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2023-01-17 10:06:37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按收入來源分,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0590元,增長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8%;人均經營凈收入6175元,增長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7%;人均財產凈收入3227元,增長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7%;人均轉移凈收入6892元,增長5.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7%。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增長4.7%,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5.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5123元,增長3.7%,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1.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7734元,增長4.9%,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8.1%。

圖1 2022年全國及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增速

二、居民消費支出情況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下降0.2%。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91元,名義增長0.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32元,名義增長4.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5%。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7481元,增長4.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5%;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365元,下降3.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6%;人均居住消費支出5882元,增長4.3%,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0%;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432元,增長0.6%,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8%;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3195元,增長1.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0%;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469元,下降5.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0.1%;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2120元,增長0.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8.6%;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595元,增長4.6%,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4%。

圖2 2022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表1 2022年全國居民收支主要數據

指標絕對量(元)同比增長(%)
(括號內為實際增速)
(一)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5.0(2.9)
按常住地分:
城鎮居民492833.9(1.9)
農村居民201336.3(4.2)
按收入來源分:
工資性收入205904.9
經營凈收入61754.8
財產凈收入32274.9
轉移凈收入68925.5
(二)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4.7
按常住地分:
城鎮居民451233.7
農村居民177344.9
(三)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5381.8(-0.2)
按常住地分:
城鎮居民303910.3(-1.7)
農村居民166324.5(2.5)
按消費類別分:
食品煙酒74814.2
衣著1365-3.8
居住58824.3
生活用品及服務14320.6
交通通信31951.2
教育文化娛樂2469-5.0
醫療保健21200.2
其他用品及服務5954.6
注:
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人口比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報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報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報告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1)*100%。
③全國居民人均收支數據是根據全國十六萬戶抽樣調查基礎數據,依據每個樣本戶所代表的戶數加權匯總而成。由于受城鎮化和人口遷移等因素影響,各時期的分城鄉、分地區人口構成發生變化,有時會導致全國居民的部分收支項目增速超出分城鄉居民相應收支項目增速區間的現象發生。主要是在城鎮化過程中,一部分在農村收入較高的人口進入城鎮地區,但在城鎮屬于較低收入人群,他們的遷移對城鄉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無論在城鎮還是農村,其增長效應都會體現在全體居民的收支增長中。
④比上年增長欄中,括號中數據為實際增速,其他為名義增速。
⑤收入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平均數既能直觀反映總體情況,又能反映總體結構,便于不同群體收入水平的比較,但容易受極端數據影響;中位數反映中間位置對象情況,較為穩健,能夠避免極端數據影響,但不能反映結構情況。

表2 2022年城鄉居民收支主要數據

指標絕對量
(元)
同比名義增長
(%)
(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3.9
按收入來源分:
工資性收入295783.9
經營凈收入55843.8
財產凈收入52383.7
轉移凈收入88824.5
(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3910.3
按消費類別分:
食品煙酒89583.2
衣著1735-5.8
居住76443.2
生活用品及服務1800-1.1
交通通信3909-0.6
教育文化娛樂3050-8.2
醫療保健2481-1.6
其他用品及服務8143.5
(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6.3
按收入來源分:
工資性收入84496.2
經營凈收入69726.2
財產凈收入5098.4
轉移凈收入42036.8
(四)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324.5
按消費類別分:
食品煙酒54855.5
衣著8640.5
居住35035.7
生活用品及服務9343.7
交通通信22304.6
教育文化娛樂16832.3
醫療保健16323.3
其他用品及服務3005.9
附注

1.指標解釋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

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數據中未包括居民自產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費,年度收支數據包括。

2.調查方法

全國及分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按季度發布。

國家統計局采用分層、多階段、與人口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800個縣(市、區)隨機抽選16萬個居民家庭作為調查戶。

國家統計局派駐各地的直屬調查隊按照統一的制度方法,組織調查戶記賬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經營和生產投資狀況等數據;同時按照統一的調查問卷,收集住戶成員及勞動力從業情況、住房與耐用消費品擁有情況、居民基本社會公共服務享有情況等其他調查內容。數據采集完成后,市縣級調查隊使用統一的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對原始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審核、錄入,然后將分戶基礎數據直接傳輸至國家統計局進行統一匯總計算。

3.其他說明

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標簽: 居民收入 消費支出

相關閱讀

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財經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 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 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長(

2023-01-17

環球最新:2022年12月份能源生產情況

財經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和電力生產同比保持增長。與11月份相比,原煤、原油、天然氣增速有所放緩,電力增速加快。

2023-01-17

華夏幸福:截至2022年末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

財經

公告還提到,華夏幸福債務重組計劃中金融債務已簽約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為1388 08億元。2023年1月16日,華夏幸福境外間接全資子公司CFLD(C

2023-01-16

【環球報資訊】恒星科技上調定增融資規模至

財經

1月16日,恒星科技公告,調整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據悉,定增方案調整前,恒星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謝保軍擬認購最多6億元股份。

2023-01-16

利通科技:預計2022年凈利潤8299.94萬,同

財經

1月16日,利通科技披露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99 94萬元,同比增長175 37%。

2023-01-16

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財經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 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 9%。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長(

2023-01-17

環球最新:2022年12月份能源生產情況

財經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和電力生產同比保持增長。與11月份相比,原煤、原油、天然氣增速有所放緩,電力增速加快。

2023-01-17

華夏幸福:截至2022年末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517.05億元

財經

公告還提到,華夏幸福債務重組計劃中金融債務已簽約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為1388 08億元。2023年1月16日,華夏幸福境外間接全資子公司CFLD(C

2023-01-16

【環球報資訊】恒星科技上調定增融資規模至6.5億元

財經

1月16日,恒星科技公告,調整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據悉,定增方案調整前,恒星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謝保軍擬認購最多6億元股份。

2023-01-16

利通科技:預計2022年凈利潤8299.94萬,同比大增175.37%

財經

1月16日,利通科技披露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99 94萬元,同比增長175 37%。

2023-01-16

神馬股份獲批發行30億元可轉債

財經

1月16日,神馬股份公告,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審核通過其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據大河財立方此前報道,神馬股份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30

2023-01-16

世界頭條:日本新發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度超過日本央行上限

財經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16日,日本債券市場上,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新發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0 51%,再次超過了日本央行設定

2023-01-16

全球微頭條丨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年內或陷入衰退

財經

這項于1月6日至10日對71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出現衰退的概率高達61%。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雖然美聯儲期望通過讓

2023-01-16

深圳銀保監局開出2023年1號罰單!一2000億資產規模銀行被罰

財經

廣東南粵銀行深圳分行因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被罰款40萬元。直接責任人陳嘉鵬被警告。

2023-01-16

市值超百億港元 “水果大王”百果園登陸港交所

財經

1月16日,百果園于香港聯交所上市,股價高開16%,開盤價報6 52港元,市值約為106億港元。此次IPO百果園發行約7894 75萬股股份,每股定價5 6港

2023-01-16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