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如何保護隱私 專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行業自律法律監管缺一不可

一個人的手指指紋只有10個,虹膜只有兩個,掌紋只有兩個,聲紋只有一套,臉也就只有一個。生物認證是不可撤銷的,一旦其信息泄漏了,就沒有

2021-01-07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刊發

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厘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

2021-01-07

科技部部長:提出2021年要重點做好以下11個方面工作

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5日提出,2021年要重點做好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發布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等11個方面工作

2021-01-07

山西:快馬加鞭打造新材料產業高地 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吸引各類人才

山西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步伐鏗鏘有力,‘煤炭—纖維—紡織—服裝—時尚’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即將形成。日前,來山西參加2020年中國

2021-01-07

中國信通院對《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進行了解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促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健康有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

2021-01-06

安徽合肥全面打造“城市大腦” 推動資源協同共享建設便捷的數字之城

搭建中國第一個城市中臺形成城市大腦中樞架構;5G基站部署達7786個;為住房保障相關業務減少90%紙質申請材料……近年來,安徽省會城市合肥發

2021-01-06

激發內在動力 五年來中國科技巨輪勇毅前行

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奔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潮頭。五年來,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 42萬億元增長到2 21萬億元,研發投

2021-01-06

中科大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獲重要進展 該成果1月1日發表于《科學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

2021-01-06

我國將于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還在組織載人月球探測的方案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我國將于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

2021-01-06

機器編程駕到 讓代碼不再是“手工藝品”

據統計,全球78億人中,只有2700萬人會編寫代碼,占比不到1%。美國有50萬個編程人員崗位空缺,歐盟目前只有10%的編程人員受過計算機科學專

2021-01-05

高新技術打造智慧物流 智運快線確保新鮮水果即時配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也是最重要的物流市場之一,其發達的物流業讓世界嘖嘖稱奇。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建設現代物流體

2021-01-05

守住產品底線 厘清邊界 防范人工智能作惡

未來10—20年,AI技術將滲透至與人類密切相關的領域,比如醫療、司法、生產、金融科技等風險敏感型領域,AI技術如果犯錯,就會造成較大系統

2021-01-05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將大幅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量子通信未來的發展,一方面需要擴大量子通信網絡的有效覆蓋范圍,包括實現量子通信網絡和經典通信網絡的無縫銜接、實現可支持千公里量級的

2021-01-05

“天問一號”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 探測器姿態穩定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里程突破4億公里,距離地球約1 3億公里,距離火星約830萬公

2021-01-05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嫦娥五號”入選

由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于日前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

2021-01-05

智慧農業盡顯科技范兒 助力賦能增收

機器根據土壤溫濕度,自動施肥澆水,即便在千里之外,人們也能通過5G、VR等技術及時了解養殖、種植情況。隨著5G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應

2021-01-04

新冠病毒變異對疫苗使用沒有產生影響?科技部回應

新冠病毒在不斷發生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的保護效果?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目前

2021-01-04

嫦娥五號軌道器開展拓展任務

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在完成既定主任務后,嫦娥五號軌道器開展拓展任務,啟程飛往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

2021-01-04

科技部:我國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Ⅲ期臨床 加快疫苗研發進程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透露了中國疫苗研制的總體進展:到目前為止,我國5條技術路線14

2021-01-04

中國最大的分段式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取得圓滿成功 刷新固體發動機多項紀錄

12月30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簡稱四院)自主研制的中國直徑最大、裝藥量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固體分段式助推器--民用航天3 2米3分段大

2021-01-04

為我國低碳轉型畫出路線圖 多措并舉完成低碳轉型和技術升級

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

2021-01-04

我國擬態構造工業互聯網 成功抵御95萬次高強度攻擊

擬態是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偽裝成另一種生物或環境中其他物體,以獲取生存優勢的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網絡安全領域首席科學家鄔江

2020-12-31

河北平山 “虛擬變電站”助力貧困群眾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平山縣營里鄉東七里河村,營里供電所所長陳立元正在巡視線路。村黨支部書記劉拴明笑著打招呼:立元,自打建成虛擬變電站后

2020-12-31

科技部重拳出擊 搞人情評審敗壞學術風氣

打招呼走關系,搞人情評審敗壞學術風氣,也影響了創新質量。9月1日開始實施的科技部第19號令《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明確將

2020-12-31

我科學家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

2020-12-31

發青的雞蛋黃致癌?事實真是如此嗎?變綠部分無毒 可放心吃

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可提供約7克的蛋白質,營養、美味又方便。可煮雞蛋是個技術活,稍不留神就可能把蛋煮碎了、青了,各種翻車事件并不鮮

2020-12-31

他們讓“嫦娥”看得清 對得穩 落得準 給“挖土”的“嫦娥”裝“慧眼”

記國防科技大學嫦娥五號任務參研人員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2020-12-31

珊瑚礁大量滅亡 3億年前的標本警告你 珊瑚礁崩潰后恢復生機需要2300萬年

3 7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華南地區還是一片海洋,碧藍的海水輕輕拍打著沙灘,距離海岸線不遠處,是大大小小的生物礁體系。潛入水下,就像是

2020-12-30

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 證實“胖子”恒星的產能方式有兩種

意大利拉奎拉鎮,亞平寧山脈地下1000米深處,一個裝有近300噸液態烴的大罐子,正在靜靜地等待,等待著1 5億千米之外的太陽釋放一種幽靈粒子

2020-12-30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簽約開建 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20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沖

2020-12-3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