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簡訊:RCEP如何塑造零碳發展機遇?服貿會上企業這樣說

2022-09-04 19:41:28   來源:南國今報

今年的服貿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綠色低碳”再度成為貫穿全程的熱門詞。既感受到日趨緊迫的碳排放壓力,又努力把它化作驅動自身發展的動力,是許多企業過去一年的真實寫照。

“去年我們的碳排放比前年減少了8%,但我們還是不滿意。實際上,從2017年起,我們就自己主動參與全球ESG的評估,2017年評的是C,這幾年從B到BB,去年是BBB。我們用這種方法來砥礪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前進。”旺旺集團駐京首席代表林天良在9月3日舉行的2022服貿會“中國國際經濟管理技術論壇”上分享了企業的減排歷程。該論壇由北京國際經濟管理技術促進會、華軟資本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世界貿易網點聯盟共同主辦。

林天良表示,根據當地節能減碳政策,企業內部制定了嚴格的綠色環保舉措,包括節能、節水、增加使用低碳能源、綠色采購、恪守政府的環保法令等五個方面。以低碳能源使用為例,其利用中國25個產區,目前已經裝了30兆瓦的光伏面板,一年可以生產3000萬度電。僅此一項,每年減碳2.4萬噸,相當于種了23萬棵樹。


(相關資料圖)

同屬食品行業,燕谷坊集團董事長何均國認為,新一輪區域貿易協定的框架之下,中國由農業和食品工業“大國”走向“強國”仍有一段距離。

今年1月正式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成員國之間達成了低碳能源轉型、碳中和及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共識,強調低碳經濟合作的重要性。目前,RCEP中已有13個成員國提出了低碳目標,協定文本也涵蓋了簡化合作程序的多項內容,鼓勵成員國分享各自的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并展開結果互認。

“RCEP協定對整個區域經濟的綠色復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農業和食品強國之路任重道遠。比如,每一年在國內的糧食加工領域,過度加工浪費的電力超過4億度電。”何均國舉例稱。

何均國認為,農業的兩大核心問題是安全和綠色。當食品安全發展到一定階段,要想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就要回到“綠色”下功夫。其中,有四點值得關注:一是農產品的價值再造,科研投入對于農產品價值再造至關重要;二是推進水土資源的保護,包括土壤的耕耘、復耕及一系列改良工作;三是尊重文化,泰國、越南等RCEP成員國都把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作為產業優勢;四是主動減少碳排放,探索秸稈再利用等方式變廢為寶。

“我們集團已經定了一個目標,在整個農業科技全產業鏈里,要率先做到碳中和,為國家的雙碳目標助力自己的力量。為此,我們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大力推進中國的全谷物科技跟國際的接軌,包括發酵、酶解、凍干、超微粉碎等等一系列的工藝科研投入。”何均國說。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雙碳資金籌備組負責人馬銘鋒表示,在現在的國際形勢下,RCEP協定的達成是一針強心劑,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同時,發展零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視為拉平區域發展的重要契機。

馬銘鋒認為,過去我國的能源中心跟消費中心是相對分離的,更多的資源、能源都拿到了消費中心進行轉化,例如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等。但是現在的經濟發展更加均衡,以光伏制造行業為例,資源端的工業硅、多晶硅到單晶硅,這些都基本布局在西部區域,制造端主要分布在長三角,消費端則是供給全球。這種分布更好地帶動了不同區域的平衡發展。

“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覺到零碳帶來的是整個產業的變革,帶來了非常多的、好的投資機會。零碳可能更多的已經不是一個限制,而對于產業是打開了一個新的領域跟空間。”馬銘鋒表示,今年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很多挑戰,但發展比較好的恰恰是新能源跟新能源汽車行業。無論是從產業規模,還是從技術創新的程度上來說,市場空間都非常大。

馬銘鋒表示,除了將新能源作為重點賽道投資以外,今年許多投資者也會傾向于對傳統行業提出更高的碳排放要求。同時,對接更多新能源、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關鍵供應鏈,使其更好地完成零碳目標。

標簽: 經濟發展 經濟管理 中國國際 平衡發展 一個新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世界簡訊:RCEP如何塑造零碳發展機遇?服貿

要聞

今年的服貿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綠色低碳”再度成為貫穿全程的熱門詞。既感受到日趨緊迫的碳排放壓力,又努力把它化作驅動自身

2022-09-04

全球微動態丨量化投資高效迭代,人工智能這

要聞

AI在量化投資中的運用前景廣闊。“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數據、算法、算力)在量化投資中都至關重要,三要素有效協同有助于量化投資策略持續效

2022-09-04

焦點消息!法院稱千億上市房企新力“下落不

要聞

近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紙公告,讓沉寂多時的江西最大民營房企新力控股(02103 HK)重新受到關注。僅用10年就實現千億銷售額的黑馬房企新

2022-09-04

全球快訊:“軒嵐諾”逼近,上海全市景觀照

要聞

中央氣象臺消息,今晨8時,臺風“軒嵐諾”位于距離浙江省朱家尖島南偏東方向約470公里,預計“軒嵐諾”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

2022-09-04

環球熱訊:主板IPO周報:億道信息將再次上會

要聞

2022年8月29日~9月2日當周,主板IPO方面,滬市主板新增1家上市企業,深市主板新增1家;2家企業過會;3家企業拿到發行核準批文;滬深主板無新增

2022-09-04

世界簡訊:RCEP如何塑造零碳發展機遇?服貿會上企業這樣說

要聞

今年的服貿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綠色低碳”再度成為貫穿全程的熱門詞。既感受到日趨緊迫的碳排放壓力,又努力把它化作驅動自身

2022-09-04

全球微動態丨量化投資高效迭代,人工智能這樣助力

要聞

AI在量化投資中的運用前景廣闊。“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數據、算法、算力)在量化投資中都至關重要,三要素有效協同有助于量化投資策略持續效

2022-09-04

焦點消息!法院稱千億上市房企新力“下落不明”,公司已停牌近一年

要聞

近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紙公告,讓沉寂多時的江西最大民營房企新力控股(02103 HK)重新受到關注。僅用10年就實現千億銷售額的黑馬房企新

2022-09-04

全球快訊:“軒嵐諾”逼近,上海全市景觀照明今晚暫停開放

要聞

中央氣象臺消息,今晨8時,臺風“軒嵐諾”位于距離浙江省朱家尖島南偏東方向約470公里,預計“軒嵐諾”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

2022-09-04

環球熱訊:主板IPO周報:億道信息將再次上會,新三板“沖A”能否如愿?

要聞

2022年8月29日~9月2日當周,主板IPO方面,滬市主板新增1家上市企業,深市主板新增1家;2家企業過會;3家企業拿到發行核準批文;滬深主板無新增

2022-09-04

當前信息:制藥工業醞釀污防新規,新建設施需合理選擇治理技術

要聞

《制藥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根據這一新規,對于不同工序產生污染物濃度差異明顯的廢水宜采用分

2022-09-04

全球今亮點!數據要素市場怎么建?開源開放成業內共識

要聞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重要戰略資源和關鍵生產要素,成為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推動數字經

2022-09-04

今日訊!商業秘密|陽澄湖大閘蟹或將缺席中秋餐桌,蟹卡市場水有多深?

要聞

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蟹卡的銷售卻已經進入旺季,這是中秋佳節的送禮首選之一。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60年一遇的高溫季節讓今年的大閘蟹出現了

2022-09-04

每日觀點:寧波市人民政府與聯仁健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開發利用

要聞

9月2日上午,寧波市人民政府與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仁健康)在“2022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

2022-09-04

全球最資訊丨從鶴崗到乳山,這些小城難逃收縮命運?

要聞

“鶴崗化”似乎在蔓延。東北地級市牡丹江的二手房價跌回16年前、山東乳山5萬一套海景房登上熱搜,就連經濟大省廣東、浙江的部分城市也難逃“收

2022-09-0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