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行業低谷,2023年全球面板業醞釀重組并購機會

2023-01-04 19:10:42   來源:南國今報

經歷了2022年漫長的“寒冬”,全球顯示面板業2023年有望迎來“弱增長”。中國大陸企業的面板出貨面積在全球的占比2023年將進一步上升至六成,韓國企業全面拓展OLED面板業務。面板產品結構升級、行業兼并重組蘊藏機會。

受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疲軟沖擊,主要消費電子品牌急著去庫存,一度停止面板采購,令面板價格驟降,全球面板業遭遇了20多年來最大跌幅,產值同比下跌約27%。多家面板企業陷入虧損,被迫削減面板產能利用率,部分面板價格終于在2022年底企穩。


(相關資料圖)

隨著消費電子庫存的下降以及面板控產的推進,2023年二季度全球面板業的供需有望再次回歸平衡,如果消費電子市場有所回暖,將給面板價格帶來谷底反彈的機會。不過,高通脹仍抑制著2023年的需求,面板廠仍需保持理性,才能打贏“翻身仗”。

弱增長與再平衡

弱增長、再平衡是2023年全球面板業的關鍵詞。

群智咨詢(Sigmaintell)總經理李亞琴2023年1月3日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去年面板業經歷了劇烈的振蕩,振蕩的幅度過去二十多年未見過,預計全球面板業2022年的產值同比下滑27%至1011億美元,大約回到了2019年的產值水平。

降幅遠超預期,很大的原因是在于需求端降庫存的速度、力度非常大,特別在2022年二、三季度,消費電子主力品牌在所有主流應用上都下修了當季的需求,有些是腰斬、有的下降20%。面板廠沒有當季進行快速的稼動率調整(“稼動率”通常指的是工廠的開工率),造成了面板價格的大幅滑落。

從2022年的面板出貨數量看,主流應用面板的需求同比下降了9%,換算到27%的產的下降,另一個層面的影響是價格降幅巨大,有一些電視面板價格出現了100%以上的下降,IT面板部分的價格也下降超過30%,這兩個因素構成了2022年全球面板業產值的下降。

“盡管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正在解除封控,但是消費電子需求不會在2023年有明顯的提振。”李亞琴預測說,全球需求受到了幾個主要因素的抑制,包括高能源價格、美元強勢升值,以及2020-2021年的需求高峰令2023年仍處于換機周期的空檔期。所以,預計2023年全球顯示面板業的產值將與2022年持平。

在經歷了2022年的振蕩以后,2023年全球面板業將迎來再平衡。2022年去庫存后,目前全球面板業的庫存也沒有去化到健康的水位,2023年一季度還是繼續控庫存的階段。如果一季度繼續控庫存,2023年二季度的面板庫存將會到健康水位。也就是說,從2021年四季度到2023年二季度,經歷了5-6個季度后,全球面板業的庫存將再次回歸平衡。

經歷2023年的弱周期后,預計2024年有機會看到需求復蘇。隨著數字化辦公和混合式辦公持續主流化,會促進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2024年將是可以看到需求復蘇的時間點。

中國大陸擴大份額、韓廠轉型OLED

現在中國大陸企業的面板出貨,不管出貨面積還是出貨金額都居全球之首。但從產品結構看,韓國廠商的產品以OLED為主,它們的出貨金額占比明顯高于出貨面積占比。

據群智咨詢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從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面積占比看,中國大陸企業2022年占比59.5%,2023年將提升至60.4%;中國臺灣企業2022年占比17.3%,2023年將降至16.7%;韓國企業2022年占比16.7%,2023年將微升至16.8%;日本企業2022年占比6.4%,2023年將降至6.1%。

從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金額占比看,中國大陸企業2022年占比40.5%,2023年占比將提升至41.1%;韓國企業2022年占比38.8%,2023年占比將提升至39%;中國臺灣企業2022年占比13.7%,2023年將微降至13.3%;日本企業2022年占比7.1%,2023年將降至6.6%。

群智咨詢預計,2023年韓國企業會繼續推進向OLED的轉型,出貨面積占比不會明顯提升,但是出貨金額還會小幅提升。中國臺灣、日本企業,尤其是日本廠商的競爭力將明顯滑落。中國大陸企業的出貨金額會小幅增長,2023年行業弱增長,LCD(液晶)為主的中低端面板市場復蘇有限,這對中國大陸以LCD產能為主的廠商,不會帶來很大貢獻。

2023年,中國大陸廠商的出貨份額有微幅增長,主要來自于其智能手機柔性OLED面板的全球出貨份額會從2022年的32%增長到2023年的42%。同期,韓國廠商在全球智能手機柔性OLED面板的出貨份額,則會從2022年的68%下降到2023年的58%。

但是,除了智能手機柔性OLED面板以外,平板電腦、顯示器、筆記本三類IT產品應用的OLED面板,主要還是韓國廠商唱主角,包括SDC(三星顯示)、LGD(LG顯示)。所以,從全球OLED顯示面板出貨金額的占比看,韓國廠商2022年占85.5%,2023年占85%;中國大陸廠商2022年占14.5%,2023年占15%。

韓廠希望將OLED面板從單一應用拓展到全面應用,包括從IT、TV到車載。比如,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OLED面板已經逐步從高端滲透到中高端、甚至中端的產品線。

過去十余年間,中國大陸面板廠一路高歌猛進,市場出貨面積份額從不足30%逐步到現在的60%,已到達了一個相對高峰。李亞琴預計,未來技術競爭會更激烈,中國大陸面板廠還是要著眼于長遠,在夯實LCD產品競爭力之外,在產品上做多元化的布局。

面板結構升級與兼并重組蘊藏機會

在2023年的弱增長中,面板業的機會點在于產品結構升級,也會迎來兼并重組的契機。

群智咨詢TV研究總監張虹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2023年全球TV(電視)市場,40-43英寸將超過32英寸,成為出貨占比最大的尺寸。其中, 在東南亞市場,43英寸有望取代32英寸,成為主流尺寸;在中國、北美市場,大尺寸化會持續推進,75英寸已成為主要尺寸。預計2023年65英寸電視出貨量將同比增長9.4%,75英寸將同比增長16.4%。

從細分賽道看,高刷、Mini LED背光是電視面板的機會點。2023年高刷電視的滲透率將達12.1%;Mini LED背光電視的出貨量將從2022年的320萬臺增加到2023年的380萬臺,滲透率從1.5%提高到1.7%。

折疊手機則是手機面板的機會點。群智咨詢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向第一財經記者說,全球折疊手機2022年出貨1400萬臺,2023年將增至2300萬臺。折疊手機市場將高速增長,但增速低于預期,因為手機廠現在市場策略保守,折疊手機價格不會下拉太快。

除了京東方,深天馬、TCL華星、維信諾都量產了折疊手機的柔性OLED屏,價格在下探。中國手機廠更愿意采購國內OLED屏,從而帶動國產OLED屏及國產材料出貨增加。

陳軍預計,蘋果公司2026年前都不會上市折疊手機,主要是對供應鏈有擔憂并考慮到輕薄、功耗的問題。預計蘋果公司2023年會推出XR產品,會用到硅基OLED面板。盡管2023年全球手機市場在2022年出貨量同比下滑10.4%的情況下,將再同比下滑1.7%,但新能源汽車、XR、工業等新興領域將給中小尺寸顯示面板業帶來新的機會。

李亞琴預計,2023年有一部分競爭力弱的面板廠可能會全年虧損。如果有的企業2022、2023連續兩年虧損,2023、2024年行業并購將會可能發生。因為大背景是產能過多、企業主體比較分散,雖然市場集中度在提高,但有的企業依托政府補貼,自身經營穩健性并不強,卻仍沒有退出市場。

“暫時無法預測最終誰并購誰,由于并購有較長時間的談判和交易,預計2023、2024這兩年會大概率發生并購?,F在的問題是國內產能無法淘汰,即便被并購了,但產能仍然存在,市場回歸平衡最重要還是優勝劣汰,舊的產能該淘汰還是要淘汰?!崩顏喦僬f。

標簽: 第一財經 同比增長 智能手機 手機市場

相關閱讀

走過行業低谷,2023年全球面板業醞釀重組并

要聞

經歷了2022年漫長的“寒冬”,全球顯示面板業2023年有望迎來“弱增長”。中國大陸企業的面板出貨面積在全球的占比2023年將進一步上升至六成,

2023-01-04

環球要聞:旅游業的2022:在疫情反復中摸索

要聞

“整個2022年,對于我們旅游業者而言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疫情已經3年,其實大家也都接受了現在的狀態,但是總希望可以找到機會可以有突破,所

2023-01-04

機構今日買入這16股,賣出博瑞傳播7466萬元

要聞

盤后數據顯示,1月4日龍虎榜中,共2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1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11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

2023-01-04

每日速看!晚間公告|1月4日這些公告有看頭

要聞

【品大事】安妮股份:公司經營正常無應披露重大事項安妮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關于

2023-01-04

天天時訊:無錫銀行溢價26%完成定增,多家

要聞

銀行股普遍“破凈”的情況下,上市銀行再現溢價定增。無錫銀行(600908 SH)1月3日公告稱,已完成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2 89億股并募資20億元。定

2023-01-04

走過行業低谷,2023年全球面板業醞釀重組并購機會

要聞

經歷了2022年漫長的“寒冬”,全球顯示面板業2023年有望迎來“弱增長”。中國大陸企業的面板出貨面積在全球的占比2023年將進一步上升至六成,

2023-01-04

環球要聞:旅游業的2022:在疫情反復中摸索新商機,挖掘本地消費并靈活化轉型

要聞

“整個2022年,對于我們旅游業者而言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疫情已經3年,其實大家也都接受了現在的狀態,但是總希望可以找到機會可以有突破,所

2023-01-04

機構今日買入這16股,賣出博瑞傳播7466萬元丨龍虎榜

要聞

盤后數據顯示,1月4日龍虎榜中,共2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1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11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

2023-01-04

每日速看!晚間公告|1月4日這些公告有看頭

要聞

【品大事】安妮股份:公司經營正常無應披露重大事項安妮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關于

2023-01-04

天天時訊:無錫銀行溢價26%完成定增,多家上市銀行“提價”再融資

要聞

銀行股普遍“破凈”的情況下,上市銀行再現溢價定增。無錫銀行(600908 SH)1月3日公告稱,已完成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2 89億股并募資20億元。定

2023-01-04

天天實時:隆基綠能GDR發行獲批,這些A股新能源企業先一步“出海”融資

要聞

1月4日,隆基綠能(601012 SH)公告了其赴瑞士掛牌之路的最新進展。公告顯示,該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

2023-01-04

世界焦點!滬指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近百只基金“備戰”春季行情

要聞

2023年開年,A股市場震蕩上揚,上證指數成功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開門紅為“春季躁動”帶來了希望。截至1月4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

2023-01-04

“買爆”洽洽食品,外資看好復蘇重倉A股消費板塊

要聞

1月3日,港交所暫停了深股通洽洽食品買盤,境外投資者不能繼續通過深股通買入、而只能通過港交所賣出洽洽食品。洽洽食品也因此成為2023年以來

2023-01-04

趙偉:疫后修復接力賽,哨聲吹響?

要聞

一、熱點思考:疫后修復,各地進展如何?近期全國疫情相關搜索開始回落,河北等疫情搜索已于12月上半月出現拐點,而福建等地近一周達峰。全國

2023-01-04

【新要聞】超30億資本金、銷售回款離奇“失蹤”,興業信托4.5億產品逾期有玄機?

要聞

“我有權利不讓你們說話,你們有什么權利不讓我說話?”、“不是我欠你們錢,是旭輝欠你們錢”……投資的信托產品兌付期限已過,資金沒有收回

2023-01-0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