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從中國到世界 這項非遺傳承千年

2025-05-15 17:34:1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賽龍舟,作為一項傳統習俗和體育活動,承載著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精神追求,在我國已傳承千年。賽龍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龍舟競渡也是我國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今天的《文化中國行》,我們一起追尋賽龍舟的歷史文脈,感受龍舟競渡的激情與拼搏。

鑼鼓聲起,水花飛濺,龍舟飛馳,在被譽為中國龍舟名城的湖南省汨羅市,66名龍舟健兒在汨羅江上,形同一人,揮動槳柄,向終點奮力前進,這是大家在為5月下旬即將在這里舉行的國際龍舟賽進行訓練準備。

汨羅的龍舟賽多以村為單位,進行組隊。“五月五,龍船下水打爛鼓”這句湖南當地流傳多年的俗語,記錄著龍舟競渡自古至今激烈的氛圍。龍舟,是龍與舟的結合,一條傳統龍舟要經過選材、伐木、放樣、組船、捻縫、上漆、繪鱗等10余道工序才得以誕生。

總臺央視記者 黃達:一條龍舟可以有多長?比如我身邊的這艘可坐66人的龍舟,如果通過鏡頭您的感受還不是很直觀,那我給您一個數字,如果把它立起來,它的高度相當于10-11層樓。而這里的工人們介紹,他們做的最長的龍舟可以乘坐126人,長度達到62米。如果同樣立起來,相當于20多層樓的高度。

湖南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許桂生:做龍舟傳承到我們這一代已經是100多年了,我兒子一代就是第六代了。龍頭是一條龍舟的靈魂,它要昂揚向上。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想通過這個龍頭,包括龍舟,體現這個龍的精氣神,也體現我們自己的精氣神。

每條新龍舟在下水前,還要由當地德高望重的人士為龍頭點睛,老龍舟下水時,也要經歷特殊的儀式,傳說人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賦予其龍的活力。

在寧波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戰國時期的銅鉞上,龍紋和劃舟相結合的形象就已經出現。兩條龍形紋飾之下,四個形似頭戴羽冠的人物,雙手劃槳,奮力向前。

寧波博物院典藏研究部助理館員 鮑亦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被稱為水的主宰,所以古代人就覺得龍是可以改變天氣雨晴的變化。通過劃龍舟以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憧憬,它其實起源于農耕社會對于自然的一種崇拜和敬意,也體現出了人與自然共通和諧的理念。

此外,劃龍舟還被賦予了紀念先人的意義。其中之一就是愛國詩人屈原。戰國末年,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相傳沿岸百姓紛紛發舟打撈。此后,這個駕舟相救的場面相沿成習,端午節劃龍舟也成了人們紀念屈原的習俗之一。

從陜西到云南,再到廣東等地,每年的農歷三月開始至農歷八月中秋,賽龍舟活動會在不同的地區接連上演,與此同時,賽龍舟也發展出了多種不同形式,競技性不斷增強。例如,從唐代開始,賽龍舟時,人們會在水面的終點插上一根長竿,纏上五顏六色的錦布,稱之“錦標”,并以首先奪取錦標者為勝。這也被認為是現代體育中錦標賽“錦標”一詞的來源。

龍舟隊隊員 周鶴:劃龍舟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水上水上運動了,它更像是一個精神傳承。鼓一響,就像號令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盡自己的全力、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團結一致,奮力去拼搏冠軍。

如今,歷經歲月洗禮,承載著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精神的古老龍舟,依舊持續迸發著其魅力與吸引力。 據中國龍舟協會數據,2025年,全國注冊的龍舟隊伍就達到了近300支。一家家龍舟工廠近年來也持續開啟繁忙模式。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通過玻璃鋼等材料的應用,現代龍舟具有了更高質量和更強的競賽性能。各式龍船文創也火熱遠銷澳大利亞、毛里求斯等地,甚至一度“一船難求”。

數據顯示,全球開展龍舟運動的國家已達近百個。“龍舟入奧”進程也在不斷推進。

從中國到世界,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傳承千年的龍舟破浪向前,生生不息。

標簽:

相關閱讀

文化中國行丨從中國到世界 這項非遺傳承千

文化

賽龍舟,作為一項傳統習俗和體育活動,承載著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精神追求,在我國已傳承千年。賽龍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2025-05-15

“搶救民間家書”走過20年 家書博物館入藏

文化

搶救民間家書20周年紀念大會暨2025中國家書文化論壇1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張丁介紹,截至目前,博物館收藏

2025-05-15

2025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四川省選拔

文化

為期4天的四川技能大賽暨2025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四川省選拔賽14日在瀘州市落下帷幕。36位參賽選手獲評一、二、三等獎,其中6位獲一

2025-05-15

協同發展的第11年,京津冀微旅游更火了

文化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天天樂道,津津有味。根據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測算,今年五一假期,河北省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超一成。省外客源

2025-05-15

“一百零一個愿望——漢字藝術展”亮相意大

文化

記者14日從中央美術學院獲悉,為慶祝2025年國際中文日,一百零一個愿望——漢字藝術展于當地時間5月13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禪宮藝術中心開幕,

2025-05-15

文化中國行丨從中國到世界 這項非遺傳承千年

文化

賽龍舟,作為一項傳統習俗和體育活動,承載著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的精神追求,在我國已傳承千年。賽龍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2025-05-15

“搶救民間家書”走過20年 家書博物館入藏8萬多封家書

文化

搶救民間家書20周年紀念大會暨2025中國家書文化論壇1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副館長張丁介紹,截至目前,博物館收藏

2025-05-15

2025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四川省選拔賽落幕

文化

為期4天的四川技能大賽暨2025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四川省選拔賽14日在瀘州市落下帷幕。36位參賽選手獲評一、二、三等獎,其中6位獲一

2025-05-15

協同發展的第11年,京津冀微旅游更火了

文化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天天樂道,津津有味。根據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測算,今年五一假期,河北省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超一成。省外客源

2025-05-15

新疆文物地圖更新記

文化

塔克拉瑪干沙漠綿延的沙丘中,幾頂帳篷立在暗夜之中。等第一縷陽光灑過這片沙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荒漠無人區專項調查隊

2025-05-15

感受一朵棉花背后的喜怒哀樂

文化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袤的土地上,有著一朵朵白云,這些白云小巧精致,是當地農民的收入來源。這就是棉花。近日,一部名為《地上的云朵》的

2025-05-15

【理響中國|讀懂中華文明】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

文化

中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的跨度都很大,地理環境、物產資源、氣候生態復雜多樣,自古以來中華文明的各個區域始終緊密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

2025-05-15

“一百零一個愿望——漢字藝術展”亮相意大利威尼斯展示中文之美

文化

記者14日從中央美術學院獲悉,為慶祝2025年國際中文日,一百零一個愿望——漢字藝術展于當地時間5月13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禪宮藝術中心開幕,

2025-05-15

“漢韻陽陵·文創雅集”文創集市活動舉辦

文化

14日,在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聯合西安市經開第三中學舉辦的漢韻陽陵·文創雅集文創集市活動在漢陽陵帝陵館廣場舉

2025-05-15

第三屆“百團百角唱瀟湘”湖南省文藝院團競演活動啟動

文化

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湖南決定舉辦第三屆百團百角唱瀟湘湖南省文藝院團競演活動。14日召開的百團百角唱瀟湘

2025-05-1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時尚2024年虧損1.59億元,能否順利重組轉型“雙主業”受關注

中國網財經2月26日訊 日播時尚2024年年報近期出爐。報告期內,日播時尚實現營業收入8 66億元,同比下降15 7%;歸母凈利潤為-1 59億元,而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