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賴蘇婷 北京報道】在萬達發布否認網傳“160億銷售20個萬達廣場”消息四日后,又回應四則負面傳聞。
5月26日,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集團”)在公告回應“13 億美元離岸貸款”“業績造假”“被華潤集團收購”等內容,表示“媒體報道的內容涉及市場謠言,可能無法準確反映發行人經營及債務情況”。
對于此次的回應,業內人士認為,公司并未回復關鍵問題——是否存在債務風險,該澄清力度難以打消市場對萬達經營風險的擔憂。
【資料圖】
針對公告內容,大河財立方記者聯系到了萬達集團新聞負責人進一步核實消息,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復。
萬達回應13億元美元債務:“無一家銀行提出需萬達集團提前還款”
律師:未回答更關鍵的問題——公司是否具備還款能力
傳聞一為“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萬達商管”)的港股上市申請將于近期到期,如其未能于2023年5月8日前完成上市,萬達集團需提前歸還13億元美元離岸貸款的本息”。
對此公告回應,目前萬達集團境外共計三筆美元銀團貸款,存量合計13億美元,借款主體并非發行人。根據約定,如珠海萬達商管未能在2023年5月8日前完成上市,如超過66.67%份額的參貸行要求還款,則萬達集團需歸還貸款。經萬達集團與參貸行溝通后,截至本公告發布日,無一家銀行提出需萬達集團提前還款,該條款暫無觸發風險。
對于萬達集團的回應,北京市君澤君(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深圳電視臺財經評論員陸暉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僅僅澄清萬達不是借款主體,無法排除萬達集團是擔保主體,或者控股子公司、孫公司是借款主體的可能。實際上,公眾的疑問并不限于哪個主體簽訂借款合同,而是公司是否存在債務風險。”
“就目前回應來看,萬達集團無法打消公眾對萬科存在還款風險的擔憂。”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張琦律師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公告口徑,萬達集團僅承認存在未完成上市需要還款的合同約定,并未回答更關鍵的問題——公司今后何時需要還款、是否具備還款能力。”
萬達回應“業績造假”:不存在造假、不存在任何人為操縱或修改
律師:萬達集團提供的證據非常有限,應提交更為客觀的材料
傳聞二為“萬達集團存在商戶銷售業績、客流、空鋪、短租等多項業績造假”。對此,萬達集團從銷售額、客流量等方面進行回應。
針對銷售額問題,萬達集團表示,萬達廣場內絕大多數租戶向發行人支付固定租金,固定租金與商戶銷售額沒有直接關聯,發行人掌握銷售額數據主要用于跟蹤商戶經營情況,不存在造假的情況。
針對客流量情況,萬達集團表示,萬達廣場的入口處都安裝了檢測進入商場人員數量的特殊裝置并與經營分析系統打通,由經營分析系統對客流量進行客觀統計和記錄,發行人已制定了信息系統相關的關鍵制度和規范,不存在任何人為操縱或修改。
關于萬達廣場出租率情況,萬達集團表示,由已出租面積除以總可出租面積計算。總可出租面積為總在管面積減去公共區域及設施區域,已出租面積是根據租戶簽訂的租約進行計算。發行人已制定嚴格的內控措施,通過租賃系統進行合同管理及監督執行,不存在任何人為操縱或修改。
同時,萬達集團提到,對外披露的財務數據均由知名審計機構審計、業務數據由珠海商管上市聯席保薦人等機構盡調確認,業績不存在造假情況。
“當前針對數據造假的謠言,萬達集團提供的證據非常有限。應該從公司制度設計層面,對數據真實性進行解釋,比如公開企業在保證提供的數據真實性方面所采取的監管舉措,通過實際的案例提供更為客觀證據,以佐證其說法的真實性。”張琦律師說。
萬達集團再次否認對20家購物中心進行資產處置 律師:仍存在處置資產的可能性
其余兩個傳聞是“萬達集團將因虧空400億元而被華潤集團收購”“萬達正考慮評估出售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20家購物中心”。
萬達集團表示,華潤集團旗下華潤置地已官方回應否認收購萬達地產集團,并稱該信息為謠言,相關傳聞不實。此外,公司沒有直接出售20家江浙滬已開業商業廣場的計劃,上文提及的網絡傳聞不屬實。
“針對資產處置的傳聞,萬達回應‘沒有直接出售購物中心計劃’,那是否存在間接出售或者出售股權呢?”陸暉表示:“其實這些都不是關鍵,公眾的疑問并非限于萬達集團是否出售資產這一行為,而是關心萬達資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在公告中,萬達集團表示,今年3月發改委、證監會等發文,支持REITs試點拓寬至消費基礎設施領域,優先支持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等;行業政策積極向好,公司將抓住政策機遇,積極籌備消費類基礎設施ABS、PreREITs及REITs,力求盤活資產、回收資金。
并披露,截至2022年末,萬達集團共擁有及運營管理已開業商業廣場472個,其中自持廣場288個。期內,公司管理商業面積6556萬平方米,其中租賃面積44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在建萬達廣場187個,商業面積2195萬平方米;可比萬達廣場客流為2019年的79%,可比廣場銷售收入為2019年的103%(其中線上銷售同比增長163%),大幅高于行業水平。
張琦律師認為,萬達集團在公告中針對公司面臨的四個謠言進行澄清,提及公司當前的經營狀況和政策力度、行業利好等內容,力證公司有較好的前景。但就目前情況而言,該公告對于傳聞的澄清力度比較有限,預計公告發出后較難獲得好的市場反饋。
三度赴港失敗,債務承壓 業內:萬達還款壓力加劇
珠海萬達商管三度赴港上市失敗,很可能是在萬達的預料之外。
媒體報道消息稱,在今年2月路演現場,萬達集團管理層曾對外透露,預計于今年二季度完成在香港IPO上市。
無法上市導致的債務壓力和潛在的回購風險疊加,導致萬達處于被動的狀態。
根據萬達集團業向碧桂園物業、螞蟻、騰訊、PAG等在內的22位機構投資人轉讓股份并設立對賭協議,涉及投資額共計約380億元,合計持股約21.17%;若投資者持有的股份未能在2023年12月底前轉換為上市股份,投資者可要求控股股東大連萬達回購尚未轉換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在對萬達的問詢函中亦提及對賭事項,證實對賭協議的真實性。根據披露信息,“發行人子公司珠海萬達目前正申請在港交所上市,若不能于2023年底成功上市,發行人需向上市前投資者支付約300億元股權回購款”。
“萬達面臨的財務壓力不僅是短期債務、美元債,還有可能觸發多重還貸壓力。”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告訴記者:“萬達集團赴港上市招股書三次失效,其不遲于 2023 年上市的對賭協議限期逐步逼近,一旦在規定期限內未能完成上市,萬達則需提前歸還13億元美元離岸貸款的本息,這對于萬達集團的債務壓力無疑是雪上加霜。”
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萬達集團短期借款68.04億元,同比增長1450%;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730.37億元,同比增長338%,合計短債798億元;公司持有貨幣資金304.67元,無法覆蓋短期債務,面臨的資金壓力較大。
5月1日,惠譽發布報告,將萬達集團和萬達香港的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理由是萬達集團持股79%的輕資產物業管理公司珠海萬達商管的上市存在不確定性。
標簽:
據重慶產權交易網,招商蛇口(鄭州)置業有限公司掛牌轉讓河南省招商美景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60%股權,
數據顯示,1月份—4月份,社會物流總額延續擴大態勢,多數領域物流總額增速有所加快。2023年1月份—4月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