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在遼寧沈陽開幕。圖為大會現場。于海洋 攝
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圍繞糧食產業全鏈條、各環節,開展產品、技術、服務等交流,為企業創新發展、共商合作搭建平臺。
中儲糧展區正在播放的平倉作業實景吸引了人們駐足觀看,平倉機器人在糧堆上有序作業,它們自主避障、精準定位,將糧倉內高低不平的糧堆修整得平平整整。
中儲糧北京昌平庫倉儲科相關負責人說,過去平倉靠人工,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容易讓人“灰頭土臉”。現在有了芯禾機器人自動平倉系統,效率提升10倍,且更安全。據介紹,該系統無需人工干預,一小時即可完成過去3天到5天的平倉作業。
機器人自動平倉系統僅是倉儲智能化的一角。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展區,一臺真菌毒素全自動檢測儀快速運轉,集前處理和檢測于一體,每小時可檢測20個樣本的三種毒素。糧食智能化無人檢測系統更是吸睛,覆蓋小麥、稻谷、大豆、玉米四大糧種,13項質量指標、6類毒素、4種重金屬及農藥殘留的批量檢測,全流程不超過30分鐘。
“這一裝備可有效發揮儲備糧應急救災‘蓄水池’的作用。”國貿東孚市場部副部長趙文芃指著身旁的車載移動式糧食(小麥)應急加工裝備介紹。該裝備單套機組可滿足每天3萬人的主食需求,適用于應急狀態下將儲備原糧快速加工成米面。
科技的力量正從田間地頭開始,農業無人機展示著源頭保障的潛力。鐵嶺縣蔡牛鎮張莊玉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玉國深有體會,“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靠科技。有了新品種新技術,一畝地產量最高能超2000斤,這‘噸糧田’是實打實的,收入也多了。”
7月12日,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上展出的產品。于海洋 攝
本屆大會突出科技創新,搭建涉糧院校、糧食企業、糧機企業深化產學研用融合的載體,激發科技興糧、人才興糧活力,引導更多資源投向糧食產業升級。
“大數據賦能糧食安全,智能感知每一粒谷物”——行走在充滿未來感的展館,這句標語格外醒目。從顆粒歸倉到端上餐桌,科技的觸角已嵌入中國糧食流通的每一個環節。
標簽:
13日,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正在進行中。展館內備受矚目的不僅有糧食本身,還有各類硬核科技裝備——從機器人平倉系
據杭州市貿促會消息,7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杭州日系列活動在日本大阪舉行。從科創展示到文旅互動,從非遺展演到友城交流,
7月9日,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首場舉行。作為系列的首場,相當于要提綱挈領地給十四五到底走得怎
13日,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正在進行中。展館內備受矚目的不僅有糧食本身,還有各類硬核科技裝備——從機器人平倉系
今年進入暑運以來,云南與福建雙向奔赴客流逐漸攀升。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13日稱,為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昆明至福州增開2列旅客列車
記者13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上半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 5%,投產新線301公里,現代化鐵路
海水中的原料,如何點亮萬家燈火?月球上建造基地、供應生活用水,能否就地取材?這些充滿科技感的想象,在安徽,都能看得真切:從海水中提
據杭州市貿促會消息,7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杭州日系列活動在日本大阪舉行。從科創展示到文旅互動,從非遺展演到友城交流,
中國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新疆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歷經15年建設,于13日正式合龍。這項工程將逐步成為中國西部能源輸
7月9日,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首場舉行。作為系列的首場,相當于要提綱挈領地給十四五到底走得怎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