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2月份外匯收支形勢答記者問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2月份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2月份外匯收支形勢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2023年2月份我國外匯收支形勢如何?
答:我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份,銀行結匯和售匯規模基本相當,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更趨平衡。春節開工后企業原材料進口和補庫存增加,相關涉外支出有所上升,體現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季節性特征。綜合2023年前兩個月情況看,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314億美元,跨境資金流動總體開局良好,境內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市場主體外匯交易行為保持理性。2月份,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70.3%,環比提升8.9個百分點,顯示市場主體呈現“逢高結匯”的理性交易模式,結匯意愿有所增強。衡量售匯意愿的售匯率(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8.6%,環比基本持平,說明市場主體購匯意愿總體穩定。
貨物貿易繼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2月份貨物貿易涉外收支順差259億美元,與2022年同期基本相當,仍保持較高規模。服務貿易逆差43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均略有回落,在跨境旅行支出有序恢復的同時,部分新興服務業出口穩步增加。
未來,我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平穩運行。當前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擴張步伐有所加快,我國經濟景氣水平持續回升,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的基礎更加堅實。同時,我國金融市場開放持續推進,人民幣資產投資屬性和避險屬性凸顯,仍將吸引外資穩步投資境內市場。此外,我國外匯市場韌性增強,市場主體更加成熟、理性,可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標簽:
我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份,銀行結匯和售匯規模基本相當,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更趨平衡。春節開工后企業原材料進口和補
初步統計,2022年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19 64萬億元,同比增長9 9%,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379 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證券業機構總
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3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獲上交所受理,擬發行金額為150億元,債券種類為小公募,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
截至3月15日12時,民生證券34 71億股股權拍賣仍在繼續。本次拍賣在58 65億元起拍價的基礎上,三位買家輪番加價,已經競拍122次,當前價格82 85
我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份,銀行結匯和售匯規模基本相當,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更趨平衡。春節開工后企業原材料進口和補
初步統計,2022年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19 64萬億元,同比增長9 9%,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379 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證券業機構總
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3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獲上交所受理,擬發行金額為150億元,債券種類為小公募,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
截至3月15日12時,民生證券34 71億股股權拍賣仍在繼續。本次拍賣在58 65億元起拍價的基礎上,三位買家輪番加價,已經競拍122次,當前價格82 85
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3577億元,同比增長5 5%。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9420億元,同比增長0 8%。從環比看,2月份固定資產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2 4%(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
據悉,本期債券名稱為洛陽國宏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3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品種為小公募,擬發行金額為40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67億元,同比增長3 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70409億元,增長5 0%。
截至3月15日9:58,競拍已七次加價至60 05億元。本次拍賣將于3月15日上午10時結束,按照以往經驗,股權競拍大概率會延時。截至目前,已吸引超1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