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訊:中期業績為何不及預期?如何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中國華融回應

2022-08-16 22:53:48   來源:南國今報

8月16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經初步測算,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約為188.78億元,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8億元。

據中國華融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就業績變動要原因、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工作等問題答記者問,以下是要點匯總:


(相關資料圖)

中期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同比明顯增加

中國華融表示,2022年公司中期業績未及預期,主要原因如下:

(一)受上半年資本市場持續波動的影響,公司持有的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動,錄得較大浮虧。

(二)受宏觀經濟承壓及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影響,相關客戶履約能力下降,資產質量下遷,出于審慎考慮,公司本期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同比明顯增加。信用風險增加疊加資產規模壓降的影響,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收入同比減少。需要說明的是,當期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夯實了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

5家子公司股權交易對價合計約304.8億元

中國華融表示,根據監管要求,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嚴格遵守國資管理部門關于國有金融股權轉讓相關制度規定,有序推進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工作。截至目前,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已完成股權轉讓,華融信托股權轉讓已完成摘牌并提交董事會審議通過,上述5家子公司股權交易對價合計約304.8億元。

上半年公司收購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規模逾130億元

中國華融稱,中國華融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和監管規定,在壓實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主體責任、股東責任、地方屬地責任和監管責任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合規參與改革化險,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用好增量支持政策,積極對接商業銀行業務需求,加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提高處置效率。2022上半年,公司收購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規模逾130億元。

公司已與陽光集團等簽訂重組框架服務協議

中國華融介紹,今年以來,中國華融運用“債權+股權”“金融+產業”等特色工具箱,積極開展“保交樓”、爛尾樓盤活、問題資產并購重組等項目。公司已與陽光集團、新華聯集團簽訂重組框架服務協議,全面參與推動重組紓困。各經營單位立足屬地,服務區域涉房風險化解。通過“法律隔離、實質管控、封閉運行、重組盤活”等模式,助力受困房企盤活存量、重組資產、優化布局。

在實際化險工作中,公司通過綜合運用財產權信托隔離、重整投資、債務清理、共益債投資、代工代建、托管服務等多種手段,在盤活地方重點民生工程、國企房地產輔業剝離、高新區低效用地升級等方面已積極推進一批項目。同時,與地方政府簽署支持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合作協議,加強與頭部建筑施工企業合作,支持其紓困需求,降低房地產市場風險對上下游行業的沖擊,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標簽: 股權轉讓 銀行不良資產 股權交易 市場風險 陽光集團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環球時訊:中期業績為何不及預期?如何化解

要聞

8月16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經初步測算,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約為188 78億元,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公司

2022-08-16

全球速訊:金融資產浮虧較大,中國華融上半

要聞

8月16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經初步測算,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約為188 78億元,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公司

2022-08-16

每日熱訊!社論:創新機制需要企業主體的常

要聞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印發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下稱《方案》)。總體目標是,到2023年底,一批惠企創新政策

2022-08-16

焦點熱議:龍湖集團回應網傳將于8月底破產:

要聞

8月16日晚間,龍湖集團官微發布聲明稱,近日,有人在社交平臺惡意散布“龍湖將于8月底破產”等謠言,對公司的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對于上述惡

2022-08-16

信息:京津冀老齡化超全國均值,資本布局津

要聞

不斷加深的老齡化正在對京津冀地區養老服務資源的供給形成挑戰。“十四五”時期,京津冀三地將加強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醫養結合

2022-08-16

環球時訊:中期業績為何不及預期?如何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中國華融回應

要聞

8月16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經初步測算,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約為188 78億元,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公司

2022-08-16

全球速訊:金融資產浮虧較大,中國華融上半年預虧188.78億元

要聞

8月16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經初步測算,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約為188 78億元,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公司

2022-08-16

每日熱訊!社論:創新機制需要企業主體的常態化參與

要聞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印發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下稱《方案》)。總體目標是,到2023年底,一批惠企創新政策

2022-08-16

焦點熱議:龍湖集團回應網傳將于8月底破產:謠言,已報案并獲受理

要聞

8月16日晚間,龍湖集團官微發布聲明稱,近日,有人在社交平臺惡意散布“龍湖將于8月底破產”等謠言,對公司的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對于上述惡

2022-08-16

信息:京津冀老齡化超全國均值,資本布局津冀承接北京養老需求

要聞

不斷加深的老齡化正在對京津冀地區養老服務資源的供給形成挑戰。“十四五”時期,京津冀三地將加強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醫養結合

2022-08-16

天天即時:17部門發文聚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塑料污染治理領域迎重要會議丨明日主題前瞻

要聞

①國家電網稱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作用,特高壓開工建設或將重回高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強調,確保電網安全運行。科學安排

2022-08-16

焦點信息:惠州首套房首付比降至20%,激活剛性需求

要聞

繼取消限購之后,惠州市再次發布樓市松綁政策,降低了首套房首付比例。據惠州市委機關報惠州日報報道,自2022年8月15日0時起,居民家庭首次購

2022-08-16

當前熱議!研究稱30年后超1億美國人將生活在“極端高溫帶”!高溫指數或達52攝氏度

要聞

持續的高溫干旱令美國最大水庫米德湖的水位大幅下降,自5月以來,該湖已第四次浮出人類遺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位于美國華達州和亞利桑那

2022-08-16

全球新消息丨京東方A:限電不會對公司整體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要聞

京東方A8月16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四川區域下屬子公司接到相關部門通知,為確保民生用電,企業需做好生產調整。截至目前,公司在成都市及綿陽

2022-08-16

世界百事通!雙匯發展: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7.62% 擬10派6元

要聞

雙匯發展8月16日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9 02億元,同比下降19 92%;凈利潤27 3億元,同比增長7 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

2022-08-16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