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數據,除GDP增長3%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劇變的人口數據:
2022年末,中國總人口為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2022全年出生人口下滑至956萬人,自然增長率由正轉負、降至-0.60‰。這不僅是建國以來出生人口首次跌破千萬大關,也是自1962年以來首次出現總人口的負增長。
【資料圖】
然而,這次的負增長可能僅僅只是開了個頭,根據媧育人口研究的預測,未來中國的人口還將進步一減少,到2027年跌破14億,到2043年跌破13億。
并且除了數字層面的變化,人口減少的背后還蘊藏著:由人口帶來的“甜頭”可能正在變“酸”。
早有預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口問題其實早就埋下了種子。
過去中國人口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保持較高的出生率,建國以來,我們經歷了三次大的嬰兒潮,年出生人口長期保持在2000萬左右的高位。另一個則是平均壽命的逐步提高,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就從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出生人口多、死亡率低,也就奠定了“人口第一大國”的江湖地位。
然而,平均壽命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數值越大,增速也就越慢,遲早會觸碰到瓶頸。加上前兩輪嬰兒潮誕生的人早已過了生育年齡,第三輪嬰兒潮誕生的人雖處于生育年齡卻沒有帶動新一輪的嬰兒潮。這兩個車輪子似乎轉不起來了。
另外,被寄予厚望的二孩、三孩政策放開,不僅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止不住出生人口下滑的趨勢。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2022年的出生人口僅有2016年的53%,幾乎成了“腰斬”。
問題接踵而至
人口減少還只是個開端,很多社會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首當其沖的是愈演愈烈的老齡化。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67億,占總人口的18.9%。國家衛健委預測,到2035年左右,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超過30%,中國將步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養老問題也愈發突出。如果養老金出現缺口,勢必需要國家通過其他渠道進行補充。
國民經略整理的數據顯示,2020年,已經有22個省區市出現養老金缺口,由中央調劑補足。如果未來,老齡化進一步加劇,養老金的缺口也很可能隨之擴大。
老年人口的增多,還將催生老年護理產業的發展。護理本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很難被自動化設備所取代,這意味著未來需要更多人加入照看老年人的隊伍,使進入其他產業的人比例減少。
其次,人口問題很快也會演化到經濟層面。
當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日本,自從1994年步入老齡社會開始,人口一直維持在1.27億左右,對應的GDP長期停滯在5萬億美元左右,一度被稱為“失去的20年”,然而這段“失去”的時間很快也要滿30年了。老齡化程度排名第二的意大利同樣落寞,自2007年起,人口和GDP也都陷入了停滯。
除了經濟發展按下“暫停鍵”,我們可能還會面臨“未富先老”。有研究指出,美日韓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3.5%時,人均GDP在2.5萬元以上,而當我們達到這一比例時,人均GDP僅有1萬多美元。
除了前面簡單提到的幾點,還有醫療保險缺口擴大、購買力喪失、勞動力減少等一系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問題的產生,并且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根治。
趨勢難以逆轉
人口危機破局的關鍵還得看生育。然而,當下最大的癥結也在于生得越來越少。究其原因,還是社會壓力不斷增大、年輕人生育意愿一路走低。
不同于60后、70后的大家庭,當下正值生育黃金年齡的80、90一代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人員構成往往是4:2:1的倒金字塔型。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大學畢業起,就可能面臨1個人撫養6個老人的沉重負擔。加上高房價、高生活成本的壓力,別說生娃了,大部分人甚至不敢結婚。再加上社會文化的變遷,特別是獨身主義思潮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對于組建家庭毫無興趣。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一人戶”家庭達到1.25億,占比超過25%。在“一人戶”家庭里就包含了很大比例、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年輕人。
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只有人的發展才是根本的發展。
2022年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年,人口拐點已經出現。短時間內,這樣的形勢幾乎沒法逆轉。但尹哥還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幫助年輕人減負和鼓勵生育的政策出臺,讓大家能生、敢生、愿生。
另外,尹哥還想提醒的是,盡管人口的數量很重要,但生命的質量也很重要,做好婚前、孕前、產前和新生兒檢查,規避潛在風險,擁抱主動健康,才能擁抱幸福的人生。
(尹燁為華大集團CEO)
參考資料:
[1]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301/t20230117_1892090.html
[2] https://www.xuexila.com/zixun/redian/c1641551.html
[3] https://www.maigoo.com/news/655083.html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491481706412212&wfr=spider&for=pc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384022558130780&wfr=spider&for=pc
[6] https://m.yuwa.org.cn/predict/
[7] https://mp.weixin.qq.com/s/HyxJL3tW1xSUxaCvLF82jA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數據,除GDP增長3%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劇變的人口數據:2022年末,中國總人口為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
億緯鋰能投資約155億元擴產能1月18日,億緯鋰能連發兩個投資公告。該公司擬與四川成都簡陽人民政府就2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訂投資合
1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在發布會上指出,目前我國尚沒有監測到XAY 2的變異株,將繼續跟蹤國際動態,進一步加強我國輸入病例
1月19日,樂華娛樂(02306 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藝人經紀第一股”。截至發稿,樂華娛樂漲幅為40%,報5 73港元,此前盤中漲超50%。樂華娛樂為
業內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定的瓶頸,面臨一定的挑戰。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各環節的新技術層出不窮。充電樁行業未來的建設需求放量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數據,除GDP增長3%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劇變的人口數據:2022年末,中國總人口為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
億緯鋰能投資約155億元擴產能1月18日,億緯鋰能連發兩個投資公告。該公司擬與四川成都簡陽人民政府就2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訂投資合
1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在發布會上指出,目前我國尚沒有監測到XAY 2的變異株,將繼續跟蹤國際動態,進一步加強我國輸入病例
1月19日,樂華娛樂(02306 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藝人經紀第一股”。截至發稿,樂華娛樂漲幅為40%,報5 73港元,此前盤中漲超50%。樂華娛樂為
業內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定的瓶頸,面臨一定的挑戰。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各環節的新技術層出不窮。充電樁行業未來的建設需求放量
1月19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 49%,深證成指漲0 87%,創業板指漲1 08%。盤面上看,數據安全、網約車、醫療服務、證券等板
日前,《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白皮書(2022)》發布,針對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歷史案例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通過總結歷史經驗和規律
今年以來,保險機構調研較為積極。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月18日,已有59家保險機構合計參與A股上市公司224次調研。從險資關注的行業來看,電子
1月18日,天齊鋰業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231億元-256億元,同比增長約10到11倍。針對業績大漲的原因,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天齊鋰
從今天的行情來看權重盤整,信創、半導體等新興行業春意盎然,春季躁動能否持續?世紀證券宋志云認為熱點輪動,春季行情有望延續。國泰君安袁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