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靜怡 上海報道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貿易機制的逐步完善、國際物流網絡的持續疏通,跨境電商渠道加快拓寬,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正通過這一渠道將中國產品推向全球市場。
(資料圖)
《202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15.7萬億元,較2021年的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6%。其中,2022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12.3萬億元,較2021年的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81%。
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行業也在經受挑戰,外部來看,全球較大經濟體經貿摩擦、俄烏沖突等重大事件接連對國際貿易造成了較大影響,與此同時,電商平臺規則趨嚴,野蠻生長時代告一段落;內部來看,賽道日趨火熱,競爭更加激烈,低價已不是唯一策略,賣家們開始尋求轉型。
從頭部賣家公司最新的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出,企業盈利情況普遍有所好轉,但在2022年艱難大環境下,企業營收遭遇挑戰,普遍出現營收下降或增速放緩的情況。不過,敦煌網集團營銷服務副總裁李衛在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當下的這些問題都是暫時性的,長期來看行業仍然向好,但賣家想要獲得競爭優勢仍需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行業內普遍知道轉型已迫在眉睫,但如何轉型仍眾說紛紜,在行業紅利仍未散去前,賣家希望在洪流中站穩腳跟。針對于此,李衛在采訪中頻繁強調了社交化的趨勢,他認為,社交媒體,尤其是視頻化的媒體,將成為未來的主流電商場景。
Statista預計,2022年全球社交電商銷售額估計為9580億美元;到2025年,社交電商預計將占所有電子商務交易額的17%。在此趨勢下,熟練掌握社交媒體運營的賣家更有可能迎來增長。
與此同時,海外紅人資源也可與中國供應鏈實現對接,為中國工廠、供應商和品牌商打開增量市場。以敦煌網集團旗下做相關業務的去中心化社交電商平臺MyyShop為例,其2022年交易額較前一年增長超過300%,平均每天帶來的訂單量超過1萬單。
而紅人經濟與社交電商會更有利于品牌的打造,賣家可借此完成從跨境電商到全球品牌的過渡。據悉,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的跨境電商利潤率可達19%至28%,遠超傳統鋪貨型跨境電商或一般工廠轉型的跨境電商。
“品牌化將成為未來跨境電商一個關鍵的突破點。”李衛表示。
《21世紀》:近年來,國家出臺各項政策鼓勵跨境電商行業發展,但外部環境艱難,海外通脹、消費疲軟等問題仍存,跨境電商存在機遇和挑戰,2023年,你認為跨境電商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
李衛:我認為當下的這些問題都是暫時性的。
從長期來看的話,我們能看到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以社交電商為主的去中心化的流量場景,這個場景會是未來電商的核心場景,會逐漸成長為跨境電商賣家在做品牌營銷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場景的變化也會給商家帶來更多的機會,可以看到國內短視頻的場景已經對整個電商產生帶動作用。
此外,在接下來這幾年里面,我認為很多出海的企業會進一步加快海外本土化的布局。賣家的出海模式會從過往普遍較“輕”的模式過渡到偏“重”的模式,它的本土化可能會圍繞產品、供應鏈、營銷、品牌建設,甚至包括服務、物流等一系列的布局,實現對于目標市場用戶的深度挖掘,從而使自己的產品在當地扎根。
第三,出海賣家在未來需要更多數字化的轉變,他們需要有更多數字化的運營方式。隨著跨境電商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每一個商家面臨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數據對于出海的商家、品牌進行用戶分析、獲客、完善供應鏈等方面會發揮很大的支撐作用,幫助商家降本增效。目前來看,跨境電商行業在數字化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最后,對于最近大火的AI,我個人認為它會對這個行業帶來一些顛覆性的變化。首先是流量場景的改變,正如隨著短視頻的出現,過去由圖文為主的電商流量入口逐漸轉移到短視頻一樣,類ChatGPT的AI同樣在流量入口端會有一個非常大的顛覆。其次,在運營和營銷的效率上,AI也將起到明顯的降本增效作用。
《21世紀》:你提到的社交電商、視頻化的趨勢,這確實最近很多業內人士強調的重點,你認為中國賣家做這個方向有什么難點、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李衛:我認為中國商家是有優勢的。抖音在國內已經率先起步,中國商家對于抖音基礎玩法較為熟悉,且國內與抖音相關的生態服務已較為完善,這些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移到tiktok,中國賣家的適應速度是很快的。
真正的難點在于,當賣家以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傳播時,中國商家需要更加了解目標市場的人群畫像以及目標市場的文化和法律法規,以此生產匹配目標市場的內容,國內短視頻和直播的思路方法不一定在海外市場適用。
《21世紀》:跨境電商可以與海外網紅資源對接嗎?
李衛:是的。我們也逐漸發現,海外一些網紅逐漸意識到自己有很多商業化的機會,且較國內網紅而言他們的個性化更為強烈,想要打造自主品牌。他們普遍有很大的粉絲群體,其中一些甚至有很強的設計能力,但往往缺乏靠譜的供應鏈資源對接。而在國內,有設計能力,能做到小單快返的供應商有很多,他們也面臨激烈的流量及同行競爭。將兩者對接也是敦煌網2023年的重點策略之一。
以Joey Reed和Gaberiel Reed兩位美國的雙胞胎網紅為例,他們在TikTok上有超過1000萬名粉絲,希望擁有自己的品牌,銷售體現自己時尚品味的潮流服飾,從頭部內容創作者轉型為創業者。今年2月,通過敦煌網的社交電商平臺MyyShop,他們匹配到了國內具備一定設計能力的供應商,在2個月內完成了設計、打樣等流程,收到了自己定制的首批6款服裝。
《21世紀》:跨境電商已跨過野蠻生長階段,起初以低價取勝的主要策略也在隨著越來越多賣家入局后發生改變,你認為對于賣家來說,未來有什么新的競爭點嗎?
李衛:的確低價是過去的普遍策略,但在未來它不會是唯一的策略,低價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且平臺流量越來越貴,成本在變得越來越高,純粹靠玩低價的思路會很難適應新形勢。
對于未來的機會點,我認為品牌化會成為接下來跨境電商一個關鍵的突破點。賣家需要思考自己的目標市場、細分品類,以及如何通過跨境的打法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認知和品牌競爭力,從而能夠帶動商品產生品牌溢價。上面談到的本土化中最關鍵的一點也是為了品牌化。
第二個競爭點我認為在服務,這其中包括物流配送服務和本土化服務。物流配送服務一直是跨境電商的一個瓶頸之一,成本和時效的問題困擾著商家和消費者,這部分服務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而高技術含量的商品出海,如家電、電子產品等,對于海外本土化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也考驗著賣家海外本土化布局的能力。
第三點在于對場景的把控能力。在未來,社交電商會成為核心場景,如何通過社媒掌握流量、拉動銷量也是賣家們需要思考的新方向。
《21世紀》:與傳統貿易相比,跨境電商目前的發展還有什么局限性?
李衛:跨境電商商家對于商品質量和服務的把控仍不足。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跨境從業者更多還是貿易商,或者有一部分是工貿一體,真正純正的工廠走到線上是很少的。當貿易商成為賣家主體時,對于商品的把控并不是按照工廠的標準,而是按照自己貿易商服務的標準,很難有一個非常標準化的統一把控。
其次,跨境電商并沒有像傳統貿易那樣非常清晰且通暢的關檢匯稅流程。目前在整個跨境電商的交易生態的板塊上,支付鏈路、支付場景、關檢物流等等場景都處在不斷摸索和完善的過程,這個環節的便捷性和時效性還不如傳統貿易高。
但是我覺得這些劣勢會隨著跨境生態越來越成熟、跨境業務體量越來越大逐漸得到改善。
《21世紀》:你提到傳統工廠很少做跨境電商,原因是什么?
李衛:也有一些工廠它開始逐漸往前去走,把自己從過去的單一工廠變成現在的工貿一體,也有一些貿易商開始向后看,把自己由過去的貿易商變成現在的工貿一體。
不管是貿易商去整合工廠還是工廠邁一步去整合貿易商,我覺得更多的還是取決于他們要打破自己的慣性思維。有些工廠的慣性思維比較嚴重,則需要市場發酵去帶動,但是當你被產業裹挾著往前走的時候,你也往往已經錯過行業的紅利了。
標簽: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貿易機制的逐步完善、國際物流網絡的持續疏通,跨境電商渠道加快拓寬,越來越多的市場
金融界5月3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2023年以來,經過來水偏枯的1至4月,5月的降水也并未根本扭轉局面。云南當地
中國網財經5月30日訊(記者段思琦)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的《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上海報道當前,隨著我國醫美行業的不斷發展,消費者的求美理念和求美需求都在快速
智通財經APP獲悉,CINNOResearch發文稱,受國際政治、經濟等諸多不利事件及因素影響,2022年光電顯示產業步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