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消息!95后、00后大股東身價過億引關注!“核酸檢測概念”達科為:本質是個中間商,最大經營風險來自新簽的代理合同

2022-11-16 15:40:29   來源:市值風云app

前幾天,風云君在文友圈閑逛時,關注到下面這樣一條動態:

試管采樣,95后、00后大股東,幾乎每個字都極大地勾引了風云君這個又八卦又躁動的內心。沒錯,往往這個時候,老鐵們又有新故事可以聽了。

深圳市達科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科為)于2021年9月29日向創業板提交招股說明書,目前已經提交注冊。


(相關資料圖)

一、是真的嗎?

1、10歲成為大股東,至今尚未成年,身價即將過億

先來看風云君最關心的股東問題。

開頭提到的兩位大股東,分別是吳映潔、何政龍,最新持股比例為15.46%、7.73%,分別位列第一大、第五大股東。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的簡介信息,吳映潔為1995年出生,目前正在美國留學,還是一名學生。

吳映潔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不參與公司管理。但其與父親吳慶軍合計控制達科為42.01%股份,為達科為的實控人。

另外的何政龍就更小了,2005年出生,目前尚未滿18歲。由于仍未成年,何政龍的股東權利由其監護人何俊峰(父親)代為行使。

對于未成年人能否成為公司股東,我國《公司法》沒有作出限制性規定,因此未成年人確實可以成為公司股東。

根據問詢函回復,何政龍父母這樣的安排,是出于家庭資產配置考慮。

參考計劃發行股份數量及募資金額,估算達科為目前整體估值32億。屆時,吳映潔、何政龍兩位股東的身價也將分別增至近4億、2億。

看看風云君,經歷十多年的社會毒打,至今存款仍是四位數。再看看人家,一個沒畢業,一個還在讀高中,就已經擁有過億身價。

風云君還注意到,這二人最早是在2015年10月成為達科為股東。

(達科為2015年2月股權結構)

掐指一算,何政龍那時才剛剛10歲。遙想風云君10歲時,還是個只知道在村口玩泥巴的禿小子。

但是,風云君一點也不羨慕。畢竟,跟我們老板的8000億身價相比,以上完全不值一提。

作為上面兩位股東的父親,吳慶軍、何俊峰也是達科為的創始人,目前分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

從股東簡歷來看,吳慶軍擁有生物專業背景,何俊峰則是財務出身。一人負責業務發展,一人負責運營管理,一個笛子一個笙,配合的好不默契。

在這里,風云君又發現一個細節。吳慶軍、何俊峰還擁有一段共同的履歷,都曾就職于深圳市百雅克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雅克泰),分別任總經理、財務主管,并在同一時間辭職。

百雅克泰在2002年已吊銷營業執照。另根據天眼查信息,吳慶軍還是百雅克泰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40%。

而從名字來看,百雅克泰與達科為的后綴均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似乎屬于同一領域。

所以,是吳慶軍與原來的兩位合伙人傅劍華、陳世卷合作的不愉快?還是遇上了更合拍的何俊峰?此處留給老鐵們自行八卦。

2、試管采集貢獻有限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試管采樣貢獻了多少收入呢?

達科為的收入中,與疫情相關的產品主要有病毒保存試劑、防護用品兩類,其中以病毒保存試劑為主,即核酸檢測試劑盒。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后,子公司達科為生物工程研發出病毒保存試劑業務,取得了中國NMPA備案及海外市場應用許可。

自加入病毒保存試劑業務以來,其收入占比均不足10%;其中,2022年上半年實現4,190.23萬元,占比8.84%。

起初,這項業務主要以境外銷售為主。2022年開始,境外防疫政策變化,病毒采樣試劑需求減少,同時境內常態化檢測政策帶來大量市場需求,病毒保存試劑逐漸轉向境內銷售。

隨著國內核酸檢測市場價格持續下降,達科為病毒保存試劑平均售價在2020年高達4.13元,2022年上半年降至不到2元,同期毛利率也從63.93%大幅降至16.30%。

隨著盈利空間被壓縮,負責病毒保存試劑業務子公司,也在2022年上半年陷入虧損,或許于此有關。

也因此,疫情相關產品對達科為的影響也在減弱。剔除疫情相關產品后,達科為2020年的整體營收增速從39.04%降至26.75%,2021年則從38.30%增長至43.28%。

從這點來看,疫情相關產品確實促進了達科為的業績增長,但從收入占比和增速來看,貢獻有限。

二、代理本質未變

1、符合代理商的基本特征

根據招股說明書,達科為是以做科研試劑及儀器代理起家的,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生命科學研究服務、及病理診斷領域的專業提供商。

對此,風云君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從收入來看,達科為的收入構成仍以代理產品為主,2019以來的收入占比保持在80%上下。

而代理產品又以科研試劑為主,2019年的以來的銷售占比也高達70%左右,主要是為生物醫藥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的科學研究有關的實驗和檢測服務。

這樣的業務結構下,達科為的毛利率基本符合代理公司的特征。

像諾唯贊、義翹神州、百普賽斯等以自主研發科研試劑為主的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在80%以上。而向泰坦生物、優寧維、達科為等以代理產品為主的上市公司,毛利率與之差著一大截。

再來看員工構成。截至2022年末,達科為擁有400多名銷售人員,占比超一半,而研發人員僅百余人,占比不到15%。

顯然,與研發相比,銷售的分量更重,這也符合代理公司的基本特征。

因此,達科為的業務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2、與最大代理品牌的合作危機

自成立以來,達科為與BioLegend、PeproTech、Nexcelom Bioscience、LGC等多家國際生物技術品牌建立合作,代理銷售生命科研試劑及儀器等產品。

這其中,達科為與BioLegend關系最為密切。2019-2021年,達科為銷售BioLegend代理產品的金額分別為2.03億元、2.64億元、4.0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70%、43.60%、48.77%。

達科為在招股書中表示,與BioLegend已合作十多年,形成相互依賴、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關系,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但風云君發現,達科為在這個關系中變得越來越被動。

達科為與BioLegend的代理是獨家經銷,到期自動續簽。

又根據協議中的終止條款,基本可以解釋為僅當達科為出現違約、且未在約定期限內糾正違約行為時,BioLegend才有權提前終止代理關系。這項條款里,達科為掌握著明顯的主動權。

但2022年1月,達科為又與BioLegend簽署了《獨家經銷協議第8號修正案》,其中一條內容是:任何一方在協議期滿前的90天內都可以向另一方發出書面終止通知。

一句不附加任何限制的任何一方,讓達科為喪失了大部分的主動權。

而這件事發生在BioLegend于2021年9月被PerkinElmer收購后,雖然PerkinElmer未改變現有的代理商關系,但合作條款的變化似乎在說明了什么。

3、有研發,成果集中在2016年之前

有一說一,達科為在自主研發方面也是做了些努力、有了些成果的。

在銷售代理產品的過程中,在長期為客戶提供產品篩選、實驗設計及技術指導等服務過程中,達科為積累了一些基礎知識,并在此技術上自主研發形成自主品牌。

在試劑方面,達科為掌握了細胞因子定量檢測技術、細胞分離培養技術等核心技術;在病理診斷設備方面,掌握了染色機、封片機、冷凍切片機、脫水機等核心產品的關鍵技術。

但相比代理業務,自研業務收入還是有些小巫見大巫。從上文可知,2019年至今,達科為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大約為1/4。

目前,達科為擁有21項發明專利。

(注:只截取部分)

風云君發現,上面這些發明專利只有一項專利是在2021年取得,其余均是在2016年之前。

由此可見,達科為的研發成果,大都是在那個時間段獲得的。

三、老司機啊?突擊分紅5000萬,再募一個億補流

達科為曾在2016年7月新三板掛牌,2019年2月終止。

從業績來看,2016年至今,其營業收入一直保持增長,且增速不錯;其中,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8.37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4.75億元。

達科為的利潤則是在2016年才扭虧為盈,并到2020年快速增長,主要是受益于規模效應。

2021年,達科為實現歸母凈利潤1.04億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4,779.23萬元。

風云君發現,同樣飛速增長的,還有達科為的現金分紅。

特別是2022年5月,達科為派發現金分紅5,169.16萬元,占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近一半,而2021年全年的自由現金流也才不到4,000萬。

此次IPO,達科為計劃募資8個億,并欲拿出1個億補流,看來吳老板小算盤已經打得相當熟練了。

總結

達科為,專業提供商背后代理本質未變。疫情相關業務確實帶來了業績增長,但隨著政府降低核酸定價,盈利空間也被大幅壓縮。

作為一家代理商,達科為最大的危機是大客戶易主之后,合作條款變更,喪失主動權。

標簽: 代理合同 經營風險

相關閱讀

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持續擴大 余額已突破1.

投資

正式上線3周以來,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持續擴大。截至日前,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余額已達1 51億元,涉及做市股票25只,總的股票數量超過420萬股。

2022-12-06

天天百事通!從仿制到創新 細說百利天恒的

投資

從以化學仿制藥和中成藥起家的傳統藥企,蛻變為兼具研發、生產、營銷一體化能力的創新型研發藥企,百利天恒長久以來堅持創新的初心、轉型過程

2022-12-05

環球觀速訊丨SKG母公司增收不增利 大額外

投資

SKG以按摩儀發家,因王一博代言一炮而紅。作為中國市場頸椎按摩儀銷售額全國第一的SKG很火,也很“煩惱”。

2022-12-02

焦點熱文:紹興富豪金良順,痛失500億精功

投資

小木匠金良順,用50年時間,建立起了500億資產的精功系商業,卻在短短3年時間,資金鏈斷裂,坍塌。

2022-12-02

今日關注:城市土拍縮影:退出群聊和推出“

投資

從去年22個重點城市試點“兩集中“供地后,一般是按照每年三輪的節奏來供地。

2022-12-02

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持續擴大 余額已突破1.5億

投資

正式上線3周以來,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持續擴大。截至日前,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余額已達1 51億元,涉及做市股票25只,總的股票數量超過420萬股。

2022-12-06

天天百事通!從仿制到創新 細說百利天恒的轉型之路

投資

從以化學仿制藥和中成藥起家的傳統藥企,蛻變為兼具研發、生產、營銷一體化能力的創新型研發藥企,百利天恒長久以來堅持創新的初心、轉型過程

2022-12-05

環球觀速訊丨SKG母公司增收不增利 大額外購成品下現質量問題

投資

SKG以按摩儀發家,因王一博代言一炮而紅。作為中國市場頸椎按摩儀銷售額全國第一的SKG很火,也很“煩惱”。

2022-12-02

焦點熱文:紹興富豪金良順,痛失500億精功

投資

小木匠金良順,用50年時間,建立起了500億資產的精功系商業,卻在短短3年時間,資金鏈斷裂,坍塌。

2022-12-02

今日關注:城市土拍縮影:退出群聊和推出“加量包”

投資

從去年22個重點城市試點“兩集中“供地后,一般是按照每年三輪的節奏來供地。

2022-12-02

東南亞智能手機2022年第三季度出貨量下降4%

投資

金融界12月2日消息據Canalys,消費者需求的持續低迷導致東南亞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4%,跌至2350萬部,自2020年以來,該地

2022-12-02

環球微頭條丨波奇寵物上半年營收下滑,梁浩帶公司凈虧2950萬,股價一度跌20%

投資

12月2日消息,寵物綜合服務上市公司波奇寵物在12月1日發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3財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2022-12-02

未按規定披露業績預告 *ST運盛董事長翁松林等多人被出具警示函

投資

12月1日,*ST運盛披露了四川省證監局對其下發的警示函。原因系*ST運盛未按規定披露業績預告。

2022-12-02

深練產品內功,美的置業獲2022克而瑞全國十大作品大滿貫

投資

12月1日,克而瑞舉辦2022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2022年全國十大高端作品、十大輕奢作品以及十大品質作品,三個作品榜單同期揭曉。

2022-12-01

天天觀焦點:商業養老金來了!與個人養老金有哪些區別?銀保監會解答

投資

銀保監會12月1日發布《關于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

2022-12-0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