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子彈財觀
(資料圖)
8月22日消息,公司倍輕松發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他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586億元,同比減少了15.65%;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3546萬,同比減少185.7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為3837.24萬元,同比減少201.72%。基本每股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165.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175.61%。
分季度看:倍輕松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477億元,同比增長15.29%;凈虧損為989萬元,同比下降188.84%;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109億元,同比下降35.87%,同期凈虧損為2557萬元,同比下降184.58%。
分渠道看:報告期內,倍輕松在線上渠道的營業收入為3.1368億元,同比增長6.33%;線下渠道營業收入為1.288億元,同比下降38.94%。可見倍輕松的營收在線下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目前倍輕松已經連續3個季度出現凈利潤下滑,連續2個季度出現季度虧損。
倍輕松的財務數據
據倍輕松在財報中分析,他們的業績在線上和線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線上渠道物流效率降低,消費者購物體驗度下降;而線下渠道則是消費需求出現疲軟,交通樞紐客流明顯下滑。
2022年上半年,倍輕松的線下直營門店新開店23家,優化調整34家。截至報告期末,他們的線下門店合計202家,其中線下直營門店174家,線下加盟門店28家。線下直營門店中,購物中心門店107家,占比61.49%,交通樞紐門店67家,占比38.51%。
今年上半年倍輕松的銷售費用為2.28億元,同比下降了5.18%,下降原因主要是專柜費用下降所致;研發費用為3031萬元,同比增長38.77%。
今年上半年倍輕松有3位高管離職,公司副總經理賀小潮在2022年2月離職,原因是超過法定退休年齡。2022年3月董事劉偉離任,離任原因是個人原因。2022年5月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張大燕離職,離職原因是個人家庭原因。
另外在今年8月份,倍輕松的副總經理、企劃部總監陳晴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相關職務。陳晴2017年11月開始擔任倍輕松的企劃部總監,主要負責產品線規劃與預研等方面的研發工作,他是倍輕松公司的4大核心技術人員之一,其他三位分別是馬學軍、王少華和杜斐。其中馬學軍就是倍輕松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總經理。
目前倍輕松已經聘請TCL前高管儲清華接替陳晴的職務。
倍輕松在2021年7月15日于科創板上市,發行價27.4元,其股價在上市當天一度達到歷史最高的184.49元,2022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4日)的收盤價為101.26元,不過目前其股價僅為41.47元,較歷史最高價下跌了77.5%,較今年年初下滑了59%。
標簽:
正式上線3周以來,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持續擴大。截至日前,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余額已達1 51億元,涉及做市股票25只,總的股票數量超過420萬股。
從以化學仿制藥和中成藥起家的傳統藥企,蛻變為兼具研發、生產、營銷一體化能力的創新型研發藥企,百利天恒長久以來堅持創新的初心、轉型過程
正式上線3周以來,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持續擴大。截至日前,科創板做市借券規模余額已達1 51億元,涉及做市股票25只,總的股票數量超過420萬股。
從以化學仿制藥和中成藥起家的傳統藥企,蛻變為兼具研發、生產、營銷一體化能力的創新型研發藥企,百利天恒長久以來堅持創新的初心、轉型過程
金融界12月2日消息據Canalys,消費者需求的持續低迷導致東南亞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4%,跌至2350萬部,自2020年以來,該地
12月2日消息,寵物綜合服務上市公司波奇寵物在12月1日發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3財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12月1日,克而瑞舉辦2022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2022年全國十大高端作品、十大輕奢作品以及十大品質作品,三個作品榜單同期揭曉。
銀保監會12月1日發布《關于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