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調整中的中國葡萄酒行業正在迎來一系列新變化。6月9日至11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在銀川舉行,這也是我國首個以葡萄酒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展會。
本次大會上,國內外行業企業、專家共同把脈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在業內看來,雖然中國葡萄酒已經歷了10年的深度調整,但寧夏產區為代表,產區化發展正在推動中國葡萄酒產業加速成長,并帶來新的活力。目前國內一些優質葡萄酒產品水平已經可以平視世界,但當務之急則是如何進一步擴大消費場景。
(資料圖)
產區化發展成效顯著
本次葡萄酒博覽會主題為“自然 創新 文化 生態”,為推動中國葡萄酒產業國際交流以及經貿合作提供了平臺,共有國內外17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多家葡萄酒企業參展。
在大會期間,更為外界關注的是寧夏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情況。2021年,國務院批準設立了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也是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全國第一個葡萄酒類開放試驗區,標志著寧夏葡萄酒產業進入國家戰略,先行先試。
但2022年由于多方面外部因素影響,中國葡萄酒行業遭遇了近十年來“最難一年”。中酒協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年銷售2000萬)以上的生產企業完成釀酒總量21.4萬千升,下降22.1%,實現銷售91.3億元,同比下降2.9%,實現利潤總額3.4億元,同比減少9.9%。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寧夏葡萄酒產業依然保持著穩步發展,區內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8.3萬畝,也是國內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產區,年產葡萄酒1.38億瓶,占國產酒莊酒釀造總量的近40%,產業綜合產值達到342.7億元。
記者了解到,2022年產區內重點酒莊銷售業績也保持良好增長,如張裕龍諭酒莊、志輝源石、西鴿酒莊等均實現正增長,龍諭酒莊銷售同比增長了46%,西鴿酒莊2023年一季度的回款同比增長100%。
根據規劃,寧夏計劃到2027年實現釀酒葡萄基地總規模達到100萬畝,年產優質葡萄酒3億瓶以上,實現綜合產值1000億元;到2035年,基地總規模達到150萬畝以上,年產優質葡萄酒6億瓶以上,實現綜合產值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內葡萄酒行業仍在調整中,產區的開放合作和聚集效應已經開始體現,本次大會上包括富邑集團、天圖資本等均表達了將在中國葡萄酒產業的進一步加大投入的計劃。
富邑集團亞洲區供應鏈總監伊恩·貝茨(Ian Betts)表示,富邑對中國作為優質葡萄酒產區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并希望在未來擴大在中國葡萄酒產區的投入。天圖資本管理合伙人、CEO、首席投資官馮衛東則透露,將在寧夏設立10億元的葡萄酒專項產業基金,用于投資葡萄酒種植、生產、渠道銷售中的創新創業企業。
據組委會透露,大會共簽訂融資、投資、銷售類項目224個,協議總金額307.2億元人民幣,涵蓋酒莊建設、文化旅游、葡萄酒銷售等多個方面。
葡萄酒消費要如何復蘇
大會上另一個被重點關注的話題,則與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的表現有關。從2018年以來,進口葡萄酒和中國葡萄酒的行業數據已經連續5年下滑。從市場表現看,國內葡萄酒消費復蘇整體也落后于白酒、啤酒等其他酒種。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下稱 食土商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金額為28.6億美元,2022年時則被“腰斬”下降至14.3億美元。而今年1-4月,進口葡萄酒的進口量和進口金額依然下滑了30.3%和21.1%。
食土商會副會長于露認為,目前葡萄酒市場疲軟,既與現階段國內整體消費需求仍顯不足有關,也與國內酒類市場存量競爭有關,其他酒種擠占了葡萄酒的市場份額。此外,國內葡萄酒消費場景相對單一,商務宴請等社交場景消費占絕對主導,家庭消費場景比例極低。
而國內外葡萄酒企業也都在關注這一行業發展瓶頸。
南非知名酒商凱樽匯中國總經理魯靜遠表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他發現中國市場葡萄酒消費中晚宴是主要的消費場景,而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只是根據銷售人員的建議購買葡萄酒,并不清楚為何選擇這瓶酒。對于產業而言,要實現增長就需要讓葡萄酒出現在更多的消費場景,比如家庭宴會、歡聚場合等等。
在10日舉行的投資貿易大會上,張裕總經理孫健也呼吁行業一起努力擴大葡萄酒的消費場景。在他看來,這也是行業發展面臨的當務之急,目前中國每天消費白酒3677萬瓶,若以2-3個人消費一瓶白酒計算,每天約合有1億人在消費白酒,而相比于白酒的高滲透率,國產和進口葡萄酒相加,每天約消費161萬瓶,覆蓋人群不過3、4百萬人,兩者數據相差巨大。而中國有巨大的人口基數,只要2500萬個家庭每兩天消費一瓶葡萄酒,消費規模就會超過目前葡萄酒消費排名第一的美國市場。
過去10年的低迷周期中,國內葡萄酒企業也在反思,并開始專注產品品質的提升,但在主流宴會消費上,葡萄酒大多扮演著配角,高端白酒依然是主角,而這也與國內葡萄酒缺乏社交貨幣屬性有關。中國白酒品牌無論在品牌、市場、營銷、渠道等系統投入多年,形成了一套名酒價值認知體系,但葡萄酒企業大多囊中羞澀,短期內也很難改觀。
不過這一局面或隨著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入場而發生一些新變化。
據挖酒網董事長李猛介紹,未來10年,90后、00后甚至10后將成為市場消費主力,這一人群總量高達5億到5.5億人,國內消費也將進入平權時代,因為新一代消費者大多有更好的文化基礎和海外生活經驗,其產品選擇也會更自主和多元化。
參照美國葡萄酒市場的發展經驗,在1991年到2018年的30年間,美國葡萄酒行業經銷商數量從3000家下降至1100家,渠道集中度提升的同時,美國的葡萄酒莊數量也爆發式增長,又帶動酒莊數量從1500家增長至9700家。
“近兩年近場電商和即時電商推動著葡萄酒消費快速增長,而這一渠道99%購買的葡萄酒都在當天就被喝掉了。”李猛認為,這反映出一個積極的市場信號,意味著中國消費者開始出現把葡萄酒從奢侈品、社交貨幣、交際用品、禮品屬性向西方消費品屬性轉化的趨勢,而這對于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