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第一個大熱文化地標,非1月1日正式開放的徐家匯書院莫屬。
【資料圖】
開門一個月,到館8萬人,借還書8萬冊,賣了8000杯咖啡,預約入館全靠搶……作為徐匯區圖書館的新館,徐家匯書院融匯了商業元素與文化功能,給老牌商圈和“都市景區”徐家匯帶來新的活力。
新圖書館,看上去“很商業”
徐家匯書院位于漕溪北路158號,西北方向是徐家匯天主堂,正門對著天主堂廣場,西側則是徐家匯觀象臺。書院建筑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由世界知名的奇普菲爾德事務所設計,外墻呈淺灰色,等距的細柱像整齊碼放的書籍,線條簡練,富有現代感。
據上海文旅官方微信“樂游上海”介紹,徐家匯書院所在的位置,曾為徐家匯觀象臺舊址,震旦大學、徐匯師范學校和匯師小學,以及西區汽車站候車室、徐匯區檔案館等,也曾坐落在這里。經歷百余年滄桑變幻,這塊地方與現存的建筑精品徐家匯藏書樓、徐匯中學、圣母院舊址等一起,成為徐家匯源AAAA級都市景區的重要打卡點。
徐家匯書院內部為建筑師俞挺團隊設計,以書架和閱讀、自習區域為核心,劃分了回字形的結構。中庭貫穿三層,光線透亮,3D打印的土山灣中國牌樓“光啟之門”立在南面,是最書院最吸睛的標志。一條長桌擺在正中,兩旁坐滿了讀者。回字形的內圈均為書架,有“建筑可閱讀”“徐匯文脈”等8大特色主題。回字形外圈有服務臺、導覽區、借閱機等設施。一樓東西兩側為咖啡館、兒童區,二樓東西兩側和三樓西側為閱覽和自習區,三樓東側為展覽區。
徐匯區圖書館此前長年棲身南丹東路80號的一棟老樓,可供借閱的書籍多、自習位置多,深受讀者喜愛。遷入徐家匯書院后,不僅解決了老讀者們看書學習的需求,也以全新的面貌吸引來很多新讀者和游客。
如果把書院當做一個常規的區級圖書館,那你一定會為訪客的熱潮感到吃驚。第一財經記者1月10日首次入館時大受震撼:書院內的座位幾乎坐滿,二三層北側陽臺的“陽光閱讀區”讀者尤其多,特別是視野最好、最適合拍徐家匯天主堂和徐家匯商圈的二層陽光閱讀區,書院特意打造的一個拍照點甚至需要排隊。
很多人專程來打卡,并不是圖書館的傳統讀者,關于“網紅圖書館”是否影響了正常閱讀的話題也很有熱度,但很多人借此機會接觸了書刊,了解借閱方法甚至辦卡,或跟隨導覽志愿者觀看了三層的土山灣畫館歷史展,也是很好的服務拓展。
2月1日,徐家匯書院發布了運行1個月的數據統計,到館讀者達99792人次、新辦讀者證2443張、借書人次22241,借還圖書總量82033冊。這樣的“驕人戰績”對圖書館運營來說,是非常可觀的。
書院一樓的咖啡區和地下一層由foo’mart東西公園經營,其中咖啡區入駐了永璞咖啡和主打茶飲的木寸野集,兩家店產能拉滿、一座難求。地下一層則有文創品銷售、藝術工坊、朱敬一藝術展、“撲捉上海”建筑歷史互動展等。把很大一部分場地交給商業品牌,在上海市的大中型圖書館中也是首例,體現出創新融合的方向。地下一層未來還預留了直通徐家匯地鐵站通道的條件。
在核心商圈打造網紅地標
據了解,看上去“很商業”、“人多得像逛街”的徐家匯書院,此前也曾計劃整體作為書店運營。2019年8月,上海書展上曾傳出“上海之光·徐家匯書院”要以大型書店的形式在2021年世界讀書日建成開業的消息。后經徐匯區研判,確定了把這棟新建筑作為徐匯區圖書館的新館舍。
徐家匯核心地段流量不俗,在人流如此密集之處建造圖書館,頗有新意。徐家匯書院從設計到服務,處處有精心打造的痕跡。館方重視網絡傳播,大批KOL試運行期間入館體驗、拍攝,做足了流量準備。書院甫一開放即成為網紅打卡點、文旅地標,并不意外。
運行1個月時,徐家匯書院就出現了7558人的入館日峰值,三層展覽的參觀人次也超過10000。商鋪總營業額70.06萬,賣出咖啡8409杯。含預約、導覽等功能的官方小程序“徐家匯書院”訪問量77萬人次。微博話題閱讀量1586.2萬次,小紅書筆記收藏點贊55萬次。1月13日起,徐家匯書院開始實施預約制。
一個小細節也成為徐家匯書院從爆火期轉入常規的標志:徐家匯地鐵站8號口旁漕溪北路80號的徐家匯藏書樓,貼心的工作人員在門衛室窗上貼了張提示紙條,指示徐家匯書院需再向前走一段路。1月10日記者看到這張紙條是手寫的,“徐匯書院100米”;2月3日記者看到已經換成了精心設計印制的塑料板。
給文旅地圖添一筆新氣象
參與設計上圖東館的建筑師林婧住在徐家匯書院附近,每天上下班都會路過書院。她和孩子經常到原徐家匯圖書館借書,書院開業后,她也第一時間去體驗。林婧對記者分享稱,“離家近的圖書館就是好圖書館”。從文化生活需要的角度來看,徐家匯書院的開放對周邊眾多居民、游客來說都是福音。
在上圖東館的設計中,林婧就主張,圖書館應該超越閱讀服務,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生活體驗。“徐家匯書院開放,一下子幫我解決了看書和喝咖啡兩件需求”,林婧告訴記者,徐家匯商圈目前僅有美羅城大眾書局和衡山和集兩家書店,前者無窗不透光、內部閱覽環境有限,后者空間有限、經常沒座位,“徐家匯書院可以提供安靜舒適的地方”。
隨著徐家匯書院的開放,修葺一新的徐家匯天主堂廣場也吸引到了更多人。陽光明媚的時候,攝影愛好者、帶孩子的家長、隨意歇腳的路人都能享受這里的美景。在廣場上能看到書院陽臺上的人群,人們彼此相望,成為對方照片中的風景。書院的建成開放,為大家解鎖了徐家匯的新玩法。
小紅書上,已經有多條包括徐家匯書院在內的城市漫步路線。回蕩百余年的土山灣文化,在今天依然發揮線索作用,成為人們一路打卡的線索。網友“熊仔周末指南”建議,從徐家匯書院出來之后,可以先后經徐家匯天主堂、氣象博物館、土山灣博物館、徐家匯藏書樓、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商圈,北上到交通大學東門,再往東到徐家匯公園參觀百代小樓等景觀,最終往衡復風貌區,打卡武康大樓等必到之地。
記者實地體驗,從書院向南,可到徐家匯大修道院舊址、上海電影博物館、光啟公園、徐光啟墓和徐光啟紀念館等地點。部分場館需要預約,或開放時間有限制,可通過“徐匯文旅”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詳細了解。林婧也向第一財經讀者推薦,在徐家匯空中連廊可以體驗到步行通過商圈的便利。空中連廊居高臨下,也是俯瞰徐家匯商圈、打卡拍照的好地點。
值得一提的是,徐家匯書院三樓的“傳承與影響——紀念土山灣畫館誕生170年藝術文獻展”,是1月11日不幸病逝的上海著名文史學者張偉的學術策展遺作。張偉年輕時多年在徐家匯藏書樓中“讀書破萬卷”,通曉上海文化掌故,尤其是對徐家匯源的歷史有諸多研究,他一定也希望從土山灣文化到今日徐家匯的活力氛圍,能為更多人所喜愛。
(本文攝影/佟鑫)
2023年上海第一個大熱文化地標,非1月1日正式開放的徐家匯書院莫屬。開門一個月,到館8萬人,借還書8萬冊,賣了8000杯咖啡,預約入館全靠搶…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研究員楊建文認為,《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是一個有針對性的頂層戰略。這份綱要把“高質量發展”具體化,抓住
歐盟對俄羅斯海運石油產品限價機制5號正式生效,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也采取同樣限價措施。這是繼去年12月對俄羅斯原油實施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
Zoom視頻通信公司正在裁減15%的員工,以適應增長放緩的局面。該公司首席執行官EricYuan周二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作為重組的一部分,該公司將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華爾街金融從業者不擔心ChatGPT搶了他們的飯碗。根據MLIVPulse調查,先進的人工智能(AI)系統有望最終取代金融、媒體、法
2023年上海第一個大熱文化地標,非1月1日正式開放的徐家匯書院莫屬。開門一個月,到館8萬人,借還書8萬冊,賣了8000杯咖啡,預約入館全靠搶…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研究員楊建文認為,《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是一個有針對性的頂層戰略。這份綱要把“高質量發展”具體化,抓住
歐盟對俄羅斯海運石油產品限價機制5號正式生效,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也采取同樣限價措施。這是繼去年12月對俄羅斯原油實施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
Zoom視頻通信公司正在裁減15%的員工,以適應增長放緩的局面。該公司首席執行官EricYuan周二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作為重組的一部分,該公司將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華爾街金融從業者不擔心ChatGPT搶了他們的飯碗。根據MLIVPulse調查,先進的人工智能(AI)系統有望最終取代金融、媒體、法
2月7日,科大訊飛在互動平臺表示,ChatGPT主要涉及到自然語言處理相關技術,屬于認知智能領域的應用之一,科大訊飛有堅實的相關技術積累,多年
廣濟藥業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因戰略發展需要,擬與濟寧市兗州區惠民城建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
“提前還貸潮”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席卷全國,到2023年春節后愈演愈烈。“還錢比借錢還難”已成為現實,目前,根據多個一二線城市居民反饋,想
2月7日,有消息稱抖音將于3月1日上線全國外賣服務,對此,抖音內部人士透露,并沒有“3月1日全國上線外賣服務”的計劃,與餓了么合作的外賣業
A股ChatGPT概念繼續走熱。截至2月7日收盤,包括神思電子(300479 SZ)、海天瑞聲(688787 SH)、神州泰岳(30002 SZ)等6只相關概念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