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頭條丨10年期國債會到3.0%嗎?

2022-11-30 16:02:30   來源:南國今報


(相關資料圖)

債券市場面臨“弱現實+強預期”的環境仍然沒有改變,中期維度債券市場運行的底層邏輯已經有所轉變,3.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債券市場的方向。但是鑒于11月經歷過的兩輪政策預期差,12月份也需要關注政策預期差出現的可能,債券市場可能階段性演繹利空出盡的行情。

▍11月債市在預期差和贖回潮的沖擊下大幅走熊,而兩次較大幅度的調整都是來自于政策預期差。

第一輪利率的大幅調整是在11月中旬,核心原因是月中資金面趨緊導致的貨幣政策預期差、防疫政策優化及地產政策擴容導致的寬信用預期差,而債基和理財的贖回潮進一步加劇了利率的波動,中債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最高上行至2.84%。月末利率經歷第二輪大幅調整,源于銀行加大對房地產企業信貸支持、地產政策“第三支箭”推出、防疫政策糾偏等寬信用政策預期強化,中債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上行至2.88%,國債活躍券收益率盤中最高到2.9175%。

▍12月債市展望:

1)迎接寬信用信號密集釋放期。首先,今年兩會定調穩增長、寬信用目標以來,國常會等關鍵會議上多次部署了具體的政策舉措,11月22日國常會要求后續要“狠抓落實”前期部署的政策工具,預計12月將成為存量政策工具集中落地和觀察政策成效的重要時點。其次,11月是地產政策擴容集中發力階段,預計12月也是寬地產政策工具真正的落地階段,也不排除進一步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或擴容存量工具的可能性。再次,年末重要會議臨近,穩經濟的總基調下,關注防疫政策變化以及專項債限額提前落地表述的可能性。

2)降準落地,但年底資金面波動難免。今年8月到11月間資金面呈現逐步收緊的趨勢,信貸需求修復和寬貨幣退出導致銀行間流動性水位下降。8月份以來中長期流動性回籠的水平和降準幅度相當,考慮到信貸投放和存款增長對于超儲的消耗,預計年底資金面很難回到年中的寬松水平。春節前現金需求回升,流動性缺口較大,料資金面的波動也將加大。

3)“弱現實+強預期”主導債市,需要警惕預期差。雖然債券市場預計仍然面臨“強預期+弱現實”的環境,但實際上,鑒于11月經歷過的兩輪政策預期差,12月份仍然需要關注政策預期差出現的可能。可能是預期差之一是寬信用信號集中釋放后進入觀察期,反而可能出現利空出盡;可能的預期差之二是12月降準落地后,市場對于后續貨幣政策寬松空間的預期已經降溫,年末資金面是觀察貨幣政策的窗口。

▍債市策略:

11月以來債券市場面臨“弱現實+強預期”的環境仍然沒有改變。11月末的利率二次調整是市場對政策推動穩經濟、寬信用的決心預期不夠充分,中期維度債券市場運行的底層邏輯已經有所轉變,3.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債券市場的方向。但是鑒于11月經歷過的兩輪政策預期差,12月份也需要關注政策預期差出現的可能,債券市場可能階段性演繹利空出盡的行情。

(明明為中信證券首席FICC分析師)

標簽: 債券市場 地產政策 貨幣政策 政策工具 利空出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天天微頭條丨10年期國債會到3.0%嗎?

要聞

債券市場面臨“弱現實+強預期”的環境仍然沒有改變,中期維度債券市場運行的底層邏輯已經有所轉變,3 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債券市場的方向

2022-11-30

今日報丨中國軟件商機的“金角銀邊草肚皮”

要聞

在中國,做軟件是當今最時髦的事情,但做軟件早已不僅僅是商業,而已經上升為一門藝術;早已經不是真正搞軟件的人獨占的地盤,而是融入房地產

2022-11-30

天天動態:收盤|三大股指小幅收紅 北向資

要聞

11月30日,三大指數尾盤快速拉升翻紅。截至收盤,滬指漲0 05%,月內累漲8 91%;深成指漲0 18%,月內累漲6 84%;創業板指漲0 24%,月內累漲3

2022-11-30

焦點信息:上海董家渡“明星項目”易主,融

要聞

融創中國(01918 HK)最近動作頻頻,不僅要刊發推遲許久的年報,項目出售也有了新進展。11月30日,企查查信息顯示,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發生

2022-11-30

當前熱點-三季度新興市場總體債務水平有所

要聞

國際金融協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全球債務規模減少6.4萬億美元,降至290萬億美元,新興市場的總體債務水平也有所下降。不過,

2022-11-30

天天微頭條丨10年期國債會到3.0%嗎?

要聞

債券市場面臨“弱現實+強預期”的環境仍然沒有改變,中期維度債券市場運行的底層邏輯已經有所轉變,3 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債券市場的方向

2022-11-30

今日報丨中國軟件商機的“金角銀邊草肚皮”

要聞

在中國,做軟件是當今最時髦的事情,但做軟件早已不僅僅是商業,而已經上升為一門藝術;早已經不是真正搞軟件的人獨占的地盤,而是融入房地產

2022-11-30

天天動態:收盤|三大股指小幅收紅 北向資金尾盤大幅進場掃貨

要聞

11月30日,三大指數尾盤快速拉升翻紅。截至收盤,滬指漲0 05%,月內累漲8 91%;深成指漲0 18%,月內累漲6 84%;創業板指漲0 24%,月內累漲3

2022-11-30

焦點信息:上海董家渡“明星項目”易主,融創中國繼續割肉紓困

要聞

融創中國(01918 HK)最近動作頻頻,不僅要刊發推遲許久的年報,項目出售也有了新進展。11月30日,企查查信息顯示,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發生

2022-11-30

當前熱點-三季度新興市場總體債務水平有所下降 仍須警惕債務壓力

要聞

國際金融協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全球債務規模減少6.4萬億美元,降至290萬億美元,新興市場的總體債務水平也有所下降。不過,

2022-11-30

高致病性禽流感肆虐 韓國將排查全國所有家禽養殖場

要聞

近期,韓國多地接連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并呈擴散趨勢。10月末到11月初,禽流感主要集中在中部忠清北道一帶,但從11月中旬開始,疫情逐

2022-11-30

焦點短訊!美股收盤:標普預計美國明年或上演1969-1970年式經濟衰退

要聞

標普預計美國明年或上演1969-1970年式經濟衰退。不過對于明年經濟形勢,包括標普、德銀等在內的機構則預測悲觀。標普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明年或

2022-11-30

今日熱搜:房企再融資“第一槍”打響,地產股再掀漲停潮,哪些產業鏈將持續受益

要聞

11月30日,房地產板塊開盤繼續走強。截至發稿,福星股份一字漲停,中國武夷、天保基建、南山控股等多股掀漲停潮。福星股份11月29日晚間發布籌

2022-11-30

每日速訊:寧德時代看好鈉離子電池前景,機構:明年有望成為鈉電放量元年

要聞

11月30日,鈉離子電池板塊早盤沖高,截至發稿,同興環保漲近6%,華陽股份漲超3%,鵬輝能源、維科技術、永太科技等不同程度上漲。消息上,據上

2022-11-30

環球簡訊:房企再融資放開首日,兩家公司火速推出定增計劃

要聞

房地產融資的“第三支箭”正式發出不過一天,A股就有兩家上市房企表達了再融資意向。11月29日晚間,世茂股份(600823 SH)發布公告稱,擬籌劃

2022-11-3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