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加強脫口秀等節目內容審核和現場監管

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強化重點演出類型監管。對小劇

2020-09-17

安徽四年孵化127個戲劇創作項目 促進藝術創作繁榮發展

記者15日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安徽于2017年實施戲劇創作孵化計劃,截至目前共收到申報劇目468個,成功孵化劇目127個。新創大型項目39

2020-09-16

84歲第七版《辭海》迎來第六次修訂 增加了這些新詞匯!

對不對,查《辭海》。這是很多讀者的口頭禪。如果從1936年初版在上海問世算起,《辭海》已歷經84載光陰。日前,《辭海》(第七版)面世,總條

2020-09-16

北京九眼樓長城生態展示區重新開門迎客

經過近3年的文物搶修、基礎設施提升,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四海鎮的九眼樓長城生態展示區近日重新開門迎客。  九眼樓地處延慶區四海鎮火焰山

2020-09-16

一個展領略紫禁城600年積淀的文化魅力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1420年明成祖朱棣宣布北京宮殿竣工以來,這座巍峨壯美的建筑群已矗立600年。在600年的傳承中,紫禁城將天人之際

2020-09-15

山西男子守護“國保級”文物古建筑31年

13日下午,中國山西平遙冀郭村,入秋雖已一個多月,陽光依舊灼得皮膚有種緊繃的感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相寺內,47歲的閆新安提著簸箕

2020-09-15

“詩圣”杜甫故鄉 流淌中國人千古情愁

日前,在詩圣杜甫的故鄉河南鞏義,一場詩會在月色中開啟。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現場一人吟一句帶月字的詩歌,

2020-09-15

大戲東望·2020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開幕演出

9月11日,東城區大戲東望·2020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在南鑼鼓巷街區舉行開幕演出。作為文化東城的重點活動品牌,本屆活動以戲劇溫暖城市為主

2020-09-14

北京第十二屆菊花文化節開幕 40萬株不同品種菊花亮相

北京市第十二屆菊花文化節9月13日在順義國際鮮花港開幕,約40萬株 盆不同品種的菊花以及各色花卉在全市六大公園景區亮相,總面積達12萬余平

2020-09-14

云南鐵路博物館恢復開館 百年滇越鐵路歷史發展和建設成就

此前受疫情影響暫時閉館的云南鐵路博物館于9日恢復開館,該博物館展現了云南鐵路一百年來的歷史發展和大規模建設成就,游客從中也可一覽云

2020-09-11

“漢服江湖”里的年輕人 感受來自傳統的魅力

近年來,漢服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熱捧。2019年僅淘寶平臺的漢服成交額就超過了20億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2000萬人在

2020-09-11

讓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新活力

長期以來,勤勞的西藏人民創造了燦爛豐富的民族文化。其中,虱雕、藏戲、卓番林、藏藥浴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

2020-09-11

《長城謠》歌誦會 讓傳統文化搭上實景演出的快車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暴發,線下演出行業暫時停滯。即便現在,劇院、演出場所復工復產,50%的上座率依然時刻提醒業內人士尋找著更好、更能

2020-09-11

450余件文物展現紫禁城六百年走過的風雨歷程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明永樂十八年建成后,這座城里住過24位皇帝。作為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紫禁城用600年的

2020-09-11

圓明園刻有乾隆詩文流散文物回歸 待修復完成后向公眾展出

9月8日上午,國資委輕工機關服務中心向圓明園管理處捐贈流散文物1件。此文物為太湖石,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為圓明園獅子林題寫的兩首詩句。這

2020-09-10

擦亮非遺“金名片” 傳統文化扮靚服貿會吸引眾多觀眾目光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漫步于八大專題展區之一的文化服務專題展區,觀眾可以看到破損的書畫在文物修復師的手中重

2020-09-10

又是一年教師節 感受古人尊師的禮儀和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自古以來,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讓我們開啟時空穿越之

2020-09-10

走出舒適區 看國際文壇的“前浪”們如何突破

熟悉的題材,慣用的套路,輕車熟路的遣詞造句……一些有一定功底的作家愛在自己的舒適區寫作。但在這世界的不同角落,我們也總能發現有一些

2020-09-09

武當山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啟動

武當山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開工儀式8日舉行,其考古成果將為五龍宮遺址的永續保護和修繕提供詳實依據。五龍宮是武當山九宮八觀之一,也是武

2020-09-09

敦煌莫高窟首個整窟復原臨摹重現唐代洞窟的原始風采

記者8日從敦煌研究院獲悉,三年來,由該院美術研究所的20位藝術家聯手進行的莫高窟首個整窟復原臨摹項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洞窟內的臨摹白描

2020-09-09

元典閱讀歷久彌新 中華藏書文化論壇在京舉辦

今天能夠見到的古籍善本,按比例來說95%以上都是公藏,而公藏是不能納入社會流通領域。在這樣的情況下,藏書還有沒有意義?第四屆中華藏書文

2020-09-09

如何讓文物走進百姓生活?專家熱議文化IP創新

7日,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平臺舉辦文化IP創新賦能美好生活主題活動,現場多家文博文創品牌項目達成合作。據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市場管

2020-09-09

2020年全國基層戲曲院團網絡會演打造“云端”基層戲曲藝術盛宴

為展示基層院團傳承發展戲曲藝術的優秀創作成果和服務人民群眾、助力脫貧攻堅的良好精神風貌,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宣部、文化和

2020-09-08

漢唐詩文中的琴瑟寓意

編者按詩歌、音樂和舞蹈,在發生之初即密切相關。當舞蹈獨立后,詩樂仍長期默契配合,除《詩經》、樂府及詞、曲等詩樂結合的典范之外,音樂

2020-09-08

15家“文化會客廳”展現了首都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的集群效應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文化服務專題展上,文化產業園區展區首次亮相。首鋼文化產業園、騰訊北京總部文化產業園區、中關村軟件園

2020-09-08

2020年服貿會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相互促進

文化服務一直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影視、出版、游戲、文物等很多領域。在這次疫情中出口大幅增加。文化服務如何進出口?四達時代

2020-09-07

“夜鶯姐妹”組合讓民族音樂優美綻放海內外

請給我一首歌,帶引我回到遼闊的無人之地。請給我一首歌,讓我的靈魂悄然與自己相遇……來自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夜鶯姐妹組合將席慕蓉詩歌作

2020-09-04

浙江省傳統戲曲演出季 五地聯動共演78場

9月3日,2020浙江省傳統戲曲演出季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據悉,到今年10月,杭州、寧波、溫州、紹興、金華五地將聯動46個院團(院校)演

2020-09-04

一座古城在非遺夜經濟的裝點下有了別樣的韻味

傍晚,燥熱的空氣有了些許涼意,63歲的張明鐵提上一個舊皮箱,慢悠悠向橋頭走去。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陽橋,是一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老橋。今年

2020-09-03

《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2020年9月1日,《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出席會議;

2020-09-03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