神舟十四號乘組已完成前兩個階段工作。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赴太空,隨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在軌駐留6個月期間,3名航天員進行了3次出艙活動、1次太空授課,與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建造,被稱為“最忙乘組”。
“執行任務這半年,每一天都安排得很滿。應該說,我和我的兩位戰友一起用精細操作、精心實施,換來了精彩答卷。”神舟十四號乘組指令長陳冬說。
陳冬是我國首個在太空駐留時間超過200天的航天員,也是首個擔任指令長的第二批航天員,于2016年10月首次實現飛天夢想。他說:“地面團隊及時、到位、有效的支持,是我們圓滿完成任務的堅強后盾。”
2012年6月16日,劉洋踏上飛往太空的征程,浩瀚宇宙終于有了中國女性身影。時隔十年,她二叩蒼穹,既有“航天科技的進步會如此巨大”的感慨,也有“親身經歷空間站構建全過程”的自豪。
回首這次在太空的183個日日夜夜,劉洋說,“我首次嘗試完成艙外操作任務,當完成所有的既定操作返回出艙口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那一刻不負使命的如釋重負,渺觀宇宙的美不勝收讓我難以忘懷;難忘與神十五戰友的勝利會師;難忘在太空中過生日時,愛人為我寫的卡片,一雙兒女為我唱的歌……”
經過12年的艱苦訓練和等待,46歲的蔡旭哲飛天夢圓。他說:“去年11月3日,我們在太空見證了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裝完成。作為新時代的航天員,我們是幸運的,有幸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我們由衷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目前,在中心科研保障團隊的精心守護和照料下,3名航天員狀態恢復得很好,體重穩定在飛行前水平,肌肉力量、耐力和運動心肺功能儲備得到了進一步恢復,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待完成恢復健康評估總結后,他們將轉入正常訓練工作。
“作為航天員,為祖國出征太空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蔡旭哲說,“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認真總結這次飛行任務的經驗,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后續訓練,期待能夠再次出征。”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