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6月12日,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支持穩崗擴容提質惠民生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延續實施階段性降費政策、拓寬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等19條政策措施。
陜西作為西部人才高地,過去十年累計培養高校畢業生337萬人,72.1%的畢業就業生扎根西部和基層。
【資料圖】
近三年來,大量高校畢業生走入社會,以及一線城市人才回流、本地產業升級招攬大量人才定居等因素,陜西省內就業市場持續承壓,亟需緩解就業總量壓力、破解就業機構性矛盾等問題。
對此,《陜西省“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曾明確穩就業、擴總量等具體方向,同時提出了7個方面任務,包括擴總量,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促創業,強化創業帶動作用、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促進多渠道就業等。
此后,陜西省陸續出臺多個就業工作體制機制相關政策,本次《通知》便是配套后續政策之一。
人隨產業走,城因產業興。產業發展是人才就業的基石。
《通知》提到,建立高質量建設項目、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重點民營企業等用工缺工企業清單,納入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同時,實行崗位收集、技能培訓、送工上崗聯動,及時提供用工服務保障。
同時,社區工廠以及符合社區工廠條件的就業幫扶車間新吸納1名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就業并簽訂不低于1年期限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的,按每吸納1名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崗位補貼。
為進一步提升人才高質量就業,陜西提出加快秦創原“三器”平臺建設,全年新建10個左右立體聯動“孵化器”和成果轉化“加速器”,30家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注冊企業和創業團隊500人。推薦培育國家級和認定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15家。
中小企業的增加大幅擴容了就業載體數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科創能力逐年突破的背景下,2022年,西安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至1.59萬家、1.22萬家,新增“小升規”企業1500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98家、瞪羚企業432家、科創板上市(過會)企業達14家,居西部前列。
此外,在就業服務體系方面,陜西實施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強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共用動態精準就業服務系統,推廣西安市“家門口就業”服務模式,打造15分鐘就業圈,加快推動實現就業服務數字化轉型。
隨著人才價值日益顯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為眾多城市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的施力重點。錨定全國一流人才棲息地和創新策源地目標,西安近兩年推出多個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人才政策包”。
上述《通知》明確,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按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國企、機關事業單位也成為本次重點調整內容。
具體來看,陜西將指導國有企業適當調劑來年指標增加招聘計劃,同步在“秦云就業”等平臺發布招聘信息,靠前實施公開招聘,力爭全年招聘規模不少于去年。全年組織2500家中小企業提供6萬個就業崗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就業不少于2000人。
同時,加大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力度,加快實施進度。統籌實施“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基層項目,鼓勵引導基層就業。全年募集不少于4萬個青年見習崗位。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