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123年來首次!日本去年新生兒數跌破80萬,17~19歲年輕人中僅16.5%愿意結婚

2023-03-01 14:07:23   來源:南國今報

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似乎比預期來得更快更急。


(資料圖片)

當地時間2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2022年新生兒數量跌破80萬人,為1899年該數據開始統計以來的首次。據統計,出生數較上年(2021年)減少43169人,連續7年創新低。

與此同時,日本去年的死亡人數幾乎是新生兒人數的兩倍。2022年,日本總死亡人數突破紀錄達到158.2萬人,較上年增長近9%。死亡數減去出生數的人口自然下降為78.23萬人,減少的人口較上年增加17.29萬人,創歷史最大減幅。

據日媒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月28日晚上就此事表態,承認這是“危急情況”。

比預期提前了11年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新生兒數量僅為79.97萬,較2020年下滑5.1%。這一下滑速度較2020年同期的4.3%也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還包括了在日的外籍人口生育情況。如果把這一部分人群剔除,那么去年在日本出生的新生兒數量僅為77萬左右。

對于日本“高齡少子化”的人口隱憂,日本國立人口和社會保障研究所曾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預測,到2033年,日本一年的新生兒數量才會將降至80萬以下。但現實卻是,日本出生率的下降速度比該機構的預測整整快了11年。

對此,厚生勞動省的解釋是,疫情導致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越來越多的日本適齡青年晚婚晚育,是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這其中涉及不少復雜因素,包括經濟狀況的不穩定,以及年輕人社交的減少等”。

日本綜合研究所(JRI)高級研究員Takumi Fujinami認為,由于疫情的到來,2022年出生人數的下降可能是受到2020年結婚數量下降的影響,因為在許多情況下,第一個孩子是在結婚兩年后出生的。“女性渴望生育的訴求越來越低。除了經濟和就業環境外,性別間的差距,尤其是在撫養孩子方面,給了女性較多壓力。日本社會在這些方面需要改善的還很多。”他說。

日本年輕人怎么看?

在快速老齡化的日本社會中,普遍認為結婚率的下降與出生率下降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那么,日本年輕人是如何看待婚姻、生育等問題的?對此,日本財團(The Nippon Foundation)在去年12月就此問題針對1000名17~19歲的日本年輕人進行了調查。

民調結果顯示,對于日本當前“高齡少子化”危機,74.1%的受訪者都感受到了危機。但在對于“未來是否會結婚”的問題,僅有16.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將來一定會結婚;約36.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想撫養孩子。

當被問及可能阻礙生育的因素,選擇“經濟負擔”因素占比最高,為69%;其次是“難以平衡工作和育兒的關系”,占比54%。

至于日本政府在高齡少子化問題上應對的表現,82%的受訪者認為不足。在他們看來,要緩解出生率下降的問題,39%的人希望免除學費,占比最高;33%希望政府提高對育兒家庭的補助;逾20%希望政府能提倡休育兒假,增加日托育兒機構數量并提高其質量。對于政府在應對人口問題方面的資金來源,“提高企業所得稅稅率”(29.5%)、“減少養老金相關支出”(22.2%)、“減少國際合作相關支出”(21.5%)為排名前三的選項。

“史無前例”的對策

對于日趨嚴峻的人口問題,岸田在今年1月對國會的講話中稱,出生率下滑導致日本正處于“社會崩潰的邊緣”,并強調解決這一問題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挑戰”。此前,岸田已多次表示,將推出“史無前例”的對策。他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注度不應只集中在那些有孩子的家庭,還要照顧到那些壓根不打算要孩子的人群。

2月28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支出總額為114.38萬億日元的2023財年預算案,其中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占比約為1/3,達到創紀錄的36.9萬億日元。

年初,日本東京都政府率先宣布了一系列應對少子化的新政策,自2023年10月起,東京都政府將為所有居住在東京的家庭中第二個孩子,免除0至2歲的保育費。除了免除二孩保育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還公布了另一項重磅措施,2024年1月起,將向居住在東京都的0至18歲未成年人,每人每月發放約5000日元。

目前,日本政府已對3至5歲二孩的保育費給予全額補貼,0至2歲的二孩保育費由政府補貼一半,其余一半由監護人承擔。第三個孩子開始,保育費全部免除。

今年4月,負責應對少子化問題的“兒童家庭廳”將開始運作。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此前也表示:“將從兒童的角度,討論真正需要的政策是什么,并系統地制定和完善兒童政策。”

不少日本民眾對“兒童家庭廳”在解決少子化等問題方面非常期待。

標簽: 史無前例 社會保障 日本政府 兒童家庭 死亡人數

相關閱讀

今日要聞!123年來首次!日本去年新生兒數跌

要聞

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似乎比預期來得更快更急。當地時間2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2022年新生兒數量跌破80萬人,為18

2023-03-01

山外山:CRRT設備未來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的

要聞

山外山在互動平臺表示,CRRT設備作為重癥監護室必配醫療設備,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重癥能力建設以及國產替代步伐的加快,將使得基層

2023-03-01

世界聚焦:中聯重科:農機產品占比不大 “

要聞

“國四”排放標準落地,農機、零部件成為業界香餑餑。這一重要的行業變革,對于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帶來哪些影響?今天第一財經記者以中小投資者

2023-03-01

一拖股份:“國四”標準實施后 公司產品市

要聞

“國四”排放標準落地對于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帶來哪些影響?記者今天致電農機類上市公司一拖股份,公司表示,市場上目前具備“國四”產品能力的

2023-03-01

天天微動態丨公司問答︱一拖股份:“國四”

要聞

隨著2022年底實施的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農機購置補貼已經全面向新標準靠攏,不符合“國四”標準的農機難享補貼。同時,新標準的落地,也

2023-03-01

今日要聞!123年來首次!日本去年新生兒數跌破80萬,17~19歲年輕人中僅16.5%愿意結婚

要聞

日本“高齡少子化”問題似乎比預期來得更快更急。當地時間2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2022年新生兒數量跌破80萬人,為18

2023-03-01

山外山:CRRT設備未來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的市場需求

要聞

山外山在互動平臺表示,CRRT設備作為重癥監護室必配醫療設備,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重癥能力建設以及國產替代步伐的加快,將使得基層

2023-03-01

世界聚焦:中聯重科:農機產品占比不大 “國四”標準實施不會帶來規模性影響

要聞

“國四”排放標準落地,農機、零部件成為業界香餑餑。這一重要的行業變革,對于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帶來哪些影響?今天第一財經記者以中小投資者

2023-03-01

一拖股份:“國四”標準實施后 公司產品市占率有望提升

要聞

“國四”排放標準落地對于相關上市公司將會帶來哪些影響?記者今天致電農機類上市公司一拖股份,公司表示,市場上目前具備“國四”產品能力的

2023-03-01

天天微動態丨公司問答︱一拖股份:“國四”實施后 公司產品市占率有望提升

要聞

隨著2022年底實施的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農機購置補貼已經全面向新標準靠攏,不符合“國四”標準的農機難享補貼。同時,新標準的落地,也

2023-03-01

風口上的腦科學研究如何從機制創新?陳天橋稱應先解決三大痛點

要聞

從腦機接口到數字游戲,2023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大量資金涌入腦科學領域,國內的腦科學研究也處于投資人高度關注的風口。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

2023-03-01

當前資訊!畢慧:能源化工領漲 黑色偏強 農產品走勢分化

要聞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早盤多數下跌。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9:10,滬鎳、滬錫、菜籽粕期貨主力合約跌幅均超2%;漲幅方面,原油、燃料油期貨主力合

2023-03-01

滬指數次上攻3300點 這一次會站穩嗎?

要聞

市場早盤低開后震蕩反彈,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滬指再度站上3300點。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9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5451億,

2023-03-01

A股限售股解禁一覽:43.06億元市值限售股今日解禁

要聞

Wind數據顯示,周三(3月1日),共有13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計解禁量為4 44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為43 06億元。從解禁量來看,

2023-03-01

天天播報:中原證券:建議短線關注通信服務、電力、醫藥以及工程建設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要聞

中原證券指出,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震蕩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六成倉位,短線

2023-03-0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