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開板3年錨定硬科技,科創板研發與業績“雙升”

2022-06-14 06:04:43   來源:南國今報

428家上市公司,5萬億市值,5萬戶投資者,研發占比13%,七成公司利潤增長……這些數字,是科創板用3年時間從0走出的距離。

2019年6月13日,在注冊制改革亟待破冰、科技創新亟待激活的關鍵時期,科創板肩負“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戰略”兩大使命落地。

目前,科創板平均市盈率43.62倍,遠高于滬市主板12.18倍、深市創業板39.02倍的平均市盈率,體現出“硬科技”的板塊溢價。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表示,三年來,科創板為我國大型的或者大中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科創類的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支持,也極大地鼓勵了企業的創新研發,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奠定了重要市場基礎。另一方面,也極大提高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讓投資者變得更成熟。

三年僅是開始,科創板在服務科技自立自強,在助力科技企業發展、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等方面的改革完善不會停止。

“科創板需要提升硬核科技的鑒別力、包容性和估值的穩定性,同時需要形成符合科創公司特性的公司治理規范標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第一財經表示,期待未來的科創板,成為我國隱形冠軍的平臺、獨角獸的集聚地,甚至全球高科技領軍企業的“馴養場”。

5萬戶,5萬億

科創板從一開始就對“硬科技”有明確要求,盡管發展初期各方對“硬科技”的內涵和外延存在爭議,對于商業模式創新等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有過遲疑,但隨著監管層發布相關指引,科創板對“硬科技”的剛性約束成為市場共識。

在這樣的約束條件之下,科創板三年間吸引了700多家企業前來申報。其中,部分企業因為不符合定位而止步。截至目前,上交所受理科創板IPO總計739單,其中13家處于已受理狀態,9家處于上市委審議階段,50家處于提交注冊階段,464家獲得了注冊結果。

科創板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了解,目前,科創板集成電路領域公司占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形成上下游鏈條完整、產業功能齊備的發展格局;生物產業上市公司總數92家,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光伏、動力電池、工業機器人等產業鏈也已初具規模。在面向科技前沿的多個“硬科技”領域,一批關鍵技術攻關者借力資本市場實現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聚集地,科創板也有逾百家上市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主要分布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

以“硬科技”為底色,科創板的公司研發強度保持高位。2021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同比增長29%,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3%。2022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司合計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5.93%。

科創板企業業績方面也有不俗表現。上交所數據顯示,2021年,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8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5.8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3.79%。其中,近九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41家公司營收翻番;近七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61家公司增幅在100%以上,最高達18倍。

由于板塊定位及投資者門檻約束,科創板投資者以專業機構為主。

截至2021年底,科創板公司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活躍賬戶數接近5萬戶,同比增長63%;專業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接近46%,全年交易額占比超四成。從行業分布看,以集成電路、新能源為代表的“硬科技”領域公司受到基金青睞,平均持倉占比超過20%。

截至6月13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428家,總股本1460.77億股,總市值5.11萬億元。

正向激勵,吸引資本匯聚

科創板在發行、上市、交易、并購重組、退市等各個環節先行先試,帶動全市場各個板塊的市場化改革。科創板平穩運行之后,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順利推進,北京證券交易所超預期落地。

在董登新看來,科創板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退市制度改革樹立了標桿,在注冊制改革上的經驗積累,也為全市場覆蓋注冊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不過,作為一個吸引了大量科技企業、專業投資者、中介機構參與的證券市場板塊,形成持續性的市場化激勵機制,才能真正激發資本對創新的冒險,激發硬科技成果的出現。

從業績表現來看,科創板公司盈利能力也較為突出。2022年一季度業績,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60%,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2.42%。其中,超七成公司收入同比增長,超五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

科創板對投資機構理念和行為的影響正在顯性化。從一級市場而言,投資機構更多開始思考,資金要投入到有利于國家更強大、科技更強盛的領域。

博將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羅闐在上周末的亞布力論壇上分享了投資科創板的案例經驗。其投資的某科創板企業,在所屬行業領域是國內第一,股價近期起伏較大,但科技生命力比較強。對于LP而言,不僅可以每年拿到高額分紅,股價也在上漲,所以LP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資本與創新,從某些角度講是有矛盾的。資本逐利,投入時間不會太長,但創新需要腳踏實地,需要時間。”羅闐表示,用長期的資金效率去支持更長期、更深厚的創新,創新與資本的關系才能扎實。

董登新認為,科創板既是我國注冊制改革的第一個試驗場所,同時也是A股市場含金量最高、純潔度最高的科創市場。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科創板具有高科技含量,對硬核科技的標準較高;但另外一方面,科創板又具有較強的市場包容性,對真正的高科技企業給予了較大的包容。

比如,在IPO門檻標準上,科創板允許真正具有強大研發能力的高科技企業,在未盈利的情況下,可以IPO;同時也允許一些特殊股權結構的高科技公司進行IPO,所以科創板在很大程度上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純度很高、包容性很強的市場,這是A股市場制度上的一個重大創新,也是對我國高科技企業IPO扶持的一個專業市場。

田利輝認為,科創板支持科技企業的效果體現在龍頭企業的涌現和高科技產業群的發展上,三年來,科創板大力支持高科技企業,有力推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改革不止,服務創新驅動

對科創板而言,走過三年,仍只是起步。目前,全市場注冊制正在攻堅階段,主板注冊制改革箭在弦上。同時,在服務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完善制度規則,推動資本對創新的支持仍是重點任務。

證監會5月10日表示,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穩定,“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加快推出科創板做市商制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13日,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試點規定》,就做市商準入條件與程序、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作出規定,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機制提供了上位規則依據。

同日,上交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業務指南第×號——科創板股票做市(征求意見稿)》,并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上交所表示,在競價交易的基礎上引入做市商機制,有助于增加市場訂單深度,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單交易對市場的沖擊,提升市場穩定性,減小市場買賣價差,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為進一步服務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鼓勵醫療器械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研發創新,上交所6月10日發布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醫療器械企業適用第五套上市標準》。

上交所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期間11項重點規劃中曾明確表示,將“深入實施主板與科創板雙輪驅動戰略,提升服務科技自立自強能級”。

“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增強了對硬科技企業的包容性,支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業上市。”上交所表示,開板以來,已有一批創新藥研發企業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初步形成了藥品研發企業的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

從市場角度,田利輝認為,當前科創板應該重點關注科技發明核心競爭力的估值情況。

“需要更好凸現科技能力的跨期估值。同時,科創板還需要通過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推進獨董制度改革和優化薪酬激勵制度來提高公司治理質量?!彼硎?,科創板未來可以在對硬核科技企業的包容性、對增長估值的穩定性和對科創公司治理的規范性上進一步優化。

董登新則對記者表示,期待在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過程當中,科創板能夠成為我們的領頭羊,能夠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引領和支撐。

標簽: 同比增長 上市公司 服務科技 營業收入 專業機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速讀:開板3年錨定硬科技,科創板研發與業

要聞

428家上市公司,5萬億市值,5萬戶投資者,研發占比13%,七成公司利潤增長……這些數字,是科創板用3年時間從0走出的距離。2019年6月13日,在注

2022-06-14

熱文:AI意識覺醒風波:機器人“越來越會聊

要聞

人與機器人的情感故事總是好萊塢追求的熱門題材,例如多年前斯派克·瓊斯執導的電影《她》(Her)以及另一部電影《機械姬》(ExMachina),人

2022-06-14

每日觀察!水利建設全面提速,2022年國家醫

要聞

①水利建設全面提速,板塊優質標的有望受益于投資加碼人民銀行、水利部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進一步做

2022-06-14

每日快訊!中融信托15億轉讓中融基金股權,

要聞

繼名下基金銷售公司“四合一”之后,中植系公募基金業務又見大動作。經緯紡機6月13日晚間披露,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子公司中融信托計劃以不低于

2022-06-14

每日看點!盤前必讀丨5月金融數據超市場預期

要聞

美股上周五大幅收跌,道指重挫880點,納指下跌3 5%。美國5月CPI通脹數據創40年新高、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紀錄新低,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繼續激

2022-06-13

速讀:開板3年錨定硬科技,科創板研發與業績“雙升”

要聞

428家上市公司,5萬億市值,5萬戶投資者,研發占比13%,七成公司利潤增長……這些數字,是科創板用3年時間從0走出的距離。2019年6月13日,在注

2022-06-14

熱文:AI意識覺醒風波:機器人“越來越會聊天”,人們卻越來越害怕

要聞

人與機器人的情感故事總是好萊塢追求的熱門題材,例如多年前斯派克·瓊斯執導的電影《她》(Her)以及另一部電影《機械姬》(ExMachina),人

2022-06-14

每日觀察!水利建設全面提速,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將開始丨明日主題前瞻

要聞

①水利建設全面提速,板塊優質標的有望受益于投資加碼人民銀行、水利部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進一步做

2022-06-14

每日快訊!中融信托15億轉讓中融基金股權,中植系公募業務再整合?

要聞

繼名下基金銷售公司“四合一”之后,中植系公募基金業務又見大動作。經緯紡機6月13日晚間披露,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子公司中融信托計劃以不低于

2022-06-14

每日看點!盤前必讀丨5月金融數據超市場預期 美股大跌道指重挫880點

要聞

美股上周五大幅收跌,道指重挫880點,納指下跌3 5%。美國5月CPI通脹數據創40年新高、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紀錄新低,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繼續激

2022-06-13

熱點評!羅永浩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平臺,再次埋頭創業

要聞

6月12日深夜,羅永浩突然宣布退網。羅永浩在微博發文稱,“一眨眼竟然快十三年了,過的真快啊。明天我就正式退出微博和所有的社交平臺,再次埋

2022-06-13

今日觀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182,調貶188個基點

要聞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6月13日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 7182,調貶188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 6994,在岸人民幣16:30收盤價報6 6927

2022-06-13

【快播報】雙語直播帶貨“火出圈” 新東方股價兩天翻倍

要聞

6月13日早盤,新東方在線再度暴漲。截至發稿報9 04港元,漲45 10%。上個交易日新東方在線收漲39 37%,短短兩個交易日股價已翻倍。消息面,6月10日,

2022-06-13

即時看!中航電子擬吸收合并中航機電,兩公司股價開盤漲停

要聞

6月13日開盤,中航電子、中航機電復牌一字漲停。截至發稿,中航電子漲9 81%,報22 62元;中航機電漲9 98%,報12 34元。中航電子6月10日晚間發布

2022-06-13

微資訊!基金賺錢基民不賺?薪酬指引給基金管理人戴上緊箍

要聞

6月1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下稱《指引》)。具體來看,《指引》包括7個章節共22條,涵

2022-06-13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