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顯示,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占網民規模的51.9%,成為最具全民性特征的文學樣式。核心閱讀群體為26歲至45歲讀者,約占全部讀者的50%;“00后”年輕讀者占比近25%,是拉動閱讀增長的有生力量;45歲至60歲讀者約占15%,比重持續上升;60歲以上的閱讀群體明顯擴大,占比已超10%。
“Z世代”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生力軍。2024年新增注冊作者約280萬人,新增簽約作者35萬人,其中近四成為“Z世代”。
“銀發族”的閱讀參與極大拓展了網絡文學的題材內容,老年生活、老年主角在網絡文學中開始顯現,帶動了微短劇相關內容的流行。“銀發族”創作也相應崛起。
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IP改編熱度不減,年度新增各類改編授權約3萬項,下游產業鏈充滿活力。“谷子”經濟興起,撬動下游產業。實體衍生品銷售火爆,《詭秘之主》《全職高手》等作品的角色徽章、亞克力立牌、盲盒等熱銷,成為IP產業鏈重要新增量。
同時,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成績亮眼。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活躍用戶約2億人,新增注冊用戶3000萬人。《詭秘之主》《我們生活在南京》等作品入藏大英圖書館。《慶余年2》通過迪士尼實現全球同步發行,《與鳳行》在全球180多個國家與地區播出。中國網絡文學正從單純的內容輸出轉向構建全球化IP生態體系,呈現出技術驅動、生態重構、文化共創的新特征。
標簽:
《陽明的故事·龍場悟道》貴陽孔學堂特展17日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開幕。此次展覽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處、公
6月17日晚,中國作協在江蘇鹽城發布202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網絡小說榜、IP影響榜、海外傳播榜上榜作品各10部,新人榜上榜作家10位
對讀者來說,每年舉辦的各類書展堪稱一場又一場閱讀盛宴,參觀展覽,那真是一次愉快的文化之旅。今年6月18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
中國作家協會17日在江蘇鹽城發布的《2024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 75億人,海外活躍用戶約2億人。藍皮書顯示,
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17日在北京舉行,本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的16位獲獎者來自12個國家。其中,作為獲獎翻譯家之一,巴西漢
《陽明的故事·龍場悟道》貴陽孔學堂特展17日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開幕。此次展覽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處、公
6月17日晚,中國作協在江蘇鹽城發布202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網絡小說榜、IP影響榜、海外傳播榜上榜作品各10部,新人榜上榜作家10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對外公布山西運城郭家棗園遺址東周時期炭化植物遺存分析結果,顯示該遺址東周時期農作物以粟為主,其次是黍,小麥和大
對讀者來說,每年舉辦的各類書展堪稱一場又一場閱讀盛宴,參觀展覽,那真是一次愉快的文化之旅。今年6月18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
六月,阿斯塔納,一場以漢服為紐帶的文化交流活動如期舉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合作打造
從敦煌到大足——石窟藝術中國化流變展18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幕。作為敦煌莫高窟與大足石刻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的首次聯展,本次展覽共呈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