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推出“賀歲迎春”線上展 展示古人對吉祥與福壽雙全的祈盼

沈陽故宮近日推出賀歲迎春線上展,展覽以吉祥文字為主題,遴選沈陽故宮館藏帶有福、壽文字的清宮精美文物,展示古人對吉祥與福壽雙全的祈盼

2021-01-27

從故宮的‘看門人’ 到現在世界遺產的推廣人

原來我是故宮的‘看門人’,現在我是世界遺產的推廣人。單霽翔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作為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

2021-01-27

山西展出600余件傳統銀飾串聯起中國民間銀飾的發展脈絡

如銀歲月美意延年——山西傳統銀飾展26日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開展,從春秋戰國到現代,600余件傳統銀飾串聯起中國民間銀飾的發展脈絡。這些縱

2021-01-27

北京擬鼓勵歷史建筑有序開放 擦亮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

北京市堅持先保護后利用的原則,擬鼓勵和支持歷史建筑等保護對象的合理利用和有序開放,鼓勵歷史建筑結合自身特點和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

2021-01-26

總臺特別節目《美術經典中的黨史》開播 每集15分鐘共100集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謳歌偉大的黨帶領人民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成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等部門

2021-01-26

探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股新老力量“謀變” 賡續中國白族文化

洱海邊,87歲的白族農民將傳統繡花圖案和色彩用油畫顏料再次演繹,創作出一幅幅色彩大膽、造型單純、構圖質樸的作品;蒼山下,95后海歸白族

2021-01-26

“滇王與南越王”展在穗揭幕 289件(套)文物亮相 展現獨特魅力

滇王與南越王展25日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揭幕,共展出滇粵兩地289件(套)珍貴文物,為觀眾重構2000多年前的滇、南越兩個地方王國的歷史圖

2021-01-26

走進大麥地巖畫:探訪刻在石頭上的“無字天書” 領略人類祖先的非凡智慧

人猿相揖別的幾百萬年后,人類才真正進入文字時代。在文字出現前的史前時代,巖畫是人類先民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世界語。巖畫是一種石刻文

2021-01-26

198件漢唐宋元時期樂舞戲曲主題的陶俑 磚雕等文物展出

《清平樂——黃河流域漢唐宋元樂舞戲曲精品文物展》25日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展出了198件漢唐宋元時期樂舞戲曲主題的陶俑、磚雕等文物。

2021-01-26

千年湘菜全國巡回展長沙啟幕 讓民眾近距離感受湘菜獨特魅力

23日,千年湘菜全國巡回展在長沙黃興路步行街黃興廣場揭幕。巡回展以首站長沙為起點,全方位展示千年湘菜文化,探究湘菜起源及發展,讓民眾

2021-01-25

陜西首屆六大考古新發現發布 六個項目入選

陜西首屆六大考古新發現22日在西安發布,陜西府谷寨山石峁文化大型墓地、秦始皇帝陵陵西墓葬、空港新城隋王韶家族墓園等六個項目最終入選。

2021-01-25

西南茶馬古道:漢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 凝鑄了漢藏之間的血脈聯系

西南茶馬古道是我國歷史上內地同西南邊疆地區和周邊鄰國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廊道遺產。就國內部分而言

2021-01-25

河南偃師發現商代最早最完備的城市水系 匠心與智慧再引今人贊嘆

沒有地下綜合管廊的3500年前,規模宏大的都城中,城市水系如何穿城而過?商代工匠還掌握了多少巧妙的施工技術?最新考古證實,偃師商城擁有迄

2021-01-25

廣州公共文化空間遍布大街小巷 讓文化發展真正惠及百姓

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22日消息,十三五以來,廣州市不斷完善和優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強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公共服務效能明顯提升,涌現

2021-01-25

“歷史的底稿—十七世紀以來的中外報刊珍藏展”在滬開展 將延續至4月9日

1月21日,由上海圖書館中西文化交流中心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聯合舉辦的歷史的底稿—十七世紀以來的中外報刊珍藏展在上海徐家匯藏書樓正式開

2021-01-22

“80后”手藝人:在民宿里傳承木藝 手藝人也是守藝人

距離泰寧縣城20公里的地方,有一間巧手木匠搭建的大坑小院民宿。來這里的客人,不僅可以體驗鄉間悠閑的慢生活,還能跟民宿主人吳清貴學習木

2021-01-22

甘肅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燈下 把敦煌故事講給世界聽

絲路重鎮敦煌,是廣闊沙漠中的文化綠洲,是中國、印度、希臘和伊斯蘭四大文化體系匯流之地。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斯坦因闖入莫高窟藏經洞,

2021-01-22

愛藝術的“打工人”為什么近來不斷在互聯網上刷屏

工棚里自學彈古箏,用煤炭在地上作畫,在工地木板上練書法,養雞場里深情朗誦,莊稼地里跳鬼步舞,外賣送餐途中彈鋼琴……這些看似違和的場

2021-01-22

新疆卓爾庫特古城確認為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北沿一處高等級城址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通過對輪臺縣卓爾庫特古城的

2021-01-22

2021年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將推出“云上”文化大餐 發布15000件文物影像

從20日的臘八開席起始,2021年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將推出云上文化大餐,備受關注的故宮數字文物庫欄目將全新發布15000件文物影像,并推出

2021-01-21

孔子博物館開展 129件年俗文物集中亮相 大部分展品為首次集中展出

天清地寧——孔府過大年展20日在位于孔子故里山東曲阜的孔子博物館開展。本次展出年俗文物共計83件(套)、129件,文物均從歷代孔府舊藏中挑

2021-01-21

中國官方上線“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在網上感受家鄉的味道

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主辦的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20日正式啟動上線。春節、元宵節是中國人的重要傳統節日,2006年

2021-01-21

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正式開放 感受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絢爛光彩

由世茂集團投資、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的中國首座非國有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日在福建石獅舉行開館儀式。歷時兩年三個月建造的福建省世茂海上

2021-01-21

中華文化是詩意人生的樂土 以詩言志陶寫心聲

相傳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上鐫刻著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然而在事實上,古希臘人經常把崇拜的目光對著天庭,倒是生活在遙遠東方的中華民族才

2021-01-21

在中共三大會址感悟紅色文化 重溫光輝歷史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音樂響起,觀眾揮舞國旗,與演員同唱歌曲。這是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紅色文化展演我和我的祖國詩歌快閃的一

2021-01-20

三頁發黃手稿上沉甸甸的議決案極為寶貴

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有三頁發黃的手稿,它就是《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的手寫稿,是中共三大最重要的

2021-01-20

上海熱門文化旅游景點數字化轉型提速 呈現三大特色

上海市消保委從需求側出發,連續兩年對上海熱門文化旅游景點數字化服務能力進行評價。1月19日,上海市消保委主題樂園專業辦公室會同浦東新

2021-01-20

讓年輕人感受到世界遺產的文化魅力

只有讓年輕人感受到世界遺產的文化魅力,才能全面實現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傳承,展現文化遺產強盛的生命力每一個中華兒女,都驕傲于我們

2021-01-20

歷時四載編纂的《嵩岳寺塔》問世 還原1500年前“創塔之謎”

中國第一塔嵩岳寺塔何以歷經1500年仍巍然屹立?歷時四載編纂的《嵩岳寺塔》一書19日問世,還原1500年前創塔之謎。當日,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

2021-01-20

臘八節的由來有著各種不同的傳說 它的習俗不只有喝粥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臘八節來臨,冬天里,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足以溫暖人們的胃,它的做法看似簡單,卻也有著頗為悠久的歷史

2021-01-2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