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短訊!大商所三個豆類期權獲批上市,將沿用美式期權行權方式

2022-07-29 21:41:21   來源:南國今報


(資料圖片)

豆類期權再添新。

7月29日晚間,證監會宣布批準大商所自2022年8月8日起開展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及豆油期權交易。同時,大商所正式發布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合約及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目前,大商所已上市了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期貨,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期貨品種體系。在大豆系列品種上,只有豆粕一個品種已上市期權,此次新添3個豆類期權,助力產業多元精細化的風險管理。

具體看來,即將上市的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合約與大商所已上市期權合約設計思路基本一致,仍將采用美式期權行權方式,適用于同一套規則體系。并于8月8日日盤起掛牌交易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權合約,當晚開展夜盤交易,交易時間與標的期貨一致。

首日掛牌期權對應標的合約月份分別從A2211、B2211、Y2211開始,向后覆蓋標的期貨所有已上市交易的合約月份。黃大豆1號期權持倉限額為15000手,黃大豆2號、豆油期權持倉限額均為20000手。此外,通知還明確了掛牌基準價、交易指令、行權與履約、相關費用、做市商制度及合約詢價等內容。

據了解,大豆既是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時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近十年來,我國大豆進口/消費比值保持80%以上,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9652萬噸,進口金額達535億美元。對于我國大豆及其產業鏈的穩健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多項具體措施提升大豆和油料產能。

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近年來期貨市場不斷探索農業風險管理新路徑,“保險+期貨”試點規模不斷擴大。據大商所相關責人介紹,自2015年以來大商所已支持開展大豆“保險+期貨”項目57個,涉及種植面積880.85萬畝,現貨量136.96萬噸,共計理賠2.94億元,惠及農戶28.47萬戶。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大豆“保險+期貨”主要利用期貨復制期權進行風險對沖,存在風險對沖手段單一、對沖成本高、波動率風險無法完全對沖、交易滑點大和追加保證金風險等問題,試點項目的規模和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南華期貨董事總經理唐啟軍認為,大豆系列期權上市后,客戶可以同時參與期貨和期權市場,在對期貨進行方向性交易的基礎上,通過期權進行波動性交易,能夠更加充分的表達價格預期,在全球貿易價格體系中更好反映中國市場的影響因素,提升境內衍生品市場影響力,對保供穩價、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國內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業都深度參與了大豆系列期貨交易和豆粕期權交易,為期權上市積累了良好的產業客戶基礎。2021年,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豆油期貨的日均成交量分別達到20萬手、7萬手和94萬手,日均持倉量分別達到17萬手、5萬手和73萬手。

標簽: 美式期權 風險對沖 風險管理 上市期權 期權交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環球短訊!大商所三個豆類期權獲批上市,將

要聞

豆類期權再添新。7月29日晚間,證監會宣布批準大商所自2022年8月8日起開展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及豆油期權交易。同時,大商所正式發布黃大豆1

2022-07-29

速遞!全國首份三甲醫院創新“瑯琊榜”揭榜

要聞

中國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是長期以來衡量醫院發展的重點關注指標,過去的中國醫院排行榜也大多以這些傳統指標為評價體系。7月29日,全

2022-07-29

世界頭條:百億級股票ETF已達24只,這只ETF

要聞

市場又多了一只百億級別的股票型ETF產品。記者注意到,自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相關合約掛牌上市以來,不僅讓3只新發中證1000ETF合計“吸金”

2022-07-29

環球熱消息:全球科創中心百強:中國16城上

要聞

2022年全球科技創新版圖有何變化?7月29日下午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發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估報告2022》(下稱“報告”)顯示,綜合排名TOP2

2022-07-29

世界快報:七月收官未見紅盤,短線大盤還要

要聞

今天三大指數未出現上漲的格局,理論上大盤在收官的時候通常也表現積極的一面,但現在來看,大盤在昨日上沖之后出現了一個快速的回落,這也表

2022-07-29

環球短訊!大商所三個豆類期權獲批上市,將沿用美式期權行權方式

要聞

豆類期權再添新。7月29日晚間,證監會宣布批準大商所自2022年8月8日起開展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及豆油期權交易。同時,大商所正式發布黃大豆1

2022-07-29

速遞!全國首份三甲醫院創新“瑯琊榜”揭榜,上海九院復旦中山躋身前三

要聞

中國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是長期以來衡量醫院發展的重點關注指標,過去的中國醫院排行榜也大多以這些傳統指標為評價體系。7月29日,全

2022-07-29

世界頭條:百億級股票ETF已達24只,這只ETF“新貴”9日吸金80億

要聞

市場又多了一只百億級別的股票型ETF產品。記者注意到,自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相關合約掛牌上市以來,不僅讓3只新發中證1000ETF合計“吸金”

2022-07-29

環球熱消息:全球科創中心百強:中國16城上榜,上海升至第八

要聞

2022年全球科技創新版圖有何變化?7月29日下午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發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估報告2022》(下稱“報告”)顯示,綜合排名TOP2

2022-07-29

世界快報:七月收官未見紅盤,短線大盤還要震蕩

要聞

今天三大指數未出現上漲的格局,理論上大盤在收官的時候通常也表現積極的一面,但現在來看,大盤在昨日上沖之后出現了一個快速的回落,這也表

2022-07-29

環球熱推薦:電池廠在盈利邊緣痛苦掙扎,鋰礦企業卻成了“印鈔機”

要聞

今年以來,新能源車銷量翻倍,帶動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這讓鋰礦企業的利潤狂飆。近日,多家鋰礦企業發布半年業績預告。其中,天齊鋰業(00

2022-07-29

當前熱點-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出17.19億元 TCL中環、山西汾酒等獲加倉

要聞

7月29日,統計數據顯示北向資金成交額為979 24億元,成交凈賣出17 1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 95億元,深股通凈賣出13 23億元。前十大成交股中,

2022-07-29

天天要聞:每日優鮮供應商爆料:半年前已出現回款問題,欠款額超六千萬

要聞

7月29日下午,多名每日優鮮供應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去年年底開始,每日優鮮回款出現問題,目前供應商端拖欠的金額超過八位數。就在前一天

2022-07-29

焦點快播:衰退陰影令美元承壓 非美貨幣能否有所減壓?|就市論市

要聞

美國二季度GDP錄得-0 9%,連續兩個月為負,意味著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數據公布后,美元指數短線下行約30點。此前,美聯儲7月加息75基點,

2022-07-29

前沿資訊!A股反復考驗3250點,8月能否吹響上攻號角?投資策略提前看

要聞

7月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維持震蕩盤整,反復測試近期整理平臺下沿支撐。盤面熱點切換頻繁,智能制造、特種玻璃、豬肉等短期回調充分的板塊有資

2022-07-2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