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扭虧“奶航”曾努力過,為何未成功?

2022-04-21 10:43:54   來源:大河財立方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詩昂)“交卷”前,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祥航空,603885.SH)虛晃了市場一槍。

1月底,吉祥航空業績預告中曾預計,2021年凈利潤約為-4.2億元~-3.3億元,同比減虧0.54億元~1.44億元。但在4月19日發布的年報中,虧損突破預計范圍,進一步擴大至-4.98億元。

這讓其成為已披露年報A股上市客運航司中,唯一“變臉”的。

實際上,去年上半年吉祥航空已經扭虧為盈,但受7月下旬國內疫情散發等因素影響,最終拖累全年業績。

一個細節顯示,吉祥航空曾經努力過。客運下滑的情況下,其在2021年10月底執行了首個貨運包機,年底前創收2.5億元。但這一節點相比疫情散發的時間,足足晚了3個月,太遲了。

有民航業內人士認為,若2021年國內客運航司繼續發力貨運,業績或不至于如此之慘。而未來突圍的機會,就在于國際貨運和國際客運當中。

吉祥航空年報“變臉”

預計的減虧沒了

4月19日晚間,“奶航”(因吉祥航空是均瑤集團的子公司,均瑤集團也在乳制品方面大規模發展,所以網友戲稱吉祥航空為“奶航”)吉祥航空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中的減虧并沒有出現。

數據顯示,其2021年營收117.67億元,同比增長16.49%;凈利潤-4.98億元,較2020年(-4.74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2019年凈利潤為9.9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6.66億元,較2020年減虧0.05億元,2019年為9.04億元。

而1月底發布的業績預告中,吉祥航空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4.2億元~-3.3億元,減虧0.5~1.4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5.5億元~-4.7億元,減虧1.2億元~2億元。

減虧未兌現,虧損進一步擴大,吉祥航空虛晃了市場一槍。

而截至目前,在已發布2021年業績的6家A股上市客運航司中,吉祥航空是唯一一家利潤指標“變臉”的。

資料顯示,吉祥航空為均瑤集團的控股航空公司,以上海為主運營基地和維修基地,以上海虹橋、浦東兩場為飛行基地。截至2021年年末,擁有82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6架波音B787系列飛機,公司子公司九元航空實際運營22架飛機,均為波音B737系列。

2021年年報顯示,吉祥航空單體全年執飛國內、國際航線190多條;全年運輸生產飛行24.78萬小時、運輸總周轉量20.26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1390.32萬人次、貨郵運輸量8.38萬噸、平均客座率72.24%、飛機在冊日利用率8.43小時……

這些主要運營數據,同比2020年實現不同幅度增長,恢復至2019年同期80%左右,但其營收數據只及2019年的70%。

換言之,2021年,大概率是賠錢賺吆喝。

對于這樣的業績,吉祥航空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解釋稱,2021年航空業仍受疫情影響,原本在國內疫情未出現散發前,上半年本已扭虧為盈,但自7月底開始,受全國多地疫情,包括主要運行基地上海、南京及周邊地區多次“帶星”影響,致使全年業績出現較大額虧損。

對于利潤數據的虛晃一槍,市場似乎并不在意。

截至4月20日收盤,吉祥航空股價報收14.59,漲1.32%。2022年以來,吉祥航空跌17.8%,同期大盤跌幅為13.43%。

同日,新增2家機構對吉祥航空2022年業績做出預測,方向均為“買入”,預測凈利潤均在-4億元以下。

疫情散發3個月后執飛首個貨包

為時已晚

面臨虧損,吉祥航空并非不努力。

在回顧2021年業績時,吉祥航空稱,在疫情不斷蔓延,國際正班客運航班沒有全面恢復的形勢下,國際貨運市場總體呈現“旺需”,公司借鑒2020年運行國際貨運包機的經驗,對現行國際貨運市場熱點進行航線調研、價格制定。

隨著2021年10月23日第一班貨包機執行,吉祥航空國際貨運包機先后飛抵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芬蘭等歐洲國家。

截至2021年年底,實際共執行國際貨運包機271班次,收入25459.94萬元,累計運輸包括防疫物資、工業用品、日用品等貨物4502.12噸,在提高787寬體機的利用率的同時創造了一定收益。

這些行為,隱約傳遞出的信息是“我曾努力過”。

但需要注意的是,吉祥航空2021年第一班國際貨運包機在10月底執行,此時距其所稱的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時間節點——7月下旬,足足過去了3個月。用3個月彌補半年的虧損,結果顯示未成功。

其實,在2020年年初,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緩、國外疫情防控形勢趨緊之際,包括國內航司在內的客運航司都大舉“客改貨”,以運輸防疫物資支援國外戰“疫”,一定程度上彌補運力大量閑置的損失。

4月20日,一位民航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若已公布業績的6家A股上市客運航司在2021年能繼續發力貨運業務,全年業績或不至于虧損如此之大。

其實,這位業內人士的觀點是可證實的。

比如,國泰航空1月底發布的“2021年全年業務表現的更新資料”顯示,其當年預計虧損56億港元~61億港元,較2020年216億港元的虧損改善不少。“雖然客運業務持續嚴重受壓,但貨運需求于年內表現強勁。”國泰航空稱,有關改善主要因貨運需求強勁、貨運收益和運載率高企,以及公司持續有效地管理現金和成本。

數據顯示,國泰航空2021年運載約130萬噸貨物,包括日用品、鮮活貨物、電子產品和醫藥產品等。

“在民航業遭遇‘至暗時刻’時,境內客運航司的辦法并不多。但以過去兩年的情況判斷,市場機會在貨運、在國際,能抓多少是多少。”民航專家林智杰認為,國際貨班方面,盡可能調動各部門資源多飛客改貨航班尤為重要;國際客班方面,需要盡可能做好外防輸入、減少航班熔斷,這既是為國內做貢獻,也是為公司賺效益。

確定和不確定之下

國內多地持續布局航空貨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和反復帶來的不確定性,讓全球航空客運市場遭受重創。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數據顯示,受航空貨運能力的限制,特別是國際客運航班缺乏導致腹艙運力的減少之下,2020年全球航空貨運量比2019年下降10.6%。

但在收入方面,航空貨運創造了1290億美元的收入,約占航空公司總收入的1/3,與疫情前相比增長了10%~15%。2021年航空貨運收入進一步增長至1750億美元,2022年預計將維持近1690億美元的水平。

可以看到,近兩年航空公司積極增加貨機數量,增加新的貨機訂單。InsightIQ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在運營貨機數量新增了234架,增幅達到12%;2021年新增了138架,增幅6%。

在這種確定性之下,當前,疫情下航空貨運收入逆勢增長的市場效應還在延續。

2022年2月,卡塔爾航空訂購了多達50架波音B777-8貨機,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3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宣布啟動E190F和E195F客改貨項目,進入航空貨運市場,以滿足電子商務及現代化貿易對航空貨運的新要求;3月底前后,ASL航空控股公司宣布已再訂購10架波音B737-800BCF(即客改貨)……

同一時間,國內各地機場紛紛發力航空貨運。

4月2日,湖北機場集團改革方案公布,對省內7家全資和控股民用機場實施統一運營管理,2025年目標年貨郵吞吐量突破300萬噸;4月15日,江西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發布了2架空客A330系列貨機引進項目國際招標公告;4月18日上午,湖南機場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標志著湖南航空貨運進入新紀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民航局發布《“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作為國內首個航空物流專項規劃,體現出了對航空物流認識上的四個方面的轉變,分別是:

從“重客輕貨”到實施“客貨并重”的發展策略

貨運服務鏈條從“場到場”實現“門到門”的轉變

從單一的運輸鏈條拓展到與多種生產鏈條融合的轉型

從行業管理到融合治理的轉變

上述規劃設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航空貨郵運輸量增長至950萬噸。

市場潛力巨大,但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內地航空公司擁有全貨機198架,占全民航運輸機隊的比例僅有5.2%,而國外貨運航司中,僅Fedex(聯邦快遞)便擁有貨機469架。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央行:2021年人民幣匯率在震蕩中走強 美

財經

2022年1月24日,央行官微發布2021年銀行間市場運行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延續強勢,年末中間價和即期匯率分別報收6 375

2022-01-24

前10月重慶國企利潤總額同比增38.8% 主要

財經

1-10月,重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呈現較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高增速。市財政局發布的1-10月全市國有企業經濟

2021-12-06

2020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突破

財經

國家郵政局12日發布2020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0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突破2萬億元和1萬億元,快遞業務量突破80

2021-05-14

國家郵政局:3月共處理申訴26605件 同比增

財經

國家郵政局網站28日發布關于2021年3月郵政業用戶申訴情況的通告。通告指出,2021年3月,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

2021-04-30

31省份一季度GDP排行 經濟版圖有新變化!

財經

目前,31省份2021年一季度GDP數據全部出爐。看看地方經濟版圖有哪些特點和新變化。31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為兩位數,湖北以58 3%的增速排第

2021-04-30

為扭虧“奶航”曾努力過,為何未成功?

財經

“交卷”前,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虛晃了市場一槍。1月底,吉祥航空業績預告中曾預計,2021年凈利潤約為-4 2億元~-3 3億元,同比減虧0 54

2022-04-21

立即退市!今年首只面值退市股出爐!不設退市整理期→

財經

*ST艾格4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于艾格拉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不設退市

2022-04-21

藍天燃氣擬定增3091萬股,以4億元價格收購長葛藍天52%股權

財經

4月20日,藍天燃氣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葛市宇龍實業所持有的長葛藍天

2022-04-21

南京銀行擬控股蘇寧消金,最新進展來了

財經

南京銀行擬控股蘇寧消金又有新進展。4月20日,南京銀行在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透露,目前蘇寧消費金融控股權收購事項待監管部門批準,交割完成后

2022-04-21

四方達一季度盈利凈利雙增,總資產首次超過12億元

財經

今年前三個月,四方達實現營收1 26億元,同比增長37 93%;歸母凈利潤4126萬元,同比增長82 55%。截至第一季度末,四方達總資產首次超過12億元,

2022-04-21

同心傳動披露上市后首份成績單:營收1.32億元、凈利2380萬元

財經

4月20日,同心傳動披露登陸北交所后的首份年報。2021年,同心傳動實現營業收入1 32億元,同比下滑5 45%;實現歸母凈利潤2380 69萬元,同比下滑

2022-04-21

財政部:截至2022年3月末已發行專項債1.25萬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86%

財經

截至2022年3月末,已發行1 25萬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86%,比去年增加了1 23萬億元,其中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山東、廣

2022-04-21

財政部:一季度證券交易印花稅1067億元,同比增長21.3%

財經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949億元,同比增長7 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3088億元,同比增長9 5%。全國稅收收入52452億元,同比增長7 7

2022-04-21

太龍藥業收到政府補助239.09萬元

財經

4月20日,太龍藥業公告稱,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0日,太龍藥業及下屬子公司收到各類政府補助239 09萬元。

2022-04-21

上交所:個別投資者在交易“退市新億”過程中拉抬股價

財經

針對退市新億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情況,公司已多次發布風險提示公告。4月20日上午,個別投資者在交易該股過程中存在拉抬股價等影響市場正

2022-04-2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