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 實習生 張文波 北京報道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有不少人想趁著博物館日去參觀,卻發現約不上去不了。“本來還想去另一個博物館,居然沒票了,今天堪比五一啊。”有網友在微博上感慨多個博物館難預約。
中青網18日發布數據顯示,66.0%的受訪者認為公眾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是導致“博物館熱”的主要原因。隨著公眾參觀博物館的熱情持續高漲,博物館“預約難”,“約不上”等問題逐漸凸顯,究竟該如何解決博物館難約?
國內OTA平臺數據均反映出文博游地位提升顯著。近期發布的數據披露,今年以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5日),OTA平臺上預訂量最高的景區類目中,博物館展覽館從去年第四名躍升至第一。從博物館展覽館的門票訂單占比看出,每10個從預訂景區門票的游客中,就有超過1位預約了文博游。去哪兒大數據顯示,今年文博類相關景區門票銷量相比2019年增長3倍。
面對如此火熱的文博游,不少網友發文吐槽搶票難難約上。為了解具體每日票務情況和參觀人數,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別對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熱門文博景點進行了電話采訪。
記者致電故宮博物院客服電話,其表示“現在并不清楚每天的具體票量,但未授權任何第三方平臺進行售票。”不過網上的新聞報道指出,從2017年7月1日開始,故宮推行全面網絡售票,每天限量8萬張門票。但故宮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每天對外發售的門票只有4萬張。而上海博物館每日固定8000張票,先到先得。蘇州博物館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差不多有八九千張票,差不多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疫情時期催生了文博類景點預約制的完善。旅游人數的恢復、對精神文化產品的旺盛需求等情況,一方面促進文博旅游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文博類景點管理問題也逐漸浮現。除了上文提到的預約難問題之外,黃牛問題也亟待解決。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故宮門票一度被轉賣出500元高價。不過此情況很快得到了官方制止,相關關鍵詞已搜索不到。
國內OTA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預訂博物館門票的客群年齡中,00后僅次于80、90后排名第三。各年齡段人群,00后同比增長最為顯著,00后文博游訂單數同比增長8.2倍。未來,文博類旅游將針對年輕人的多元化需求,不斷挖掘更具層次底蘊的文旅產品。值得注意的是,3月至今自然科普、高原探索,親密接觸研學游產品銷量環比上月增長3.2倍。
“往年研學游預訂高峰都是在六一之后,今年相對提前了很多,很多家長從3月就開始為孩子規劃咨詢研學產品,提前一周就開始預訂。”去哪兒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標簽:
5月16日晚間,浙江震元(000705 SZ)發布公告稱,將公司持有紹興銀行5,883 5766萬股股份,以2022年6月30日
南方財經5月17日電,5月17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17日上午,離岸人
智通財經APP獲悉,5月18日,IDC表示,即將發布的虛擬桌面軟件及云服務市場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2年虛擬客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