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區將舉辦首屆西山永定河文化節 彰顯文化生態魅力為目標

1月8日,記者從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兩會上了解到,以推動山水文化融城,彰顯文化生態魅力為目標,石景山區正在積極推進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

2021-01-11

“科創+文創”賦能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擁有世界先進的室內恒溫水下攝影棚和亞洲最大的室外拍攝水池。恒溫水池經過過濾,清澈見底,水質達到五星級酒店泳池的標準。東方影都水

2021-01-11

山西五里后墓地土隨葬的金剛杵 中國元代考古中首次發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隰縣五里后墓地發現元代隰州刺史韓昇墓碑,并出土隨葬的金剛杵,這也是中國元代考

2021-01-11

讓古老不再遙遠 敦煌壁畫樂器“復活記” 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

2019年,在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上,琵琶、箜篌、篳篥、胡琴、鼓、琴、瑟等來自敦煌的聲音回響在市政大廳禮堂。身著彩裳、手持古樂器的演奏

2021-01-11

羅城遺址新發現:楚文化入湘可追溯至春秋中期

羅子國城遺址(羅城遺址)考古發掘及專家現場會9日在湖南岳陽市屈原管理區舉行。與會專家認為,羅城遺址北部小洲羅地點出土大量春秋中期甚

2021-01-11

“立春”“冬至”誰才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又是怎樣劃分呢

新近有學者對二十四節氣排序方法提出疑問,表示以春季立春為首、以大寒為尾的排序方法錯誤,應當以冬季的冬至為首,以大雪為尾。那么以冬至

2021-01-08

紀錄片《古書復活記》用代代傳承下來的修復手藝讓破損的古書復活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古書復活記》,用鏡頭記錄了一批用自己的修復技藝讓古書傳之后世的古籍守衛者。萬卷古今

2021-01-08

廣州塔上演“國樂盛典” 方錦龍陳軍同臺獻藝 向大眾傳遞國樂文化魅力

一場特別的國樂盛典7日晚在珠江水畔、廣州塔下上演。竹笛、琵琶、二胡、古箏、三弦……眾多傳統中國樂器輪番開腔,或高亢或低回,或悠揚或

2021-01-08

原創音樂劇《重生》首次亮相北京的舞臺

一份守護人民的執著信仰,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麗承諾,以真實故事為創作題材的音樂劇《重生》6日晚登上天橋藝術中心,首次亮相北京

2021-01-08

江蘇南通市崇川區建成金滄江紀念館 秉承歷史淵源

100多年前,韓國史學家、愛國詩人金滄江在江蘇南通寫下通州從此屬吾鄉的詩句;如今,江蘇南通市崇川區建成金滄江紀念館,秉承歷史淵源,再續

2021-01-08

長三角紅色博物館攜手傳承紅色文化 推進新時代紅色事業優質高效發展

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杭州市方志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南湖革命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渡江戰役紀念館作為發起單位,1月5日在杭州共

2021-01-07

江西出臺保護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辦法 2月1日起施行

記者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獲悉,《江西省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保護辦法》已經江西省人民政府第5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于1月5日正

2021-01-07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能否緩解影視原創編劇缺少的困境

繼電視劇《大江大河》贏得滿堂彩后,它的續集《大江大河2》又成了熱播劇。《大江大河2》的豆瓣評分9 2分,多個話題先后登上微博熱搜榜。這

2021-01-07

“2020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舉行 本次展覽有9名美術家入選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0江蘇省優秀美術家系列展日前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行。本次展

2021-01-07

油畫《父親》首次系統修復 讓人類文明賡續綿延

油畫《父親》是一件家喻戶曉的作品,畫面中淳樸憨厚的農民形象,深深地打動了無數人的心,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細心的觀眾留意到,

2021-01-07

陜西公布全省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錄 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753處

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了解到,陜西公布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等數百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數萬件

2021-01-07

《龍貓》官方唯一簡體中文版繪本新書在滬發布

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1月5日迎來了自己80歲生日,同日,宮崎駿代表作《龍貓》官方唯一簡體中文版繪本新書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據了解,動畫

2021-01-06

中國文聯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舉辦 展出321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畫面等

1月5日上午,第四屆中國文聯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開幕。本次展覽以崇德尚藝潛心耕耘為主題,共展出321幅珍貴的歷

2021-01-06

福建京劇院打造青春版《真假美猴王》 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

福建京劇院5日在福州舉行青春版《真假美猴王》建組動員大會。元旦剛過,福建京劇院即啟動看家劇目復排,打造由第四代優秀青年演員主演的青

2021-01-06

《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 南京兒童描繪“方寸間夢想”傳承“生肖文化”

《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活動5日在南京舉行,《辛丑年》生肖文化主題郵展也于當日開放。南京兒童通過多種藝術形式,描繪新年愿景,在方寸間

2021-01-06

“十三五”期間共有13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歸中國

2020年11月,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被追索回國;2020年12月,馬首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過去五年,我國共有1300

2021-01-06

河南博物院——煥新更精彩 全面展現中原文化

在中華文明遺產地圖中,河南博物院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河南博物院創建于1927年,是國內成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國

2021-01-05

國博新展回顧中國戲曲教育70年 展覽大約持續2個月

熠熠生輝的戲服、彌足珍貴的黑膠唱片、五光十色的舞臺劇照……2020年12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戲曲學院聯合主辦的薪火相傳——中國

2021-01-05

海南樂東一村民癡迷收藏30多年 向人們展示著黎族獨特的文化魅力

1972年的山蘭稻谷、紋樣精美的龍被、黎族大耳環……在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館內,西黎村村民王秀芹30多年收藏的上千個記錄

2021-01-05

綜藝節目創作掀起“青春”熱 用多樣態影像呈現青春群像

16歲上清華,24歲當火箭工程師,29歲已累計參加79次航天發射任務……90后青年于新辰有著令人驚艷的履歷,而他并不是孤例。近期,四川衛視青

2021-01-05

2021年中國電影迎來開門紅 元旦當日票房6.01億元

國家電影局4日發布數據,2021年1月1日至3日(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達12 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 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其中元旦當日

2021-01-05

看得見傳統 留得住美麗 先讓文化實用起來再將文化傳播出去

從傳統舊式日歷到如今功能多樣、款式豐富的日歷書,日歷書市場逐年火熱起來。今年,在日歷書的銷售排行榜中,既有《故宮日歷》《豆瓣電影日

2021-01-04

跨年晚會如何避免同質化 應打破傳統晚會的概念

伴隨著2021年的到來,各大衛視和網絡平臺的跨年晚會紛紛落下帷幕。今年又有眾多新的平臺加入這場跨年之戰,不論是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湖南

2021-01-04

上海京劇院推出“飛雪迎春”等四大演出季 將京劇唱念做打融入現代生活

1月2日,上海京劇院初·創京劇小戲展演在周信芳戲劇空間上演。彰顯信仰力量和眾志成城精神的三出小戲引起觀眾情感共鳴,臺下的掌聲真摯而熱

2021-01-04

甘肅文旅演藝唱響絲路 挖掘了西北風情 演繹經典傳遞時代溫情

我一歲半就跟父母來到了蘭州,1958年離開,整整待了十年,這是第十場個人作品音樂會,我希望十全十美。國家一級詞曲作家、知名音樂制作人吳

2021-01-0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