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在26日的《科學·機器人學》上發表論文稱,其設計的智能組織自主機器人STAR在沒有人類指導的情況下,對豬的軟組織進行了腹腔鏡手術,這是向機器人最終在人體上實施全自動手術邁出的重要一步。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助理教授、資深作者艾克賽爾·克雷格說,研究結果表明,STAR可自主執行手術中最復雜且最精細的任務之一:重新連接腸道的兩端。STAR在4只動物身上做了手術,結果明顯優于做同類手術的人。
該機器人擅長腸道吻合術,這是一種需要高水平重復運動和精確度的手術。連接腸道的兩端可說是胃腸手術中最具挑戰性的步驟,需要外科醫生以高精度和一致性進行縫合。即使是最輕微的手部顫抖或縫線錯位,也可能導致泄漏,而這可能會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并發癥。
研究人員表示,STAR其實是一種專門用于縫合軟組織的視覺引導系統,團隊為STAR配備了增強自主性和提高手術精度的新功能,包括專門的縫合工具和最先進的成像系統,以提供更準確的手術區域可視化。
克雷格說,軟組織手術對機器人來說尤其困難,因為它的不可預測性迫使機器人要快速適應以應對意外的障礙。STAR有一個新穎的控制系統,可像人類外科醫生一樣實時調整手術計劃。STAR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第一個以最少的人工干預來規劃、調整和執行軟組織手術計劃的機器人系統。
研究人員開發了基于結構光的三維內窺鏡和基于機器學習的跟蹤算法來指導STAR。他們表示,隨著醫學領域涌現出更多的腹腔鏡手術方法,擁有一個為此類手術設計的自主機器人系統來提供幫助將非常重要。
總編輯圈點
讓人類醫生遠離手術臺甚至不再指導、操縱設備,而由機器人獨立自主完成一臺手術,病人或者家屬們敢嘗試嗎?事實上,機器人醫生的視野、精準度、穩定性都要優于人類。而且據預測,在未來,醫院的“手術執行官”或將大部分被機器人代替,以求將手術中的風險降到更低。而人類醫生們則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分析病情,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 (記者張夢然)
據最新一期《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英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AI)系統,可通過分析在常規訪問眼鏡店或醫院眼科時留下的眼部掃描
美國NPR公共廣播電臺網站25日稱,在發射30天之后,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接任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右圖)已經到達距離地球150萬公
據最新一期《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英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AI)系統,可通過分析在常規訪問眼鏡店或醫院眼科時留下的眼部掃描
利用植物和動物的有機廢物或生物質生產氫氣,是未來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候選方法之一。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基礎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
美國NPR公共廣播電臺網站25日稱,在發射30天之后,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接任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右圖)已經到達距離地球150萬公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工遺傳回路,可展示細胞是如何選擇其命運的。我們每個人開始時都是一個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志上撰文稱,其研發的激光系統創下了激光在大氣中穩定傳輸距離的新紀錄——2 4公里,穩定性為
你知道如何讓一口普通鍋變身不粘鍋嗎?當將其燒得很熱時,即使鍋中不放油,也能讓食物不粘鍋——這其實是利用了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美國研究
1月18日,世界首臺樁梁一體架橋機共工號在中國中鐵科工集團研制成功,這臺裝備將實現橋梁建造完全裝配化施工,推動世界橋梁建造工藝迎來重
微粒徑負氧離子除菌液在快速除菌、長效抑菌的基礎上,生態級負氧離子還能有效進行空氣凈化,對人體健康產生積極作用: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質
皮膚是人體表面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的組織,具備防護、調節體溫、新陳代謝等功能,但生活中卻時常受損。而人類制造出衣物,在人體皮膚與環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