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春節是蘊含詩意的節日?

2025-01-29 18:48: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記者 上官云)“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似乎就在轉眼之間,新春佳節已如期而至。隨著歲月流逝,春節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

2025年春節是“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鄭艷表示,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詩意。

而且,春節讓我們在忙碌與喧囂的生活中暫時停下腳步,通過一系列富有儀式感的活動,強化家族情感,弘揚傳統文化,確保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能夠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春節起源于何時?

許多人可能會好奇,春節是怎么來的?

資料圖:市民在南寧花鳥市場一處年貨攤位挑選春聯。陳冠言 攝

鄭艷解釋,一般認為,春節起源于豐收祭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興起并定型于中國古代農業社會,遵循的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律。

歲末年終,冬春交接,人們在獲得豐收后,充滿了對自然饋贈的感激,也無比期待下一個農事循環,于是,便在這個時間段內舉行大型歲時祭祀儀式,表達內心的這些感情。

上古社會,科學技術尚且不夠發達,因此,人們往往從神靈是否保佑的角度出發,去理解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上古春節的主要習俗活動便是祭祀神靈以祈求豐收。

當然,春節也與“年”這個概念密切相關。按照甲骨文來說,“年”可以指莊稼成熟的周期。

有趣的是,民間還流傳著各種有關年獸的故事,基本情節大致相同:“年”是一種兇猛異常的怪獸,每到年末就會闖入村落吃人。人們為了躲避“年”的侵襲,便在新年前夕四處躲避。

不過,后來人們偶然發現了“年”害怕響聲和火光的弱點,便放鞭炮、掛紅燈、貼春聯,以此來驅趕“年”,保護家園平安。后來,這些習俗逐漸演變成了春節的習俗活動。

辭舊與迎新

作為一年的尾聲,除夕扮演著辭舊迎新的關鍵角色。

資料圖:過年掛燈籠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紅燈籠寓意紅紅火火、團圓美滿。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進入臘月以后,家家戶戶沉浸于大掃除、貼春聯、掛燈籠等傳統春節習俗之中,營造一個清新宜人的居家環境以迎接新春,這也象征著對過往歲月的告別與對未來的期盼。

除夕之夜,一家人圍爐共聚,享用豐盛的年夜飯,守歲、辭歲,這份溫馨與團聚的深切情感,正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理念的生動體現。

至于正月初一,可以說是傳統春節的正日,標志著新一年的正式啟幕。人們在這一天早早起身,身著新裝、互拜新年,傳遞著祝福與喜悅。

孩童們則滿懷期待地接過長輩饋贈的壓歲錢,壓歲錢的數目可能有多有少,但這卻是長輩對孩子們平安健康成長的祈愿,也代表著對家族未來繁榮昌盛的美好期盼。

所以說,正月初一的種種習俗,基本都是在鼓勵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在新的一年里以全新的面貌和昂揚的態度,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與機遇。

吃些什么?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飲食文化豐富多彩。

餃子作為春節期間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象征著團圓和財富。包餃子時,家人圍坐一起,邊聊天邊勞作,象征著團結與和諧;餃子的形狀似古代的元寶,寓意財富與好運。

有時候,人們在餃子里包入硬幣、糖果或紅棗等,吃到這些特殊餃子的家庭成員被認為會在新的一年里擁有好運或甜蜜的生活。

資料圖:餃子,是過年期間的“主角”之一 李典 攝

年糕也是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傳統美食。年糕香甜軟糯,“年”與“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事業步步高升,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魚肉菜肴亦必不可少。魚寓意著“年年有余”,象征著豐收和富足。各種美食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享受,更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有意思的是,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即人類的誕辰日。這一天,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有的人家會吃七樣羹,祈求一年的吉祥如意和家人的平安健康。

文化底蘊深厚的節日

鄭艷認為,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其習俗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詩意。

貼春聯是春節期間一項重要的傳統習俗。春聯又稱門對、春貼、對聯等,是用紅紙書寫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對未來的憧憬。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韻律美。其內容中常出現的詞句,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寓意新的一年將帶來新的變化和希望,充滿了詩意與浪漫。

春節之于文人墨客,亦別有一番雅致韻味。過去,新春佳節的首日,老一輩的學者文士們精心挑選紅紙,以工整的楷書揮毫潑墨,書寫下寓意深遠的吉語短箋。

資料圖:圖為市民將春聯、福貼掛起晾干。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短箋內容豐富,如“元日開筆,筆端清妍。文思泉涌,吉慶綿綿”,并將其莊重地貼于書齋案頭,以此作為新年開篇的莊重儀式,名曰“元日開筆”或“元日試筆”。

此習俗不僅承載著文人們對新一年文學創作豐收的期許,更蘊含了對過往歲月的溫情回顧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春節也有屬于自己的植物符號。人們常以梅花為主題進行繪畫和詩詞創作,以此表達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水仙花又稱“新春花”,寓意希望和新的開始,為新年帶來了美好祝愿。

為何春節如此重要?

對中國人而言,歷史悠久的春節是情感的歸宿和心靈的慰藉。

鄭艷認為,我們習慣性地將歡度春節稱作“過年”,“年”的含義遠遠超越了一個簡單的時間刻度,它蘊含了對過往歲月的告別,對新一年美好愿景的無限期待。

不僅如此,春節習俗體系強調家庭團聚、鄰里和睦,以及對長輩的尊敬和對晚輩的關愛。習俗的傳承,增強了社會凝聚力,讓人們在共同的慶祝活動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所以,縱使歲月變遷,春節總能喚起人們對家的無限思念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鄭艷表示,春節期間,全國到處洋溢著歡樂與祥和的氛圍,這是對傳統節日的慶祝,也是對文化血脈的延續與傳承。(完)

標簽:

相關閱讀

為何說春節是蘊含詩意的節日?

文化

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記者 上官云)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似乎就在轉眼之間,新春佳節已如期而至。隨著歲月流逝,春節的內涵也在不斷豐

2025-01-29

專訪周潤發:70歲前,又一出好戲

文化

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2024年我很幸運,70歲之前,等來了一出好戲,蛇年春節,香港知名影星周潤發特邀主演的這部《唐探1900》

2025-01-29

(新春走基層)博物院里過大年 浙江寧波天

文化

中新網寧波1月29日電(林波 王伊婧)體驗趣味盎然的集章游戲,制作蛇年主題手工,參與福意滿滿的年味打卡……1月29日,浙江寧波天一閣博物院

2025-01-29

春節檔武俠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曝

文化

歲月流逝,唯情不變!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中國新聞網等聯合出品,徐克執導,傅若清總監制,肖戰、莊達菲領銜主演的春節檔電影

2025-01-26

東方美學、傳統文化 眾多春節文藝演出受觀

文化

全劇76集,每集約45分鐘,共3420分鐘,播完一輪要2 4天。換句話說,陳建斌飾演的雍正皇帝每3天就要駕崩一次……這是《聯合報》等臺灣媒體日

2025-01-26

為何說春節是蘊含詩意的節日?

文化

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記者 上官云)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似乎就在轉眼之間,新春佳節已如期而至。隨著歲月流逝,春節的內涵也在不斷豐

2025-01-29

蛇年春晚處處展現科技元素 助全球華人云上看直播

文化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夏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下稱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28日晚舉行。從直播技術到舞臺設計,從節目演員到觀

2025-01-29

《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海外傳播多項指標再創新高

文化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北京時間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如約播出,數據顯示,其海外傳播多項指標再

2025-01-29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二〇二五年春節聯歡晚會》奏響和美樂章

文化

1月28日晚8點,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主基調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用滿屏新意奉上一道

2025-01-29

專訪周潤發:70歲前,又一出好戲

文化

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2024年我很幸運,70歲之前,等來了一出好戲,蛇年春節,香港知名影星周潤發特邀主演的這部《唐探1900》

2025-01-29

(新春走基層)博物院里過大年 浙江寧波天一閣推出書香之旅

文化

中新網寧波1月29日電(林波 王伊婧)體驗趣味盎然的集章游戲,制作蛇年主題手工,參與福意滿滿的年味打卡……1月29日,浙江寧波天一閣博物院

2025-01-29

春節檔武俠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曝特別預告

文化

歲月流逝,唯情不變!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中國新聞網等聯合出品,徐克執導,傅若清總監制,肖戰、莊達菲領銜主演的春節檔電影

2025-01-26

東方美學、傳統文化 眾多春節文藝演出受觀眾青睞

文化

全劇76集,每集約45分鐘,共3420分鐘,播完一輪要2 4天。換句話說,陳建斌飾演的雍正皇帝每3天就要駕崩一次……這是《聯合報》等臺灣媒體日

2025-01-26

文明的坐標丨“這里的先民8000多年前就種水稻”有實證

文化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縣的李家崗遺址,發現了2處彭頭山文化時期的古稻田遺跡,說明早在8000多年前,此處便

2025-01-26

《票友大會》以“聲”入戲 呈現鮮活票友群像

文化

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從地鐵司機、環衛工人、農民到高校學生,48位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優秀票友,齊聚《聲

2025-01-26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