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道
(資料圖)
巍峨山下,在被稱為“超級顯微鏡”的我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式散裂中子源里,正進行著多物理譜儀、工程材料譜儀、大氣中子輻照譜儀等多種譜儀實驗。
“不同的譜儀,有不同的用途,如工程材料應力衍射儀,可在不破壞樣品情況下,對我國高鐵車輪、航空航天發動機葉片等設備的殘余應力、金屬疲勞數據進行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總指揮陳和生介紹,在我國復興號高鐵和國產大飛機C919等重大國家項目中,都有散裂中子源的身影。
6月10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探訪這座國家大科學裝置。
陳和生在現場介紹,作為當今人類深度探索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散裂中子源廣泛應用于新材料研發、關鍵零部件的性能檢測等熱門領域,為材料科學技術、物理學、化學化工、生命科學、新能源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先進的科研平臺,對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解決前沿科學諸多領域的瓶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如中國散裂中子源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童欣所在的極化中子平臺,其中極化氣室制作、極化氣體核磁共振系統、極化中子翻轉器等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極化中子技術和設備過去是依賴國外的。而近幾年我們將團隊建設好了,相關的設備都研發好了。”童欣介紹,極化中子應用是未來中國散裂中子源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是研究復雜磁性、高溫超導等的強有力手段;極化中子技術衍生的自旋標定技術,可以顯著提升中子散射的測量范圍和測量分辨率,“已建和規劃的20條譜儀中,部分將具備極化中子功能,促進極化中子技術相關應用的開展。”
作為國際前沿基礎研究和國家發展戰略領域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大型平臺,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過程,也是自主攻關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
“25赫茲交流磁鐵、高功率靶、液氫慢化器、中子探測器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以后,對其他領域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陳和生表示。
一流的裝置產出一流的成果。作為最早落地珠三角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經過10多年的建設和運行,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其中,利用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射頻四極加速器技術突破,2020年,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實驗裝置,可用于癌癥治療研究。這為我國醫用BNCT裝置整機國產化和產業化奠定了技術基礎,有望為腫瘤治療帶來重要技術革新。
目前,中國散裂中子源已完成9輪開放運行,全球注冊用戶超過4500人,完成課題1000余項。
位于東莞中部、坐落于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腹地的松山湖科學城,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2020年7月,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定位“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作為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板塊,以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為代表的大科學裝置,正在大灣區內能集聚一大批高水平科研資源,全鏈條推動各行各業和各種基礎研究的整體研發。同時,大科學裝置也能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頂級的科研人員與團隊聚集到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相當高的人才的聚集性和粘滯力。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廣東將繼續加快推進大科學裝置建設,盡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科學裝置群,更好地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創新的國際競爭力。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