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是機遇所在
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Michael Hart)受訪時指出,中國是一個龐大經濟體,美國公司過去在這里取得巨大成功。許多美企仍然認為,中國市場將是機遇,并期待繼續深化對華貿易。中國擁有的先進制造業和強大供應鏈基礎,為兩國合作提供了良好條件。
“當前澳大利亞公司希望實現業務多元化,而中國正是很好的目的地。”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Vaughn Barber)說,數據顯示,有70%的澳大利亞公司將中國視為優先投資目的地,其中有一半希望在中國繼續擴展投資。
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小野寺修則指出,中國公司在不同技術領域實力突出,越來越多日本公司致力于在中國市場發展,并積極與中企展開合作。
中國創新是活力所在
技術合作是本屆峰會的一大亮點,中國在新技術領域的進步也引發關注。
“美國企業應該繼續留在中國。”何邁可以汽車領域為例指出,中國市場仍在持續增長,規模不可忽視,并且持續進行創新。“我們希望通過在華企業了解這些創新,并在市場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
馬來西亞廠商聯合總會總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說,馬來西亞企業將與多家中企展開合作,這些企業所掌握的高新技術,將為雙方合作注入更多動力。
意大利中國理事基金會駐中國代表庫珀·拉斐爾·保羅(Cooper Raphael Paul)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創新國家之一,并正積極幫助其他國家提升能力建設,促進貿易的公平性。
“機器人技術和深度求索(DeepSeek)等方面的最新推文都令人鼓舞。”中國瑞典商會主席萬納努斯(Peter Ling-Vannerus)認為,世界各地都需要更多高科技產品。中國不僅具有創造力,更能靈活適應新變化,是極具活力的市場。
中國態度是信心所在
當前全球貿易遭遇保護主義“逆流”,與會代表重申對多邊主義的支持,肯定中國發揮的關鍵作用。
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芙指出,中國推動合作,堅持雙贏理念,并明確支持技術與創新共享的態度,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創造了具有希望的前景。
“中國已經表明了希望促進多邊主義、繼續推動全球化的態度,而全球化對于世界的穩定至關重要。”中國丹麥商會全國會長曹明思(Mathias Boyer)說,中國采取的措施正不斷向世界傳遞穩定預期。
萬納努斯對記者說,中國持續開放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在全球貿易環境中成為負責任的參與者。“這在當前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顯得尤為必要。”
標簽:
五一假期期間,長三角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五一假期期間,高鐵站客流穿梭。陳瑤 攝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統計,5月4日,長三角鐵路
記者6日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鐵鄭州局)獲悉,從5月1日至5月5日,國鐵鄭州局共發送旅客444 07萬人次。其中,5月1日發送旅客9
美東時間周一,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道瓊斯工業指數收跌98 60點,跌幅0 24%,報41218 83點;納斯達克指數收跌133 49點,跌幅0 74%,報178
近日召開的2025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多家與會國際組織、商會負責人傳遞出清晰信號:在全球貿易環境中,中國仍是關鍵所在。中國市場是
五一假期期間,長三角客流持續保持高位運行。五一假期期間,高鐵站客流穿梭。陳瑤 攝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統計,5月4日,長三角鐵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 1%,較上月下降0 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指數變
記者6日從中國民用航空局了解到,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5月1日至5日),全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1115萬人次,日均運輸旅客223萬人次,比2019年增
我是沖著游艇海釣來的,三亞風景優美,度假氛圍感十足,很適合放松。湖南游客李哲煊把五一假期全留給了三亞,除了住酒店,游艇海釣是其唯一
記者6日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鐵鄭州局)獲悉,從5月1日至5月5日,國鐵鄭州局共發送旅客444 07萬人次。其中,5月1日發送旅客9
5月6日,工信部發布2025年一季度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總體運行情況互聯網業務收入實現增長。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