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1世紀基金報道記者 畢華章 西安報道
陜西省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獲得新的資金支持。
陜西省發改委官網披露,國家發改委日前先后下達陜西省生態保護和修復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17.37億元,較2022年增加2815萬元,為近3年來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最多的一年。
這筆投資分為兩類。其中,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16.33億元,涉及陜西省9市57縣、6個省級國有林場和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支持黃土高原和秦嶺重點生態區天然林保護與營造林、退化草原修復、荒漠化治理等建設,具體支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飛播造林、人工種草、人工飼草基地、草原圍欄、退化草原修復等。
本批投資安排“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域14.81億元,占該專項的90.6%,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大陜西省“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和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另一類是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專項1.04億元,主要支持省屬國有林區防火道路建設、銅川照金林區地方森林消防隊伍能力建設等6個森林防滅火項目,以及位于漢中略陽、寶雞太白山等2個自然保護區的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陜西已在多個領域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包括衛生健康領域、農村人居環境領域等。
不久前,為加快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有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國家發改委下達陜西省2023年衛生健康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7.4億元,支持11個項目建設。
這些項目包括加快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縣級醫院提標擴能,開展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推動省域優質中醫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等方面。
下達的另一筆中央預算內投資1.4億元,則用于支持陜西省以縣為單位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落實。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