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當下,在這場“無盡前沿”的逐浪中,我們不禁要問,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究竟需要怎樣的科技人才,才能駕馭科技的力量,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
房建成分享現場。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必須要做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技術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極弱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置首席科學家房建成在2025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上表示,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創造科學知識是為了帶來顛覆性的、國家需要的新技術,推動前沿科學到科技創新再到產業創新的轉化,加速新質生產力發展。
他以自身在極弱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工作為例,這一設施的建設初衷是為了服務國防科技,但在建設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這一技術還可以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以解決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
“于是,我們開始與醫學界合作,探索極弱磁場在醫學診斷中的應用。”房建成直言,在這一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跨學科合作和交叉融合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對未來人才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的看法。
2025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現場。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了要“實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如何以學科高質量建設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浙江大學是全國培養、孵化最多創新企業和企業家的高校之一。其中多數企業家是來自管理學院的畢業生。
“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是仍然要秉持‘求是’精神,要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行動,通過中國管理教育模式的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培養創新型領導人才。”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謝小云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未來的人才應該具備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打破學科壁壘,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社會發展挑戰”。
在謝小云看來,管理教育必須向實,加強與理工農醫學科的會聚融合;如果管理學院的學生不了解行業、產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時將遇到很大挑戰。
在去年初,該學院正式推出“學科交叉BEST戰略”,旨在引領商業與工程、科學、技術多學科交叉,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突破學科邊界,深化跨學科融合,以新型管理教育模式,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5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現場。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在浙江,隨著“杭州六小龍”在網絡走紅,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產品頗受關注。
“人形機器人之所以備受關注,不僅因為其通用的人工智能和強大的通過能力,更因為其潛在的市場需求和廣泛的應用場景。”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秋國表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解決許多技術難題,如運動控制、感知融合、人機交互等。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AI正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
“在‘AI+出海’戰略中,我們需要的是那些能夠深刻理解AI技術,并將其應用于企業實際運營中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管理學系終身教授馬旭飛注意到,自2023年初以來,中國企業家高度關注AI和出海兩大趨勢。他表示,AI在降低企業家不確定性、增強信心及知識積累方面作用顯著,這使得其在企業出海戰略中成為管理及經營的重要工具。
那么,如何打破學科、學院和大學的邊界,致力于服務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戰略,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謝小云認為,一方面,管理學科需要沿著學科交叉的路徑,更加緊密地與工程、科技結合在一起,發展基于STEM的管理教育,扎根行業、產業需求,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另一方面,也要特別重視以教育的力量,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呵護和弘揚企業家精神。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及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沿重鎮,浙江始終以解放思想、創新創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在教育、科技、人才的議題推進方面已有諸多一貫的探索。”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許翾表示,身處浙江,40多年來,該學院始終致力于將管理研究和管理教育更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完)
標簽:
中新網杭州3月2日電(林波 曹丹)今年初,在杭州發生的科技熱點事件彰顯了中國科技創新范式的新突破。數字時代浪潮波濤洶涌,科技創新正以前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變革,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這個新學期,我國多地中小學校刮起AI風,AI技術正以多種方式融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3日電 (楊夢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暨新疆2025年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大會,2日在位于烏魯木齊市的新疆國
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月3日從科學講壇格致論道獲悉,以青春是一束光為主題的格致論道·未來少年第六期演講活動近日在北
中新網廣州3月5日電 (許青青 李成瑤 程高)據廣東工業大學消息,來自喀什大學的首批10名聯合培養本科學生(以下簡稱聯培生)近日到達廣州,
中新網杭州3月2日電(林波 曹丹)今年初,在杭州發生的科技熱點事件彰顯了中國科技創新范式的新突破。數字時代浪潮波濤洶涌,科技創新正以前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變革,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這個新學期,我國多地中小學校刮起AI風,AI技術正以多種方式融
總臺央視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決定有序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2025年擬增加約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額,同時將成立新的本科通識書院,著力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3日電 (楊夢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暨新疆2025年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大會,2日在位于烏魯木齊市的新疆國
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月3日從科學講壇格致論道獲悉,以青春是一束光為主題的格致論道·未來少年第六期演講活動近日在北
中新網廣州3月5日電 (許青青 李成瑤 程高)據廣東工業大學消息,來自喀什大學的首批10名聯合培養本科學生(以下簡稱聯培生)近日到達廣州,
中新網陜西城固1月27日電 題:當張騫后人邂逅中亞留學生中新網記者 張遠在室友王斌的熱情推薦下,米颯與連杰26日從陜西漢中出發,乘坐高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