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點!房地產穩增長與防風險并重,業內預計二季度走出“谷底”

2023-03-09 21:07:05   來源:南國今報

進入2023年,房地產行業撥開迷霧,出現隱隱曙光。

二手房市場率先活躍起來,各大一線城市成交回暖,業主置換需求上升,新房市場也難得回暖,不少城市售樓處重新收獲人氣……一切似乎都在向積極的方向發展,房地產信心重建不再流于表面。但是,星星之火能否成燎原之勢,2023年房地產能否真正企穩回升,即便在房企內部也存在分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有了一些新描述、新展望,為未來樓市描繪出了一條較為清晰的路。報告指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業內觀點認為,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更加強調“穩增長”和“防風險”,當前宏觀經濟繼續好轉預期增強,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近期行業信心加快恢復,市場交易活躍性有所上升,2023年房地產有望實現“軟著陸”,二季度有望逐步走出“谷底”,并于下半年逐步回升。

防風險是首位,促需求要精準

過去的2022年,房地產市場的兩大癥結,一是企業資金緊張引發的交樓風險,二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需求收縮問題。房企忙于拆解債務之雷,購房者左右觀望謹慎入市,樓市整體活力被“冰封”。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房地產對經濟增長、就業、財稅收入、居民財富、金融穩定都具有重大影響。

中指研究院指出,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7%左右,加上建筑業則占到14%,土地出讓收入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占地方綜合財力近50%,占城鎮居民家庭資產的六成,房地產貸款加上以房地產作押品的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39%。

促回暖的第一步,是化解不穩定因素,將防風險放在首位。2021年下半年以來,部分房企由于長期“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經營,資產負債表持續處于高風險狀態,最終不可持續出現風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中指研究院表示,穩住市場主體是今年行業重要工作,防止更多房企(特別是優質房企)風險暴露,才能穩定市場預期。保交樓的重要性在此前多次會議中已經均有體現,預計今年“保交樓”仍是“防風險”的重要發力點。

在企業端,去年底“金融16條”“三支箭”先后落地,今年監管部門繼續強調支持優質房企改善資產負債表,未來針對優質房企的資金支持力度有望繼續加大,前期已出臺的政策亦有望加快落實,促進企業資金面繼續改善。同時,針對企業的監管或保持嚴格,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3月7日的“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要防范化解房地產“灰犀牛”風險,避免和金融風險、地方債風險交織,發生系統性風險。可以用“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以“精準拆彈”的方式化解風險。“一頭”是抓優質房企,一視同仁支持優質國有房企和優質民營房企,改善他們的資產負債狀況,滿足他們合理的融資需求;另“一頭”是抓出險的房企,一方面幫助他們自救,另一方面嚴格依法依規處置,絕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要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

防范風險的同時,今年在保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的安排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上,銀河證券認為,住房保障體系的建設是實現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保租房建設將會加速,并且在政策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如信貸、REITs等。當前銷售處于復蘇過程中,但仍在底部區域,基本面修復存在不確定性,需求側政策發力勢在必行。

中指研究院表示,針對不同人群,2023年支持剛需群體的政策力度有望延續,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有望進一步優化,促進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的住房需求釋放。另外,結合人口的最新變化,給予多孩家庭、老年家庭、人才、產業人群等更多政策側重,也是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方向。

隨著市場情緒逐步修復,熱點城市的政策或將進入觀望期,對仍處于調整階段的城市和區域,預計仍會有增量優化政策出臺。不過在“房住不炒”政策定位下,整體方向仍為“托而不舉”,對投資需求仍處于嚴格監管狀態,如果部分城市出現大幅上漲,收緊性政策跟進的預期亦將提升。

二季度房地產有望走出“谷底”

春節以來,樓市已出現一些回暖跡象。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達到36個,自2021年9月以來首次超過下降城市數。不少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格漲幅更為明顯,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

銀河證券數據也顯示,2023年2月,30城新房銷售面積1120.56萬平方米,同比增速30.86%,環比增速為28.71%,成交套數100822套,同比增速為31.62%,環比增速為30.90%。一線城市小幅上漲,北京、上海熱度延續,二三線城市漲多跌少,武漢、成都單月銷售突破100萬平方米。

二手房市場活躍度同樣提升,北京、深圳、杭州、南京、蘇州、廣州、佛山、東莞、成都、廈門、青島、大連、南寧、常熟、江門等15城2月銷售套數為61404套,環比上月漲47.82%,同比跌42.11%;銷售面積為746.01萬平方米,環比上月漲41.07%,同比跌115.06%。

浙商證券指出,短期來看,市場熱度的回升趨勢已經形成,積壓的購房需求將促進短期內市場轉向良好。中長期來看,市場恢復程度有待觀望,仍需結合土地供應、城市基本面及宏觀經濟的恢復情況來進行判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認為,今年有望成為房地產市場實現軟著陸的轉折之年。在他看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提防止房企“無序擴張”,這不僅為化解房企風險,也是意圖幫助頭部房企率先轉型、樹立行業典范,隨著經濟環境改善,今年房地產市場會逐漸企穩。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自2021年三季度到2022年末,本輪房地產下行周期已經經歷了1年半的時間,并可能延續至2023年一季度末,考慮到當前政策調整較為及時,預計市場大約在2023年二季度觸底企穩,并于下半年逐步回升。

在他看來,房地產市場銷售可能前低后高,重點城市房價二季度末可能率先觸底回升,不排除2023年“金九銀十”行情在重點城市再度出現的可能性,受現房庫存偏低影響,個別城市或許會出現階段性“過熱”的狀況,預計202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從2022年的-25%回升至-2.5%左右。

倪虹則表示,對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回升充滿信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看,疫情防控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防控的政策也作了優化和調整,可以說對房地產供需兩端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供給方面,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可以順利進場,住房項目復工率大大提高了。從需求看,現在售樓處看房量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有明顯改善。

從市場預期看,倪虹表示,今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包括一手和二手房,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雖然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有漲有跌,但總體來看價格是平穩的。同時,保交樓的工作在扎實推進,有力保障了購房人合法權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資也得到了改善。市場主體信心正在恢復。

從政策落實情況看,購買首套住房的大力支持政策、購買二套住房的合理支持政策已經出臺,正在落實見效。不讓投機炒房重新入市,原則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購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認真落實。

倪虹同時強調:“我們期望的企穩回升應該是,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企穩回升;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企穩回升;防止市場大起大落的企穩回升;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企穩回升。”

標簽:

相關閱讀

每日看點!房地產穩增長與防風險并重,業內

要聞

進入2023年,房地產行業撥開迷霧,出現隱隱曙光。二手房市場率先活躍起來,各大一線城市成交回暖,業主置換需求上升,新房市場也難得回暖,不

2023-03-09

世界今日報丨粵水電:簽訂翁源縣推進屋頂分

要聞

粵水電晚間公告,近日,全資子公司東南粵水電與翁源縣國有資產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簽訂《翁源縣整縣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合作協議》。翁源

2023-03-09

環球快資訊丨首份上市銀行年報出爐!凈利潤

要聞

首份上市銀行年報出爐,3月8日,平安銀行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798 95億元,同比增長6 2%;實現凈利潤455 16億元,同比

2023-03-09

世界消息!中金:近期股市走勢尚未充分反映

要聞

中金公司指出,去年10月底以來,國內股市在預期驅動下提前交易經濟復蘇,春節之后,市場等待經濟實質性復蘇信號,成交情緒相對低迷。雖然1-2月

2023-03-09

新動態:中信證券:本土優質美妝龍頭成長性

要聞

中信證券指出,美妝產品兼具功效性和精神消費屬性,時間、研發、規模三重價值支撐國際美妝龍頭集團估值溢價。中國美妝行業歷史尚短,處于由營

2023-03-09

每日看點!房地產穩增長與防風險并重,業內預計二季度走出“谷底”

要聞

進入2023年,房地產行業撥開迷霧,出現隱隱曙光。二手房市場率先活躍起來,各大一線城市成交回暖,業主置換需求上升,新房市場也難得回暖,不

2023-03-09

世界今日報丨粵水電:簽訂翁源縣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合作協議

要聞

粵水電晚間公告,近日,全資子公司東南粵水電與翁源縣國有資產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簽訂《翁源縣整縣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合作協議》。翁源

2023-03-09

環球快資訊丨首份上市銀行年報出爐!凈利潤同比增幅達25.3%

要聞

首份上市銀行年報出爐,3月8日,平安銀行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798 95億元,同比增長6 2%;實現凈利潤455 16億元,同比

2023-03-09

世界消息!中金:近期股市走勢尚未充分反映經濟修復水平

要聞

中金公司指出,去年10月底以來,國內股市在預期驅動下提前交易經濟復蘇,春節之后,市場等待經濟實質性復蘇信號,成交情緒相對低迷。雖然1-2月

2023-03-09

新動態:中信證券:本土優質美妝龍頭成長性支撐高估值

要聞

中信證券指出,美妝產品兼具功效性和精神消費屬性,時間、研發、規模三重價值支撐國際美妝龍頭集團估值溢價。中國美妝行業歷史尚短,處于由營

2023-03-09

世界今熱點:Uber正考慮分拆貨運物流部門 或將進行IPO

要聞

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Uber(UBER N)正在研究是否將其貨運物流部門(UberFreight)分拆出售,或作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從而簡化該公司對打車和

2023-03-09

前兩個月糧食進口量增價漲,官方報告:今年大豆進口基本穩定

要聞

3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今年1-2月糧食進口數據顯示,糧食、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均同比上漲,進口金額同比更是大幅飆升。分別來看,糧食進口量增長7%

2023-03-08

公司互動丨這些公司披露光刻膠、毫米波等領域業務最新情況

要聞

3月8日,多家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臺、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等渠道披露公司在光刻膠、毫米波等相關領域業務情況:【光刻膠】瑞聯新材:目前

2023-03-08

【世界速看料】2023年貨幣政策定調,如何在房地產等領域“精準”發力

要聞

在疫情防控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2023年全力拼經濟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如何回歸正常化,并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

2023-03-08

世界看點:西安印發流感應急預案,稱必要時應停工停業停市停課

要聞

3月8日,西安市向下屬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印發《西安市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其中涉及應急響應階段內容引發

2023-03-08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