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要聞:旅游業的2022:在疫情反復中摸索新商機,挖掘本地消費并靈活化轉型

2023-01-04 18:53:52   來源:南國今報

“整個2022年,對于我們旅游業者而言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疫情已經3年,其實大家也都接受了現在的狀態,但是總希望可以找到機會可以有突破,所以我們并沒有放棄做產品研發或人員培訓,可是在一段時間內,各地疫情的反復、旅游的熔斷等都讓我們的業務遇到挑戰。”從業數十年的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談起過去的一年,這樣說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周衛紅有著相同感受的旅游業者有很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信息并采訪諸多旅游從業者后了解到,在2022年,疫情的反復使得旅游業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旅游業者們都努力在本地消費、微度假、直播等方面做轉型和挖掘新商機。

疫情反復,影響旺季

進入疫情發生的第三年,旅游業者開始進入平穩接受期,但這并不意味著旅游業者就此暫停業務。雖然2022年依然沒有恢復出境游,但國內游市場還是可以挖掘,因此攜程、同程、途牛、驢媽媽、飛豬、去哪兒、春秋旅游、馬蜂窩、途家、眾信旅游、中青旅和錦江系等都在抓住幾個假期市場和常規旺季進行營銷。

然而,在2022年,各地疫情時有反復,部分旺季點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比如2022年“五一”假期就與以往不同,因疫情反復,文旅部提示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旅游;北京在全市范圍內暫停本市旅行社經營市民“在京團隊旅游”業務;上海市場當時的旅游暫未恢復。組團游在這個假期明顯受挫。2022年“五一”旅游消費呈現顯著的本地化、小半徑特征。在低風險地區,“2小時度假圈”成主流,本地游訂單量占比達8成以上,基本都是非組團游客。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若山當時認為,2022年“五一”,受疫情不確定性和管控因素的影響,短距離、少切換的本地深度游和品質游是主流趨勢。

2022年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疫情防控科學精準實施跨省旅游“熔斷”機制的通知》。上海市文化旅游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金融局、上海稅務局、上海銀保監局、市總工會等研究形成“關于促進上海旅游行業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隨后在6月底,工信部宣布行程卡“摘星”的消息引爆了旅游市場,這些利好消息都在當時引發了一輪旅游業的小高潮,畢竟接下來就是7~8月的暑期旺季。

然而,疫情的反復又給了旅游業者打擊。進入2022年暑期旺季,海南、新疆、廣西、甘肅、重慶等熱門旅游目的地均出現了疫情反復,三亞一度滯留了大批客人,由于后續酒店的入住安排等還引發了一些糾紛,之后新疆等地也發生疫情。隨著這些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疫情反復,于是2022年的暑期旺季市場提前結束了。這些都使得2022年上半年旅游相關企業的業績受挫。根據第一財經此前統計,13家景區運營上市企業2022年上半年合計虧損8.47億元。

催化旅游轉型

經歷過暑期市場的變化后,旅游業者從下半年的暑期之后,更是注重轉型以及挖掘相對穩定性高的市場。比如在中秋、國慶等時間點,更多的旅游業者專注于本地消費的開發,一些“建筑可閱讀”、本地游客一日游、本地酒店微度假產品被大力開拓。

“各地疫情的反復讓大家都看到,退改、熔斷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有些產品準備了很久,結果疫情一來全都改變了。所以旅游業者們需要去尋找一種相對穩妥的方式,因此本地消費成為相對保險的方式。但這樣一來,也對旅游業者提出新的要求,即原本做出境游、長線游的員工又要開始轉型做本地產品,這里面的服務和商業邏輯都是不一樣的。”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2022年旅游業者的轉型過程中,向本地游、直播等領域發展是不少旅游企業和員工在努力的。尤其是在下半年,更多的云游直播項目上線。

何君原本是一名出境游導游,在疫情發生后,她已經轉做了國內游業務,然而2022年各地疫情的反復使得她繼續轉型,目前她的工作是本地游講解。“我雖然在上海土生土長,但卻鮮少了解本地的一些歷史文化,之前更多的是讀一些歐美文化作品。現在也是給了我一個了解自己家鄉的機會。我現在每周會有本地旅游業務的開展,客人的多少要看具體的時間點,但還是有活兒干的。后來,我們又開發了直播,把本地的特產、景點和文化結合,在社交平臺上進行邊講解邊直播的模式,也獲得了一批粉絲,這些粉絲可以作為日后的客源積累。”何君這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類似的轉型還有對于靈活參團的新策略。攜程等大型旅游企業在2022年推出了靈活化的“當地參團”。疫情反復之下,比較靈活的“當地參團”是更多游客因為不確定性增加而做出的選擇。

雖然2022年,更多的旅游業者在充滿不確定性中尋找新商機,但市場也有“黑馬”沖出來,讓業者們眼前一亮,那就是露營。在中秋、國慶等節點,露營等搜索量和游客量都是同比翻倍增長,甚至還帶動了露營用車、帳篷和戶外運動用品的銷售量,比如自動帳篷、天幕、折疊桌椅等露營剛需類商品一度在部分電商平臺售罄。這些都促使春秋旅游、飛豬等與露營相關企業加深了合作。

“2022年的疫情反復肯定是加大了旅游業者開展業務的難度,但我們也通過自身的努力,進行本地消費的挖掘,靈活化業務的轉型和數字化的拓展。同時我們也在露營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從一個簡單的旅行社模式向聯動上下游的方向轉型,以掌握更多資源,助力旅游業恢復。在2022年的年末時,新十條等政策發布,以及對于出境游的有序恢復的好消息,都使得我們對2023年的旅游業復蘇有更大的信心。當然,恢復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尤其是出境游,我們還在逐步重啟,希望在2023年,旅游產業能有序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甚至有所超越。”周衛紅如是說。

(文內何君為化名)

標簽: 不確定性 第一財經 春秋旅游 相關企業 年上半年

相關閱讀

環球要聞:旅游業的2022:在疫情反復中摸索

要聞

“整個2022年,對于我們旅游業者而言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疫情已經3年,其實大家也都接受了現在的狀態,但是總希望可以找到機會可以有突破,所

2023-01-04

機構今日買入這16股,賣出博瑞傳播7466萬元

要聞

盤后數據顯示,1月4日龍虎榜中,共2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1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11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

2023-01-04

每日速看!晚間公告|1月4日這些公告有看頭

要聞

【品大事】安妮股份:公司經營正常無應披露重大事項安妮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關于

2023-01-04

天天時訊:無錫銀行溢價26%完成定增,多家

要聞

銀行股普遍“破凈”的情況下,上市銀行再現溢價定增。無錫銀行(600908 SH)1月3日公告稱,已完成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2 89億股并募資20億元。定

2023-01-04

天天實時:隆基綠能GDR發行獲批,這些A股新

要聞

1月4日,隆基綠能(601012 SH)公告了其赴瑞士掛牌之路的最新進展。公告顯示,該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

2023-01-04

環球要聞:旅游業的2022:在疫情反復中摸索新商機,挖掘本地消費并靈活化轉型

要聞

“整個2022年,對于我們旅游業者而言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疫情已經3年,其實大家也都接受了現在的狀態,但是總希望可以找到機會可以有突破,所

2023-01-04

機構今日買入這16股,賣出博瑞傳播7466萬元丨龍虎榜

要聞

盤后數據顯示,1月4日龍虎榜中,共2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1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11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

2023-01-04

每日速看!晚間公告|1月4日這些公告有看頭

要聞

【品大事】安妮股份:公司經營正常無應披露重大事項安妮股份發布異動公告,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關于

2023-01-04

天天時訊:無錫銀行溢價26%完成定增,多家上市銀行“提價”再融資

要聞

銀行股普遍“破凈”的情況下,上市銀行再現溢價定增。無錫銀行(600908 SH)1月3日公告稱,已完成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2 89億股并募資20億元。定

2023-01-04

天天實時:隆基綠能GDR發行獲批,這些A股新能源企業先一步“出海”融資

要聞

1月4日,隆基綠能(601012 SH)公告了其赴瑞士掛牌之路的最新進展。公告顯示,該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

2023-01-04

世界焦點!滬指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近百只基金“備戰”春季行情

要聞

2023年開年,A股市場震蕩上揚,上證指數成功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開門紅為“春季躁動”帶來了希望。截至1月4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

2023-01-04

“買爆”洽洽食品,外資看好復蘇重倉A股消費板塊

要聞

1月3日,港交所暫停了深股通洽洽食品買盤,境外投資者不能繼續通過深股通買入、而只能通過港交所賣出洽洽食品。洽洽食品也因此成為2023年以來

2023-01-04

趙偉:疫后修復接力賽,哨聲吹響?

要聞

一、熱點思考:疫后修復,各地進展如何?近期全國疫情相關搜索開始回落,河北等疫情搜索已于12月上半月出現拐點,而福建等地近一周達峰。全國

2023-01-04

【新要聞】超30億資本金、銷售回款離奇“失蹤”,興業信托4.5億產品逾期有玄機?

要聞

“我有權利不讓你們說話,你們有什么權利不讓我說話?”、“不是我欠你們錢,是旭輝欠你們錢”……投資的信托產品兌付期限已過,資金沒有收回

2023-01-04

天天資訊:收盤丨滬指錄得三連陽 地產產業鏈全面走強

要聞

1月4日,截至收盤,滬指漲0 22%,錄得三連陽,深成指跌0 2%,創業板指跌0 9%。板塊方面,地產產業鏈全面走強,家電、建材、家居漲幅居前,銀行

2023-01-0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